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jì)曉嵐》到《五月槐花香》,鄒靜之向來都搞原創(chuàng),這次竟破天荒搞起了改編,只因?qū)垚哿帷疤珢邸薄`u靜之說:“《傾城之戀》別看只有兩萬八千字,但是頭緒特別豐富,白流蘇一出場就是一個離過婚的人,范柳原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公子哥,這就像一個種子,為34集電視劇的生長提供了可能。”于是改編后的《傾城之戀》加入了對白流蘇以及范柳原身世的詳解,在兩人的前史中,白流蘇被描畫成舊上海落魄貴族之女,因不滿丈夫的荒淫生活而毅然離婚,范柳原則是印尼富商的私生子,南洋碼頭搬運工,嘗盡人情冷暖,而后繼承父業(yè)變成揮金如土的富家公子。

這么一呈現(xiàn),張愛玲的蒼涼尖銳頓時變得世俗溫暖,鄒靜之堅信,這正是張愛玲的心愿。可是,這樣的改動是良是莠?
不可否認(rèn),電視劇《傾城之戀》具備了熱門潛力劇的眾多元素:離婚的美麗少婦、花天酒地的紈绔子弟、瀟灑多金的痞子男、溫柔善良的初戀情人,再加上戰(zhàn)爭背景,成就了一出傾城戀情,這樣的故事不吸引眼球都難。可是,這部原創(chuàng)小說最精華的“蒼涼”情致消失殆盡,這是否是張愛玲的心愿?
“這樣的改編可能引來一些爭議。”鄒靜之認(rèn)為可能引發(fā)爭議的不僅是自己“杜撰”的前史,還有對二人情感的改寫。
在小說里,“他不過是個自私的男人,她不過是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一座城的傾倒,成全了他們的私心,這是結(jié)局。
在電視劇里,白流蘇說:“我回到上海之后經(jīng)常問自己是不是還想念一個人,答案為是的,既然心中時刻想念,別的東西都不重要了,為什么不回來。”他們的真心,在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中彼此讀懂,這是愛情。
所以,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寫下了華麗而蒼涼的傾城傳奇。
陳數(shù)與黃覺擔(dān)綱主演的《傾城之戀》更多的則是溫暖而世俗的男歡女愛。
少了幾分張愛玲的犀利,多了幾許世俗愛情的真心,觀眾們已經(jīng)開始為“張味”是否被稀釋得太多而爭論不休,甚至將該劇比喻為一鍋被注水的濃湯,因為直到第二十一集,才演到張愛玲小說的開頭。
制作方浙江華策影視和浙江金球影業(yè),卻旗幟鮮明地宣稱,這是一部“忠于而不拘泥于原著”的影視精品。的確,從市場的角度來考量《傾城之戀》,可以說它取得了不小的勝利:2009年1月,《傾城之戀》被臺灣年代電視臺搶播,并創(chuàng)下了該頻道開創(chuàng)以來的最高收視率;香港亞視將在5月播出此劇;央視3月14日開播至今,收視率也居高不下。
可是,從電視劇行業(yè)來審視《傾城之戀》,應(yīng)持保留態(tài)度。2009年,將是中國電視劇的回暖之年,因為低迷的經(jīng)濟(jì)能刺激人們看電視劇的熱情,同時,在2008年度中國電視劇(上海)排行榜頒獎盛典上,含金量最高的“國產(chǎn)電視劇品質(zhì)大獎”出現(xiàn)空缺,多少讓2008年度的國產(chǎn)劇整體表現(xiàn)蒙上陰影,投資方、制作方、播出平臺都揚言要在2009年打個打勝仗。果然,新春伊始,央視和地方衛(wèi)視都是大戲連臺:《走西口》、《中國往事》、《潛伏》等等,無論從編劇、制作,還是從演員的表演上看,都可圈可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傾城之戀》能走多遠(yuǎn)?這粒種子能長成怎樣的大樹?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