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一年后,“艷照門”主角之一阿嬌日前借為某產品代言高調“復出”。
記者會上阿嬌顯得坦然,不否認“復出”是為以后做出更大成績作準備,并表示會更努力回報所有支持她的人。據悉,此次代言商家支付給其的代言費高達七位數,老板更直言此舉是對阿嬌的支持。王家衛、黃秋生、周潤發也在第一時間力挺阿嬌“復出”。
就在阿嬌宣布“復出”不久,香港影壇又爆出新聞:王晶等影人矛頭對準周星馳,指責其“一切都是為了錢”、“待人刻薄”等。文雋隨之在廣州一份報紙專欄中“唱和”“周星馳時代已經結束”。而周星馳對此的反應是:笑罵由人。
周星馳為人如何?他拍電影為了什么?這些都不重要,問題是:究竟有沒有出現過所謂的“周星馳時代”?
如果只因周星馳《賭圣》、《西游記》、《大內密探零零發》、《少林足球》等作品為香港電影某一時期的杰作,便弄出個“周星馳時代”,那么此種說法至少是不嚴謹、不切實際的。因為與周星馳同期的出色導演、演員為數眾多——如導演中的吳宇森、徐克、王家衛,明星中的周潤發、張曼玉、黃秋生等。不可否認,周星馳的表演比較特別甚至另類,但這不應成為某些人為其“斷代”的原因。更何況不能忽視的還有導演劉鎮偉在其諸多代表作中的“推手”作用。
陳冠希與周星馳作比較顯然并不恰當,但若以不嚴謹、隨便臆造的態度說事兒,是否又會誕生一個“陳冠希時代”呢?說起來,陳冠希至少是“制造”了一個話題,而這話題又足足躁動了整整一年多時間。阿嬌、張柏芝等人的一舉一動都成為狗仔隊“寵兒”,而那個階段里所有的娛樂傳媒幾乎都以陳冠希做頭條!由此推論,周星馳是不是也因為制造了“無厘頭”這個話題就此成就了一個“時代”?
香港影壇或謂之娛樂圈的這個圈子,與藝人有關的“話題”一抓一大把。無論阿嬌抑或周星馳,從他們買房子到超市購物,無一不成為娛樂記者們狗仔的對象,也均有可能成為娛樂頭條。當然周星馳與阿嬌類比也不恰當,周星馳的喜劇表演以及他影片中的某些情景、言行,可以成為香港電影一個時期的代表作甚至是經典之作。然而,同一個時期亦不乏其他導演或演員的杰作甚或經典之作。
阿嬌也許并非獨一無二,但周星馳有可能獨一無二,問題是獨一無二就能成為造就一個時代的理由?
顯然不能——就如周潤發獨一無二,王家衛亦獨一無二一樣。但阿嬌如果真的付出極大努力,再將過往徹底“漂白”,且能極其出色地在銀幕上塑造幾個經典形象,也許阿嬌的藝術成就也會令其成為天下無雙的優秀演員——盡管她或許不能締造一個屬于她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