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起電影,被人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電影院現在有什么新片子?”被問得越多,我發現越難回答。
相較去年春季檔的火爆,今年的情況讓人感覺現實了很多。其實2009年的開局還是相當振奮的,一月全國票房大收了6億多。但2月第一周開始市場就出現了下跌趨勢,此后就一直少有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的表現。從目前情況看,市場近期實現翻身的可能性不大,大盤的這種頹勢至少將持續到4月。
票房是電影經濟之本,加之時下又是經濟寒冬,因此內地影市的降溫似乎已開始讓人有點緊張。背后的原因沒那么復雜,主要還是因為片源欠缺。今年以來內地情況與好萊塢類似,都是市場維持著較高溫度,片子卻經常跟不上。去年的春季檔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2、3、4月的全國影市幾乎都實現了翻倍增長,票房數據均創歷史最高。這樣華麗的數據背后也是強勢影片的支持,港產大片《江山美人》、來自好萊塢的《國家寶藏2》,還有全球同步上映的《史前一萬年》等片都在該檔期取得了票房佳績。但看看我們今年的情況,直到3月上旬,賀歲檔后這一個來月里上映的新片中,只有一部票房超過了5000萬元……
這種情況真的很可惜,好比是在比賽中占盡上風時突然門戶洞開,白白浪費了先前的好局面。異常瘋狂的賀歲檔已經把內地觀眾的胃口調得很高了。但要想保持熱度,市場需要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片。然而近一個多月以來,我們看到的卻多是長線影片在市場上的沒完沒了,比如《瘋狂的賽車》一副在票房榜上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的架勢。這其實是件好事,但問題是其掩蓋了新片毫無作為這件壞事,尤其是國產片。一方面各片方為了某幾個所謂的黃金檔期打得你死我活,另一方面當市場上無數次出現斷檔與空間之時,大家卻又都坐失時機徒呼奈何。事實上,如果沒有《玩命快遞3》與《行動目標希特勒》等“國際友人”伸來援手,最近的國內票房數據怕還要難看些。
面對目前內地市場上的“空城計”局面,其實很多片方也做出了一些努力。3月初曾有一批新片集中殺入市場。但是看看這些選手的成色吧,《時空穿越者》、《護寶嬌娃》——片名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親密》和《二十四城記》倒是質素不錯,但文藝青年的氣質注定了其市場前途有限;最絕的《孤膽奇俠》——4年前的老片都拉出來湊數了,也真算是“孤膽”了。另外你想知道該片在IMDB影迷網站上的得分么。
老虎沒了,猴子倒是能稱稱霸王,但如此一來此山頭也就只能是個花果山級別。對于上面的單片來說,現在上映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商業機會,但對整個市場大盤而言,真正需要的還是強勢影片的持續刺激。3月的情況看來好不到哪里去了。月底集中上映的幾部新片中,品牌知名度較高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都偏文藝,此類電影做到3000-5000萬元已是極限。3月中旬上映的《七龍珠》倒是熱門商業片,只不過影片的質量和口碑實在太差。而且僅靠個別苗子的單打獨斗,注定撐不起目前內地影市的大盤子。只能把希望留待4月,據說夢工廠動畫今年的3D重頭戲《異型大戰外星人》(Monsters vs. Aliens)屆時會在內地上映,到時候還可能看到《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的同室操戈。若如此,這個春天或許還不會讓人完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