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三聯生活周刊》主任記者
2008年中國電視,鬧騰的娛樂節目少了,新聞的透明度有所提高

2008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多事的一年,而且不好的事居多——地震、股災、雪災,這些災情似乎讓奧運會也顯得不是特別重要了。對于媒體而言2008年是個重要年份,因為如此多的大新聞實屬罕見。2008年中國電視節目好的現象是,在整體形勢的要求下,鬧騰的娛樂節目少了,新聞的透明度有所提高。
整體看省級衛視2008年電視節目的特點,基本上分成三級梯隊:湖南衛視排第一,第二梯隊有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衛視頻道,其他省級衛視處在第三梯隊。因為我身在北京,平時??幢本╇娨暸_,北京衛視體制比較死板,也不擔心廣告來源,但其表現家長里短的節目做得不錯。旅游衛視的觀眾定位是年輕人,我看的也比較多。
央視新聞資源壟斷,做新聞永遠是老大,沒有哪個電視臺能超越它。不過,央視的娛樂節目被湖南衛視鉆了空子。
2008年,談不上我喜歡哪一檔或者哪一類節目,看電視是被動接受,不斷地換臺,期間只有幾個節目我愿意停下來收看。
地震直播和奧運賽事,這類特殊節目我是必看的。在震災報道中,四川衛視的表現很突出,險些改變衛視梯隊的局勢,可惜后繼乏力。
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沒有《越策越開心》本土化和自由,不過在同類節目中很有創新意識,而且比較有意思。
平時我收看的頻道主要有:電影頻道、湖南衛視、北京文藝頻道。由于職業原因,《中國電影報道》和《每日文娛播報》我也需要看,但這兩個節目做得比較差。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我最愛看的一類節目是回顧30年歷程的專題片,其中包括電影頻道的《似水流年》,北京衛視的《北京記憶》,中國教育電視臺的一檔電影人訪談節目,以及此類題材的其他各種形式的節目。這些節目有很多珍貴的鏡頭,可以看到一些多年未見的面孔。
電影頻道的《流金歲月》也不錯,集結老電影創作班底和某一屆表演系畢業生,播放的老片都是平時比較少見的。
北京衛視的《天下收藏》,基本上取代了央視經濟頻道的《鑒寶》,雖然節目邀請的嘉賓都是些門外漢,也經常信口開河,但是比較有親和力,節目中砸贗品的橋段較為戲劇化。
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的《天天飲食》不錯。北京電視臺擅長反映家長里短。曾經有兩檔節目很不錯:《真情互動》和《誰在說》,邀請的來賓都很神奇,但現在它們已經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