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形成了許多具有教學特色的優質課堂教學,然而實踐證明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發現其根源就在于這些教學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誤區,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淺談一下這些誤區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視概念教學,造成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概念,準確把握概念,不會靈活運用概念。形成了教學上的第一個誤區
忽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概念的內涵就是那個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個概念所涉及的范圍。對于概念的內涵。為突出本質屬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淺出的分析,要突出關鍵詞在本質屬性中的地位。對于外延。必須將它的每一項都講到,又必須強調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等地位的、獨立的。
二、數學中的“巧解”掩蓋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現在。在數學教學中,對于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思路越來越多。方法越來越巧,教師會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巧妙構思。以期產生教學上的捷徑,其實這是教學上的第二大誤區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實用的范圍一般都比較特殊和窄小,換—個條件或變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會使之完全喪失解題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種解決題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導性,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理應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對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應的訓練,從而沖淡和掩蓋了對基本方法的滲透;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擺正巧解與基本思想方法的關系,引導學生從基本思路出發,加強對基本思想方法的啟迪和訓練,在基本方法已熟練的基礎上再向學生適當介紹巧解的特殊思路,這樣才能避開這一誤區。
三、忽視教學中的陷阱,造成上課一聽就懂,課后一做就錯的不良后果。從而成為教學上的第三大誤區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或板演,有些教師總是想方設法使之不出一點差錯,即使是一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教者也有“高招”使學生按教師設計的正確方法去解決。這樣就掩蓋了錯誤的暴露以及糾錯過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一兩個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解,師生共同分析出錯誤的原因,學生就能從反面吸取經驗教訓,迅速從錯誤中走出來。從而增強辨別錯誤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錯,教學中就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錯誤和失敗,備課時可適當從錯誤思路去構思。課堂上應加強對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錯誤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