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啟發探究課堂教學是指教師依據課本設置各類問題,設置各類問題的變式,以啟發學生思維,進行探究教學。在高中歷史課的啟發探究中應把握好幾個重要原則,并突出置疑,不斷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這樣就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啟發探究歷史教學策略
當前,正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歷史這門學科而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獨創性與靈活性。思維能力中最基本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啟發探究”模式,這既是現實的需要,也是進行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啟發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是指教師依據課本設置各類問題,不僅按知識體系提出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問題,而且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設置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設置各類問題的變式,以啟發學生思維,同時積極創造充滿思考氛圍的課堂情境,讓學生通過探討研究的途徑,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一、“啟發探究”應把握的幾個重要原則
1 把握情境啟發的原則,以境啟思
運用這一原則,這就要求在高中歷史課上,歷史教師要用激情的語言、電教的手段來渲染氣氛,烘托主題,使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意境中進行啟發思考,并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例如,講到中國近現代史一些英雄人物時,將他們在敵人面前英勇斗爭神態,用鏗鏘有力的語言進行情境啟發,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在誘發出學生追求真理和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獻身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問他們大義凜然的原因,使學生進入更深一步的情景思考。
2 把握正面發問原則,提問啟思
這是教師最常用的一種啟發形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的重點、難點,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在教材的關鍵處、轉折處和引申處等提出“為什么?”這種提問要求要問到“點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要有難易適度,有利于師生間產生共鳴和對問題的深入挖掘。
3 把握反問啟發的原則,反問啟思
這是教師從問題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深化學生對歷史知識本質的認識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把握積極推理原則,推理啟思
依據歷史發展中的因果關系和內在聯系,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啟發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如講資本主義萌芽時,可以按照一般的邏輯規律,從休養生息政策到農業手工業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這樣的邏輯推理進行啟發,讓學生在探究思考中明確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會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5 把握積極對比的原則,對比啟思
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將一個問題對應的兩個方面,或截然不同的歷史知識加以對比,經過啟發誘導,使學生加深對知識內涵和外延的認識。例如,講到古今中外的一些變法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比較中外同期變法內容的不同,或者同一變法中有哪些內容是廢的,哪些內容是立的,這樣會使學生容易理解變法的進步意義和性質。
6 把握發散啟發的原則,發散啟思
就是以某個問題為中心,多角度發問,讓學生層層深入思考,重新組合知識,多方掌握知識,是一種有多種答案的思維啟發形式。發散啟思可以培養學生的變通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多方思考問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學會靈活運用知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把握重點。突出置疑,不斷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思維從疑問而開始”,由思考提出問題,是啟發探究的一個重要特征。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突出置疑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啟發探究”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學會置疑,是培養學生探究的關鍵 在啟發探究教學中,一旦學生的疑點被激發之后,能把疑問的意思表達完整的很少,所提問題一般較為雜亂、平庸。究其原因,在于由一個疑點激起的發散性思維不會是一個模式。應當通過復合思維過程,讓學生搞清哪些在教材中有現成答案,哪些值得研究,哪些暫不需要研究,訓練他們分析判斷的能力,教學生掌握更多的置疑方式。置疑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橫向的、縱向的;正向的、逆向的;求同的、存異的;分析的、綜合的等等。總之,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原因。這種多種置疑的方式質量高,有利于創新陛思維的形成。
2 善于解疑,是培養學生啟發探究的關鍵
在啟發探究教學中,解答疑難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應當從學生實際出發,適當補充史實,拓展教材內容,有意識、有步驟地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抽象等各種能力,讓學生逐步形成從現象到本質、從局部到整體,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歷史的能力,進一步適應高考越來越高的能力考察要求。一般說來,較為淺顯的問題,可以誘發思維較差或較慢的同學發表意見。
三、“啟發探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教師要調動各種手段讓學生參與進來
“啟發探究”歷史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積極表達的欲望,主動思考,主動參與討論分析。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參與,設置的問題應具有吸引力、層次感和針對性。此外,教師還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善于啟發思維,控制學生的探討思路和方法。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
2 要盡可能地采取輔助教學的手段
“啟發探究”歷史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多,需要更多的課堂時間。因此,一方面要處理好教材內容,做到詳略得當;另一面盡量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創設情境,啟發引導學生進行信息加工,激發興趣,更加有利于突破歷史教學上的重點、難點。
總之,只要我們把啟發探究滲透在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并貫徹教學過程的始終,遵循一定的原則,突出置疑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學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