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村兩個公約“丈量”村民道德□王建平
“自從簽了兩個公約,村民心里就多了把尺子。”最近,浙江省云和縣張蘭村村民樂呵呵地對記者說。記者在張蘭村看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空地上一排排綠色植物賞心悅目。
談起兩個公約,村民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村民蘭水昌說:“有了公約,就等于有了其他村民的監督,原本搞小動作的村民自然覺得難為情了。”原來,為了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目標,充分發揮村民的主人翁作用,朱村鄉黨委發起了開展“建設新農村,我們是主人”實踐活動。現在,該村149戶農戶都自覺在《村民衛生公約》、《村民自治公約》上簽下了名字,不少村民還把“兩個公約”的內容張貼在家里墻壁上,以便平時對照執行。
“以前有一些村民偷偷往溝里倒垃圾,公共區域的垃圾也沒人管。村里進行道路整治時,要求村民把亂建在自家門前的棚給拆了,村民總是有意見,有的還索要賠償金。在對污水溝進行清理時,許多村民不很積極。現在這些情況基本沒有了。公約上說‘建設新農村,咱老百姓個個是主人’,誰還好意思亂來?”村委主任蘭西生說。
大學生村官
孫家芳的“便民聯系卡”□白續宏
一大早,山西省應縣金城鎮小穗稔村村民閆世寶拿起放在床頭的“便民聯系卡”,給孫家芳打電話。一年多來,小穗稔村村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生活生產中遇到難題,就想給小孫打電話。
孫家芳是2007年來小穗稔村擔任村委主任助理的大學生村官,上任2個月時,她給全村村民分發了兩份“禮物”:一份是農業科技書籍,放在村委會;另一份是由她親手制作、別具特色的“便民聯系卡”,正面印著她的電話,背面是農業科技知識一點通。
工作實踐中,孫家芳發現由于村民們在農業生產中缺乏科技知識,有些農作物病蟲害得不到及時防治,導致農業減產,收入下降。于是她通過自學和請教專家,收集和編寫了不少科普資料,在不同的季節有針對性地發放給村民。村民們反映,這樣有選擇地學習農科知識,不但節省時間,而且學了就能用,對生產很有幫助。
為了讓村民與自己聯系方便,孫家芳還用積蓄印制了 “便民聯系卡”。村民閆世寶說:“有了小孫的‘便民聯系卡’,俺種田更有把握了。”
村官廉情等級上墻公布□凱凱
最近,在安徽亳州市南湖區村級廉情預警機制建設工作會議上,一張廉情預警機制建設指數表展現在與會者面前,各村的得分和廉情等級赫然在目,同樣的數據也在鎮網站和村務公開欄內一 一公布。目前,這樣的廉情預警機制建設已在全區63個行政村全面鋪開,村民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到本村村干部的廉政情況。
自2008年5月中旬啟動村級廉情預警機制建設試點工作以來,余新鎮11個行政村向黨員、村民代表等發放了470份村級廉情調查問卷,將招待費用細化統計,從高到低進行排名,并聯合有關部門進行專項測評,結合信息員和觀察員的反饋,多渠道收集廉情信息。掌握基本情況后,鎮紀委又結合實際,針對公款吃喝等較敏感的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南湖區紀委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余新鎮的試點工作已經初顯成效,但在公布后的預案實施和處理上還需進一步完善并長期堅持下去。在全區推廣后,各鎮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對測評項目進行調整,將這項工作穩健推開。
悅來鎮“三級聯保”解農民創業貸款難□馮家劍
針對農民因缺少抵押物(證件)而造成創業難的問題,江蘇省沭陽縣悅來鎮在征求多方意見的基礎上,推出了“三級聯保”的擔保方式,即貸款在5萬元以下的由普通農戶聯保,10萬元以下的由專業大戶聯保,30萬元以下的由農村企業(公司)法人聯保,成功地解決了農民創業貸款難的問題。
為推動這一聯保形式的順利實施,讓想創業而又缺少資金的農戶都能申請貸款,鎮農村合作銀行派出專人,對全鎮已有項目和正在籌資創辦的項目進行登記造冊,形成全鎮企業、大戶、農戶創業貸款投放信息檔案。在此基礎上,鎮農村合作銀行積極組織授信,凡授信登記較高的企業、大戶、農戶,其聯合擔保貸款的合同有效期為3年,較好地解決了農村企業、大戶資金周轉期較長這一問題。該鎮自推行“三級聯保”擔保方式后,進一步搞活了農村貸款業務。2008年1~10月,全鎮共投放貸款1 900萬元,比2007年同期凈增720萬元。農民創業項目由2007年的192個增加到284個。“三級聯保”不僅方便了農民創業,也為新農村建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