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盧沛寧到朱棣文,華裔力量將在美國政府中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
朱家出了12個博士現年60歲的朱棣文祖籍中國江蘇太倉,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他將成為繼趙小蘭之后第二位出任美國部長的華人。朱棣文因發明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于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上任能源部長之后,他將負責美國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業管理、能源相關技術研發、核武器的研制和管理等重要工作。
奧巴馬在宣布對朱棣文的任命時說,能源問題與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剛剛任命的團隊成員都是能源環境領域的一流專家和管理者,將幫助美國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和開發新能源的挑戰。可以看出,奧巴馬政府團隊所走的精英路線在朱棣文身上再次得到體現。據悉,朱棣文的家族出了12位博士,從中國的清華大學到美國的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都留有其家族成員的足跡。
奧巴馬在提名記者會上表示:“提名朱棣文是向所有人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的政府重視科學。”有評論認為,奧巴馬提拔朱棣文絕不僅僅是出于“科學”考慮。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向全球變暖宣戰,美國政府在制定未來能源政策時,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能源部長將擔當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而朱棣文被認為是肩負這項重任的理想人選。
早在1987年,朱棣文便開始出任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成為該校第一位華裔教授。1993,他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年又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2004年8月起,朱棣文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成為首名掌管這個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實驗室的華裔人士。該實驗室每年預算規模6.5億美元,轄下有4000名員工。可見朱棣文不僅在科學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在行政管理上也是經驗豐富。
科學家轉變為決策者
朱棣文很早就強調解決氣候變暖問題的急迫性,并一直致力于環保工作。他在掌管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后,便把研究重點轉到新型的生化能源、人工光合作用和太陽能等一系列“綠色工程”上。
其實,朱棣文不光是一位科學家,而且是關注科學研究對政治決策影響的科學家。他在早先就曾表示要試著影響決策者。如今,朱棣文被提名為能源部長人選,正式從科學家蛻變為決策人,在今后4年里,他是否能轉變為出色的政府決策者,并將他的科學理念貫徹實施,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朱檬文的提名在美國華人界引起熱烈反響,這被認為是華人的大驕傲。《華盛頓觀察》17日的報道稱,朱棣文的入閣凸現了華人精英和高知的形象,更是對李文和案的一個“輿論”平反。當年,科學家李文和就遭到前能源部長不公平的指控,如今華裔被任命為能源部長,令不少華人感到公正的來臨。加州參議員余胤良表示,朱棣文的任命是所有美國華人的驕傲,“代表華裔族群的人成為內閣成員是非常重要的大事,這讓我們相信華人所重視的問題也能受高層的重視”。
現任紐約州眾議員楊愛倫說,目前全球面對暖化的危機,能源部在世界拯救環境中舉足輕重,能夠由華人扮演這樣一個角色,讓人不得不為奧巴馬的任命喝彩。楊愛倫鼓勵更多的華裔移民和他們的后代向內閣進發。
多名華裔擔任要職
無疑,朱棣文成為奧巴馬內閣最具代表性的華人面孔。實際上,奧巴馬政府中的華人力量并非只有朱棣文一個。一個月前,華裔盧沛寧被奧巴馬任命為內訇秘書。現年僅42歲的盧沛寧,同樣是第二代美國華人,出生于新澤西州,祖籍中國河南。盧沛寧出身于法學世家,父母均來自臺灣。其外祖父王任遠是上世紀60年代臺灣的“司法行政部長”。
盧沛寧畢業于哈佛大學法學院,是奧巴馬的同學。1991年畢業后,他曾與奧巴馬的妻子同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工作。盧沛寧與奧巴馬的關系十分密切,他曾任奧巴馬的參院辦公室立法事務總監,后來被升為辦公室幕僚長。奧巴馬競選期間,盧沛寧擔任著幕后軍師的關鍵角色。奧巴馬勝選后,盧沛寧還一度被委以白宮交接小組執行總管的重任,成為小組中的3位亞裔成員之一。
除盧沛寧外,奧巴馬已正式任命的另一位擔任新政府重要職位的華裔是陳遠美,他獲任白宮公共聯絡主任。陳遠美的父母于1949年從上海移民美國。陳遠美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郊區長大,1978年畢業于哈佛,1984年獲西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芝加哥著名的世達法律事務所擔任合伙人。除了政府中的重要任命,在奧巴馬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華裔還包括奧巴馬新政府交接團隊成員。至今,奧巴馬已任命400人擔任他的新政府交接團隊成員,其中有7人為華裔,包括3人來自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