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后期復習策略
王領雄
一輪結束后,離高考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怎樣科學、有效地利用這一段時間呢?下面結合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的特點,提幾點復習建議和應試策略。
1 選擇題方面:
(1)明確物理概念,知識不清就不可能正確求解。
(2)復習要全面,不僅要復習物理學的主干知識,而且要關注平時容易忽視的內容,如:演示實驗、課外小實驗、課本上的一些插圖、課外閱讀材料等;要看看還有哪些知識拐角沒有復習到。
(3)在明確物理概念的前提下,熟練掌握求解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可以提高解題速度。求解選擇題有:理想模型法、等效法、極限法、臨界問題法、守恒法、假設法等等。不過我們也不要太迷信求解選擇題的所謂巧法,只有物理知識明確、解題方法熟練,才能針對具體問題運用某些方法。
(4)要記住平時解題時得出的解題結論、物理常數、生活常識等,這樣可以求解相應問題時拿來就用,提高解題速度。
2 實驗題方面:
(1)要知道刻度尺、游標卡尺、秒表、電流表、多用電表等多種測量儀器的讀數方法。尤其要知道它們的估計值在哪一位。
(2)對每—個學生分組實驗,都要知道其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示意圖或電路圖、實驗步驟、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實驗注意事項,可以先列出—個表再一個個過關。
(3)要系統歸類整個高中物理中的演示實驗、物理學史上的重要實驗,知道實驗解決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重要結論等。
(4)對實驗設計類試題,解答設計型實驗試題,首先必須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再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
①明確實驗目的,把握實驗設計的大方向。
②圍繞實驗目的,廣泛聯系物理知識和實驗方法,從而確定實驗原理,并進而推導出實驗計算表達式。
③依據實驗原理,確定實驗方案。
④解答設計型實驗試題,還應善于將陌生的實驗情景轉化為物理模型,并盡量與基礎實驗和已有知識相聯系,以使問題化難為易。
⑤根據實驗方案,擬定實驗步驟,以及應記錄哪些數據和處理實驗數據等。
3 計算題方面:
(1)要善于通過對試題的分析,將復雜的物理情景,分解為若干個單元的物理過程,將一個綜合性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單元的小問題,再對各小問題分別列式。
(2)通過分析試題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并注意題中的隱含因素。
同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專題復習和綜合練習要“適度”
要注意訓練有度,提高效益。解題效益是學生解題的效果和收益,學物理離不開解題。但是解題要有度,達不到這個度。就達不到訓練目的,超過這個度就會事與愿違,挫傷學習積極性。
2 重視知識遷移
中學所學的概念和規律常常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在這個條件下,應用概念和規律既要有一定的思維定勢,更要注意思維的拓展、變化,在復習過程中,學會將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多種多樣的新的情境中。
3 瞄準“中檔題”
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有些難題只要“想通了”,解題難度并不大,因此不要用太多難題來為學生“加壓”,而要將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融會貫通,培養獨立思考和認真審題的習慣。
4 克服盲目做題而不注重歸納的現象
隨著高考的改革,已把考查的重點放在創造型、能力型的考查上。因此要精做習題,注意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平時要引導學生多進行歸納和總結,不要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
5 卷面書寫規范
字跡潦草、卷面書寫雜亂,常造成許多不應該的失分。為此我們要加強解題過程書寫的規范化訓練,要求學生做到:書寫規范,語言順暢,表達準確。
最后要指出的是:高考成績的好壞,不僅決定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與學生的心理狀態及身體素質有關。只有三層皆優,才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我的“讀、背、感、創”四步教學法
米彥榮
年年考相似,歲歲題不同。回顧審視歷年的中考語文風云榜,“得作文者得天下”已成為所有備考師生的無爭共識。寫作的源頭活水來自于廣博的閱讀,睿智的思考。因此,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豐富他們的人文知識,提高其寫作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讀是習慣,讀是思考,讀是源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生學習生活的快節奏容不得他們擁有天馬行空、翱游書海的閑情雅致,但茶余飯后,課間小憩,信手捧讀一則短文精品,如飲醍醐,收益良多。久而久之,讀書自有真樂趣,只緣心在此書中。讀書既是—種休閑又是一種收獲。每天布置學生堅持閱讀二十分鐘,可瀏覽廣博,亦可精讀摘記。讀欣賞之文字,獲不盡之智慧,開闊視野。博聞見識,持之以恒,必將受益無窮。
(二)背是讀的升華,背是記憶的強加。泛泛的閱讀使紛至沓來的知識宛如一顆顆稍縱即逝的流星劃過腦海,卻不留任何痕跡。而將閱讀中的精華內容加以背誦,在強化記憶的同時亦強化了思考,增加了印象,開拓了思維,啟迪了靈感。我經常在班里展開“我喜歡,我背誦”的比賽活動,無須圈定內容,不必規定篇幅,只要是喜歡的文字便力求脫口如流。
(三)讀后感言,多思多記,收獲思悟,積聚靈氣。書中的某段文字,某一人物會在我們閱讀的某一瞬間叩擊我們易感的心房,令人或欣然共鳴,或感慨萬千,執起手中之筆,隨時隨地記錄下自己彼時的所思所獲。如此,我們不再是一名駐足觀賞者,而是一位真正的哲思感悟者,讓心靈飛舞,與作者對悟。讀后隨感,虔誠記錄,可以讓學生超越有形有限的文字,收獲無窮無盡的思維感悟,進發思接千載的瞬間靈感。
(四)仿寫創造,常讀常新,內省自悟,文章練達。盤點閱讀中的精典名篇,適時適宜地引導學生加以仿寫,加以模仿創造,既借鑒了他人獨創的構思,精妙的言語,又歷練了自己的表達運用。他山之石,亦可攻玉,何樂而不為?漫步于閱讀教學的課堂,我常常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仿寫創造,有時是一篇文情兼美的文章,有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成語造句,在創造中進發出的思維火花,才是學生“熟讀深思子自得”的真正收獲啊。
愿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能扎扎實實做好學生閱讀引導中“讀、背、感、創”的督導檢查。相信讀書在于積累,相信知識可以集腋成裘。在語文課堂中,每一名學生都把讀書當作是一種精神需要,把背書當作一種興趣樂此不疲,將每日的讀后感言當作是一種情感傾訴,在寫作中進發出一絲絲噴薄欲出的靈感,這才是閱讀寫作教學的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