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教師只有改變自己的觀點,實施教學創新,徹底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而課堂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渠道,要使課堂達到省時高效,讓學生享受學習,就必須讓學生在語文的課堂上“動”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改變舊觀念。實行“三大解放”
在創新教育的今天。傳統的課堂紀律已經不能適應當今語文教學的需要和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它不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性格,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和獨立探索問題,抑制了學生想象的自由發揮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改變舊觀念。在語文課堂上實行“三大解放”。
1 解放學生的思維
人面臨新問題時,如原有的知識無法解決,他必須把原有的知識重組和加工,找出解決辦法,這就是創新思維。雖然學生回答問題的內容形式各異,但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已經心領神會了,此時學生的收獲已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積累了。
2 解放學生的嘴巴
我們在教學中應該讓孩子們發問,以問題為紐帶組織教學,長此以往就能喚醒他們的探究意識,培養他們探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他們對問題的獨立見解。讓學生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氨最后找到自己理想的答案。
3 解放學生的身手
我們可以解放學生的身手,讓學生自己去實驗、操作或表演。不僅讓學生領會課文的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合作者。教師應該把自己的愛心、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應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我們語文教師身負多職,以此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思考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運用現代高效的教學手段
學生年齡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人生的閱歷也比較淺,對于一些歷史故事或沒見過的風景、名勝古跡都會產生興趣。但是在書中學到的往往只是這些東西的皮毛。盡管教師講得多么清楚,還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可以增加多媒體以聲、形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多媒體給她們帶來的真實感。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的創新,著重在于課堂的創新。只有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教師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掌握創新規律和創新方法,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現在推行的創新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