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份也正值父親節,我們請不同職業領域的3 位成功父親回憶了他們的快樂童年,以及他們眼中自己孩子的快樂。也許這些記憶也會激起你的快樂回憶;也許他們每個人不同的“快樂定義”也會啟發你找到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的方式。
由快樂游戲延伸人生
◎ 石鐘山(著名作家)
想起自己的童年,首先想到的是童年的陽光,無論春夏秋冬,家鄉的陽光永遠是透明的。那時的我們好像作業并不多,每天放學回到家,把書包往家里一扔,就跑出去玩兒,游泳、滑冰,在每一個季節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快樂。玩耍是忘我的,每天總要玩兒到天黑了,媽媽扯著嗓子不知喊了多少遍,才意猶未盡地回家。
回到家里,才知道餓的滋味。吃完飯,寫好作業,就一頭沉入夢鄉。在夢里,仍延續著游戲的快樂,哭哭笑笑都和白天的玩兒有關。而且,少年時代最快樂的游戲,往往和成人后的追求有著掰持不開的關聯。
童年我們玩兒得最多的游戲就是抓特務。每一次分撥兒時,大家總要推推搡搡,對誰當好人誰當壞人爭執一番。最后,裝壞人的總是這群孩子中最弱小的幾個。只幾個回合,這些身單力薄的“壞人”就被“解放軍”輕易地抓到了。每一次,正義的“解放軍”都會覺得“壞人”真不禁折騰,都是紙老虎。其實我童年回憶里的這些情形,在我的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再現過。
春夏秋冬,抓特務的游戲一直從童年延續到少年。在游戲中,英雄情緒就誕生了,我們那一代人,當英雄的夢想就像雨后的春筍,蓬蓬勃勃地
生長著。
我看女兒:快樂是奢侈品
現在女兒已經是小學生了,她的童年似乎和我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每天放學回來,放下沉重的書包就開始坐在書桌前寫作業。小小的身影,一天天,一年年,沒完沒了的作業,沒完沒了的課外班。孩子累,家長也跟著累。就是在夢里,我覺得女兒的眉頭也總是輕輕地擰著。也許,她在夢里也得對付那些無休止的作業和考試吧。快樂,似乎成了孩子的夢想和奢侈。
每當我和其他人感嘆女兒現在生活遠比我那時幸福、享受時,女兒就會不屑地撇撇嘴,說她才不幸福呢,她情愿用現在的一切,換一個自由自在、
開心快樂的童年。
My快樂定義:分數靠邊站
作為父親,我深為自己不能給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而愧疚,但我又想,只要我們做父母的不在分數上與孩子過于計較,也就等于是給了她身心的輕松與快樂。當然,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能夠真正地輕松起來,那將是我們共同的快樂。
找不完的樂子
◎ 龔宇(無限訊奇公司總裁,原搜狐網首席運營官)
我小時候的北京,二環外就是“郊區”了,我們學校正處在“城鄉交界”,我們總是撒著歡兒的“野”。我和幾個小伙伴經常去學校附近的一塊荒地,位置大概在現在一片車水馬龍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我們在雜草叢中發現了一股汩汩流出的清泉,水流不大,但是清澈見底。我們馬上開始玩水,洗臉、沖腳,相互撩,還從不遠處的菜地里拔來蘿卜洗干凈了啃。蘿卜很甜很清香,那味道至今我都忘不了。
夏天很快就過去了,天變得很冷,流水也不見了,我們也不再去那塊荒地玩了。第二年初夏的某一天下午,我們又再次在雜草和瓦礫中扒出了那個久違的泉眼,太興奮了!很多個沒有課的周二或周六的下午,我們都是在泉眼旁度過的。慢慢地,我開始好奇這泉眼到底有多深,泉眼下面是什么樣子呢?于是我號召幾個小朋友一起找了些樹枝當工具,使勁順著流淌的泉水向下挖。挖著挖著忽然發現,我們鐘愛的“泉水”居然是地下不深處的一根自來水管子破裂而流出的自來水!哈哈,一切都變了,新奇沒有了。于是我們轉換了戰場,開始忙乎別的去了。
那個時代沒有電動玩具,更沒有電子游戲,最讓男孩子們羨慕的是誰擁有“尖端武器”。一般擁有“尖端武器”的,通常是家里有比自己年歲大很多的哥哥。我在家里是老大,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小朋友拿來自己的哥哥給做的“武器”,偶爾借來過過癮。我自己也動手搞過些“小米加步槍”的小玩意兒,比如用粗鐵絲、樹杈和橡皮筋組成的彈弓子。
除了“武器”外,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有一只玩了很久的、自己琢磨著做的鐵環。當時我找了一根長短合適的鋼筋彎成圓圈,再用一根粗鐵絲彎成鉤子,這樣就可以推著鐵環玩了。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將鐵環的接口接起來的辦法。怎么辦?只好使用醫用膠布把它們粘在一起。可是過不了一兩天膠布就磨破了。沒關系,破了就再粘!那時,在我兜里將近有一年的時間總揣著一卷膠布,哈哈,真執著!
一年四季都有找不完的樂子。夏天,蹲在樹蔭下彈球兒;秋天玩拔根兒,為了取得好成績,將“老根兒”捂在鞋里,一瘸一拐地上下學。還有耍瓷片、拍煙盒、挑冰棍兒棍兒……
那些童年的日子,太美了!
我看兒女:玩具= 快樂?
我的兩個寶貝兒女,剛出生就已經有了成箱成箱的各式玩具;一會坐就開始看各種各樣的動畫片,《天線寶寶》、《貓和老鼠》……然后就是電腦小游戲、GAMEBOY、PSP……幸虧還有樂高、智高這些非電子的玩具。他們的玩具比我們小時候多了上百倍,也高級了很多,可是好像并不好玩。也許現在的小朋友不這么認為吧?!但愿是這樣!
My快樂定義:爸爸請出席!
回想當爸爸的這9 年多,因為工作繁忙,我幾乎每周都要出差,因此我想孩子們覺得最快樂的可能并不是得到新玩具或者游戲機的時候,而是作為爸爸的我跟他們一起玩的時候。但是這點我真的做得很不夠。我是不能再重新陪伴我的孩子們走一次童年了,希望更多孩子還小的爸爸們,能早些明白這個最能讓孩子快樂的“秘密”。
關愛和物質,快樂的雙刃劍
◎楊文(國際SOS 國內診所醫療總監)
其實我所在的那個童年時期,父母對我們的關注都很少。他們工作繁忙,還要贍養老人,而且家家都有多個子女,所以基本沒時間去主動了解、關心我們的心理成長,給予我們的物質獎勵就更是少之又少。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家,日子雖然清苦,但自由自在的生活卻帶給了我另一種快樂和美好的回憶。和小伙伴坐在牛背上斗嘴,在清澈的池塘中戲水,在迂回的水溝里捉魚,在豐收的稻田里瘋跑……沒人管的童年真是快樂得不能再快樂。
另外的快樂記憶就是和春節相關了。平時父母再忙,生活再節儉,春節也會動用積蓄采辦很多年貨。有很少見到的好吃的,也有給我們兄妹三個添置的新衣服。除夕夜的大餐更是小孩兒們最大的期待。而自家做的臘肉、熏魚、臘腸等讓我們在整個正月里都能享受到美味。那時成串的鞭炮都被我們拆成一個一個地放,這樣能放很長時間,不然一口氣放完了可就要等明年春節了。
正因為長久的期盼、稀缺的物質以及父母在春節時的關愛才會帶給童年的我如此快樂的記憶。而現在的孩子恰恰
相反,過多的呵護與關愛,唾手可得的物質刺激與獎勵,往往卻成了孩子快樂的“殺手”。
我看兒子:快樂的“孫悟空”
兒子是聰明頑皮的孫悟空,我有“如來佛”般足夠大和寬容的掌心。他既能體會到自由的快樂,但一旦“出格”,又會被毫不猶豫地“收拾”。因為有規則才會有真正的快樂。
兒子的英語很好,但不是“學”的,是我帶著他玩的時候裝作無意中告訴他的,然后一有機會我就向他“請教”。能“教”給我那么多的英文,他很快樂。只是,這只“小猴子”在學英語這件事上還是沒翻出我的掌心。
My快樂定義:珍惜現在
家長們在閑聊的時候總會提到孩子將來面臨的壓力,談論是上雙語幼兒園好,還是上鋼琴幼兒園更有出路。似乎孩子們還沒有開始享受童年,童年的快樂就要離他們遠去了,一切都在為將來的成功做準備。其實,想要你和孩子都快樂,“秘訣”很簡單:關注現在和孩子度過的每一天,享受現在的每一刻。無須為未知的將來煩惱,也不必自責過去做得不夠好。另外,在我以一個醫生的視角來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就已經是最快樂的事了。
文章來源于:《父母必讀》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