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表演教學的目的
劉 平
表演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較好的綜合訓練手段,有些教師在上公開課時,較多地采用此種教學手法,認為它不但能讓學生弄懂課文,而且訓練了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更能將學習寓教于樂,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那么,表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何目的呢?
教師選擇表演教學,可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一種是“表演給別人看”,如我們經常在公開課上看到被稱為“愉快教學”的表演課。老師讓學生把課文的內容改編成小品戲劇,一且有了“公開課”的機會。師生們就在課堂上表演一番,使觀者賞心悅目,滿意而歸。然這種課學生如演戲的木偶之“牽線人”——虛偽、乏味、缺真情,使學生喪失了獨立創造的精神。這種表演是“作秀”,是老師“得分”的“有效手段”,不可取。
與之相反,優秀的“表演課”則是將一切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學生自己理解課文,自己改編劇本,自己來表演,然后由同學們自己來評議,老師在旁邊只起“組織者”和“評議者”的作用,而不是“幕后策劃”或“導演”。學生可以有不同理解,不同的編劇,不同的表演,當然也就會有不同的評論。但“萬變不離其宗”,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人物還是這些人物。所謂“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又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顯神通”,就是讓同學們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及自己的個性特點去理解課文原意,去進行“再創造”,去用自己的語言和形體把它表演出來。這里的一片天地是廣闊而自由的,可以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于是學生模仿的天性,游戲的本能,借助一個個故事,得以充分發揮。而語言能力也隨之得以發展。在表演時,大家都是認真的,臺上臺下都投入其中。表演后的評議,應該是客觀冷靜的,是非得失可以盡量展開交流,教師當然不是旁觀者,可以起因勢利導的作用,但大家可保留不同的意見。
在現代教學中,將教材改編成課本劇來表演,也只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手段,有利也有弊。它的弊端主要有三:一是勞師動眾,時間精力花費過多;二是表演者少,觀賞者多,收獲不一;三是對文本理解少,發揮地方多,有時會曲解原文。況且,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都能改編成劇本,能改編的也只是極少部分。所以這種手段可用而不能多用。
所以,表演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從這點出發。才能真正地評價表演教學。
淺談新課改下的化學教學
郭 娜
江澤民曾經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睕]有創新,就沒有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新的化學課程擺在人們面前,那么在化學教學中,就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注重知識能力的全面性和學生素質發展的差異性,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全面培養學生素質。
一、發揮學科優勢.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學科本身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化學現象千變萬化,化學產品豐富多彩。新的化學科技不斷出現,學生本就生活在充滿化學產品的時代,這一切都是進行化學教學的材料和內容。如城市夜晚霓虹燈為何五顏六色、交警為何用重鉻酸鉀檢測司機是否酒后駕車、骨湯為何能增鈣、活魚為何不宜馬上烹調……這些若干個為什么很容易激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產生對化學研究的熱情。因此,化學教學中可以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化學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二、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化學教學不但要完成基本化學知識的學習。而且要盡量使化學知識存取于生活的背景中,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此要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引發學生的實習欲望,多做小實驗,多參加社會實踐,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增強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運用多種方法和形式。提高課堂效率
化學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接受性教育的教學方法,采取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的方法;啟發引導式教學——教師對所講授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般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分析,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結論的方法;程序教學法——按知識的認知規律,由特殊到—般,再由—般到特殊的方法來認識物質的方法。如:在初中,學生學習掌握了制氧氣時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檢查啟普發生器的氣密性,再擴展為制氫氣簡易裝置如何檢查氣密性,若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又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這樣逐步啟發使學生不斷獲取知識。在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時,—定要根據教學實際,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統一。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顯示出強大的信息功能,為學生課改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展現出新的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可以運用文字、圖像、聲音來刺激學生和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以多種方式,不同表現手法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生動、有趣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充分認識化學現象及其反應規律。如講述有關環境污染、人工降雨等與生產生活聯系的內容時,放映一些相應的影視的資料,帶領學生拍攝一些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再如自制和利用現有的化學課件,截取電視的相關資料。利用錄像,投影建立習題庫、實驗錄像庫、課件庫等。作為化學思路,完善教學手段,從而使化學課堂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五、發揮實驗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化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方式無法替代的。美國有句諺語: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親自做,我才會懂得。逮說明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實驗,自主探究,可以增強實驗的觀賞性、趣味性。
總之,教師要轉變觀念,拓寬思路,改變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學課程改革中,使化學成為學生喜聞樂見,增長知識才干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