石家莊三鹿集團2008年12月24日證實,集團已經收到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清算申請民事裁定書,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進行。同日,三鹿集團最大外方股東匣天然集團在其網站上發布消息稱,應一位債權人的請求,當地法院已經對三鹿發出破產裁定書。
院指定三鹿子公司處理債務
恒天然方面表示,當地法院根據
債權人的要求,已經判令三鹿進人破產程序。三鹿將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來管理,管理人將對三鹿資產進行拍賣,然后償還給債權人。這過程將在六個月內完成。從代理商方面獲悉,法院指定的管理人為三鹿商貿公司。三鹿商貿公司為三鹿集團100%控股子公司,此次不在破產清算之列。
在恒天然公布的信息中,其首席執行官安德魯·菲利爾表示:“我們對法院向三鹿下發破產令并不感到驚訝。我們已經意識到三鹿處于非常困難的處境中并面臨巨額債務。我們已經預料到這樣的結果,因此我們選擇減計對三鹿投資的全部價值。現在。債權人將能依據中國法律通過正式途徑來獲得賠償。”
據報道,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石家莊市中院已受理三鹿破產案件,將于元旦前審查債權人申請。
在2005年獲得恒天然注資8.64億后組建的三鹿股份公司中,新西蘭恒天然持股43%,三鹿乳業公司持股約56%,其余不足1%由小股東持有。三鹿乳業公司持股分為兩大部分,工會代表的900多名員工持股約51%,其余5%左右股份由石家莊國資委持有。
代理商預計三鹿總負債近20億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底,三鹿總資產16.19億元,總負債3.95億元,凈資產12.24億元,當年的銷售收入為100億元。
12月,來自全國的400多個三鹿級代理商集聚三鹿集團總部石家莊,追討因召回問題產品而墊付的幾億元退貨款。有代理商預計,加上所欠經銷商貨款,奶農收奶款以及包裝、添加劑等供貨商貨款,員工遣散費,保守估算,三鹿總負債要接近20億元。
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認為,按三鹿去年凈資產12.24億元計算,三鹿資產已經有一部分轉移到旗下8家工廠,破產拍賣所得估計最多只有10億元,遠遠不能承擔其近20億元的負債,資金總缺口至少有10億元。按照破產程序,受害兒童和被遣散的員工享有優先獲賠權。
律師說法“普通債權不享優先”
對于破產清算過程中債務的償還順序,已經追討上門的代理商卻沒有優先權。
按破產法規定,破產企業在清償破產費用后,應先償還工人工資、保險,其次為國家稅收等款項,最后才為普通債權。根據目前法律界定,代理商、供應商、以及消費者都屬于普通債權,如債權不足以順序清償,那么普通債權人的權益則無法得到保障。

三鹿簡歷
三鹿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幸福乳業合作社,當時只有32頭奶牛和170只奶羊。經過50余年發展,2007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0016億元。中國品牌資產評價中心曾做過評定,三鹿品牌價值達149.07億元。
原負責人田文華最高可處死刑
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田文華,即將于2008年最后一天走進法庭,接受審判,其罪名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
根據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公告,“將于12月31日8點在該院大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石家莊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三鹿集團及田文華等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屆時可執證旁聽”。
2008年9月,三鹿集團由于其生產的嬰兒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被發現導致多位食用嬰兒出現腎結石癥狀。隨后事件擴大,最終成為舉世震驚“毒奶粉事件”。根據衛生部12月1日通報,全國累計報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個別問題奶粉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患兒共29萬余人。
從1996年12月起擔任三鹿集團領導職務的田文華,因此難逃罪責。
公開資料顯示,田文華生于1942年,1966年8月畢業于張家口農業專科學校,1968年開始從事奶業工作,先后擔任石家莊市牛奶廠副廠長,石家莊乳業公司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總經理等職務。
在“毒奶粉”事發前,田文華一直以成功形象示人。她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女企業家等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此外,她還曾擔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8年9月18日,石家莊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罷免田文華河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職務。此前兩天,三鹿集團董事亦罷免了田文華擔任的董事長職務,并解聘其總經理職務。
據新華網2008年9月17日報道,公安機關依據《刑法》144條、150條和《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對田文華刑事拘留,最終于年末之際對其案進行開庭審理。
《刑法》第144條涉及的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據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構成該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如果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最高可處死刑。
新聞延伸
乳業2008成績單:蒙牛巨虧9億伊利或更嚴重
“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品行業形成的巨大影響正在逐步顯露。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08年1-8月,全國乳制品和液體乳的產量都是呈同比上漲的狀態。到9月份,乳制品和液體乳的產量同比增長變為-13.30%和-18.67%,10月份分別為-28.83%和-32.49%;11月的數據則是-22.47%和-26.56%。
12月23日晚間,在港交所上市的蒙牛乳業業績預警公告稱,預計2008財年的虧損約為人民幣9億元,這也是蒙牛乳業自2004午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蒙牛乳業稱,該虧損主要是由于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對本集團的業績表現造成了不利影響,特別是銷量下跌和撇銷若干存貨,以及在處理原奶和促銷產品宣傳活動時產生了額外成本。
浙商某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整個乳品行業的產量受到的“三聚氰胺事件”的沖擊非常之大;另一方面,從10月和11月兩月的數據對比看,同比增速下滑效應減弱,說明產變量正在緩慢恢復中。
分析師表示,盡管出現緩慢恢復,但2009年的形勢將更不樂觀:“三聚氰胺事件”對2008年的影響只有三個月的時間,而對2009年的影響將波及全年,簡單從時間維度上推算,2009年所受影響應該比2008年還要大。
另有分析師稱,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同處一個地區,且在總體規模和生產成本方面兩者存在很多共性,就虧損的幅度而言兩者也應該不相上下。但具體情況還有不同,伊利的奶粉比液態奶多,而奶粉在此次事件中所受影響更大,加之下一步可能還會面臨訴訟、索賠等問題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無法給出具體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