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歷史學科在提高學生素質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歷史能啟迪人的智慧,豐富的歷史知識能夠教人以古知今,以古鑒今,能提高人們對周圍事物以至整個社會的洞察力、思考力和判斷力。第二,歷史能陶冶人的情操,中學歷史通過對杰出歷史人物及他們的道德形象的介紹,使學生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三,歷史也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因而要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文科綜合實行開卷考試要求教師要適應開卷考試的需要,培養出適合當今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歷史教學應怎樣進行呢? 首先,教師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這是歷史學習的關鍵步驟。基礎知識的教學,應以學生閱讀思考討論為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才能針對教材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促進知識的思考,盡可能地開展課堂討論,充分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而且在討論中為了尋找論據,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從而使所獲得的知識得到強化和鞏固。另外.還要注意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知識以及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幫助價值的知識,重點學習,重點剖析,以期在學生人生觀的培養,愛國主義情操發揮更大作用。針對開卷考試,考察歷史知識綜合性強,時間、空間跨度大,而歷史知識內容叉多,因而教師要注意把眾多知識總結歸類,找出知識間的聯系,以便在學習過程中,把所關聯到的內容復習一下,加深記憶,可以按知識的縱向聯系,橫向聯系,中外歷史的聯系進行比較記憶。
此外,對相近的容易混淆的內容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及不同點,這樣才能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認識,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其次,歷史教學不僅僅在于學生掌握多少歷史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為學生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潛力的發揮提供堅實的基礎,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具體問題來培養學生能力。
例如:香港媒體在評論中國收回香港時說:“收回香港這篇文章,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天才創造”是指:( )
A 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B 尊重歷史與現實
C “一國兩制”的構想
D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本題考察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采取了情景式設問的方法,用直觀的材料考察抽象的歷史理論,要求將理論知識與相關史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具有較高的思維含量。回答該題,需要對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有深入理解,并對其產生的重要作用有明確認識。選項A是鄧小平理論的根本出發點,選項B是處理香港的問題的原則,選項D是實行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選項C才是解決香港問題的理論創新。這道題綜合性很強,單靠死記硬背無法完成,必須要掌握學習方法,而教學生分析此題的過程也就是學習方法的學習過程,即開卷考試的學習方法的學習。
再次,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歷史發展的邏輯關系,在通過閱讀理解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及事件的發生對以后歷史發展的影響等問題上即透過歷史事件的分析,讓學生了解歷史發展的本質聯系,培養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聯系國內外形勢,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事物,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這些正是開卷考試中的側重點,也是開卷考試命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這些知識點的挖掘。達到融會貫通,賦予枯燥、陳舊的歷史以濃厚的時代氣息和嶄新的時代風采,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學生,也才能真正發揮歷史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
總之,文綜實行開卷考試。是我國基礎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就能夠達到歷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