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B在某種程度上肩負著廣電長久以來的兩個夢想:擁有一張全國聯通、全國統一運營的數字電視網,進而做一個全業務的信息網絡運營商;打破廣電對廣告這一單一盈利模式的依賴,打開付費電視的另一塊天地,與其他的網絡運營商一較高下。
從目前CMMB的操作模式來看,不論是“總—分—子”三級公司的構架,還是對業務體系的設計,均能尋找到當初有線數字電視轉換方案的影子。中廣移動總經理孫朝輝是當年數字電視整體轉換“青島模式”的操盤者,選擇由她來推動CMMB,亦在情理中。
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推行,全國性網絡整合已經不大被人們提起,中國有線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全國有線網絡整合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傳統的廣電業已形成的四級體制。廣電有線網的四分五裂、“有系無統”使得每一步整合都很艱難,改變這一點用行政手段甚至商業手段都難以奏效。
CMMB給了廣電改變這一局面的一個機會。與有線網整合面對的無數歷史遺留問題不同,作為新生事物的CMMB可謂一張白紙,好作畫。很多廣電人士看好并支持CMMB的發展也是基于這一點。組建一張全國統一的數字電視網CMMB有可能成功,何況這張網還是一張無線網。
但即便是組建新網,CMMB同樣離不開地方各級廣電的支持配合以及投入。有投入就要有回報,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組建和利益分配同樣不是易事。以上海文廣手機電視公司為例,對于它與中廣移動之間的合作關系以及今后是獨立運營還是被納入中廣移動的體系內的問題,很多人都選擇了回避。其他很多地方公司的組建也是經過了激烈的利益博弈。中廣移動最后得到的很可能不是一個好結果,而是一個不那么壞的結果。
有了全國統一運營的CMMB網絡,快速提升廣電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就有了一個最快捷的通道。并且這張網還是含金量最高、未來終端數量最多、應用最廣泛的移動數據網絡。隨著CMMB的運營,全國性集成運營平臺也將擁有新的全國性渠道和用戶。
不想把CMMB變成現有電視的手機版,中廣移動一開始就奠定了收費的基調和新的業務運營模式。
上海的CMMB開始收費了。記者寧愿這只是一場商業實驗而非今后正式的收費標準。因為這個“包月”給人的感覺是總價過高、市場不夠細分、免費的內容過少。根據之前的數據分析,主動購買CMMB終端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方便看電視的學生和農民工,讓他們再付費購買一些基本節目,恐怕既不方便也強人所難。網絡電視在發展之初也推出了付費包月,當時的價格同樣是20元/月,而且據稱這個價格還是經過精密的調查和測算的。網民的消費水平已算比較高的,網絡支付手段也較為便捷。但現在市場的主流是什么,大家心里也都有數??梢娒赓M頻道、付費頻道和數據服務的合理配比應當是CMMB今后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