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雷+蘭曉龍+華誼老板王中軍,稱得上電視劇產業的夢之隊。
《士兵突擊》造就了“突迷”這么一個群體,更打造了一群硬派男人的形象。該劇主創續作《我的團長我的團》似乎沒有理由不火,相信不久就會出現“團迷”或“團飯”之類的稱呼。目前,首播該劇的有江蘇、云南、東方、北京四家衛視,其中江蘇和云南在晚間安排了兩個時段播出,同時還開創了“零點首播”概念,“零點首播”,前所未有。首輪4家衛視,二輪4家、三輪1家,總共算下來《團長》每集售價合計100多萬元,且劇還未殺青時就已經賣出。之前只有張紀中的金庸劇才能賣上如此好價錢。如果說張紀中還是在炒金庸先生的冷飯,那《我的團長我的團》則是完完全全的原創。

《士兵突擊》的口號是不拋棄不放棄,而《我的團長我的團》正是一群被拋棄的人:北平人孟煩了、軍醫郝獸醫、湖南兵不辣、東北佬迷龍、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從互不信任到同生共死的兄弟?!安火I死不病死”是該劇對“不拋棄不放棄”的另類解讀。他們只發了一條褲衩就被“空投”到了戰場,飛機被擊落迫降,裝備被炸,周圍是訓練有素的日軍像打兔子一樣對他們圍追堵截。他們好像沒有絲毫突出困境的希望,只因為一個“瘋子”的出現而改變。一個精神病似的偽團座把這些潰兵攏在一起,從緬甸一路打回云南邊境小城禪達?;氐蕉U達,他們依然沒有擺脫被拋棄的命運,裝備用的是主力團換下來的,吃的是鹽水泡芭蕉根。他們在上峰那里只是一個數字。“炮灰團”是別人嘲笑或他們自嘲的綽號,但炮灰們卻依然卑賤而倔強地活著。派給他們的美軍軍事專家也是兩個別人不想要的家伙,來到這里的都是被拋棄的人。他們的團長龍文章本來有機會成為虞師座的親信,成為“主流”的人,但他沒有拋棄自己的炮灰兄弟。一群互不相識的人成為過命的兄弟,一群被拋棄的人找到了主人,這也許就是片名的由來。這個瘋子團長用自己的手段把一群廢銅爛鐵煉成了一塊好鋼,不拋棄不放棄的口號好像再次在耳邊響起。
編劇蘭曉龍是個鬼才,本來投資方想重現遠征軍美方司令史迪威的往事,但被他用一群“炮灰”取而代之。真正與日軍面對面的是這些沒有名字的草根,這些卑賤的生命遠比那些在指揮部爭吵的腦袋值得尊敬。
蘭曉龍沒有追著你要告訴你什么,而是直接虛構一個世界呈現給你,從中得出什么邏輯或想法那是觀眾自己的事兒。所以,一開始很多人看不懂,不知道這么一群不著調的人在干嘛。還有幾個神經病一樣的人,說一些聽不懂的話。歷史的真相就是一個個偶然匯合而成的必然,一個個小人物的命運在大的歷史背景下被身不由己地推著往前走,完成了一件本不該有什么希望卻被后世祭奠的大事?!秷F長》大量運用自然光的畫面和獨特的敘事視角,也超出了很多人的觀影經驗,而這些也正是不少人對其愛不釋手的原因。
如果說《士兵突擊》是軍旅題材的一個里程碑,《集結號》是電影軍事題材的一個里程碑,那么《我的團長我的團》則是電視劇軍事題材的成人禮,對這樣的片子不必吝惜贊譽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