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一個制造型企業利潤之源的生產車間,是企業改善的重點。本文利用設備綜合效率(OEE)分析方法,并結合工序能力指數(CP),對某卷煙廠生產能力相對富余的制絲車間進行分析,找出其生產效率損失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
[關鍵詞] 制絲車間 設備綜合效率(OEE) 工序能力指數(CP) 效率損失
一、OEE方法介紹
1.OEE概念和計算方法
設備綜合效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OEE是用來說明實際的生產能力與理論產能的比,是一個很好的管理指標,它準確地告訴管理者設備的效率如何,在生產的哪個環節有多少損失,以及可以進行那些有針對性的改善工作。設備綜合效率(OEE)的計算公式為:
實際設備綜合效率(OEE)=時間開動率×性能開動率×合格品率×100%
其中:(1)時間開動率 = 實際工作時間/計劃工作時間
時間開動率是用來考核停工所帶來的損失,包括引起計劃生產發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設備故障、工具損壞、更換等比較大的原因引起的突發事件、停工事件。
(2)性能開動率 = 理想周期時間/(工作時間/總產量) = (總產量/工作時間)/生產速率
性能開動率包括了設備的運行速度,包括任何導致生產不能以機器設計速度運行的因素,例如設備的短暫停機,中間試驗不合格,設備的清潔、檢查、調整等。
(3)合格品率 = 合格品/總產量
合格品率系指由于質量問題導致的生產率損失,它反映了沒有達到質量要求的產品報廢和返工問題。例如,設備正式運行前的產品損失,設備正式運行時的產品損失。
2.OEE損失尋找
OEE利用的一個最重要目的就是減少一般生產中所存在的六大損失:停機損失、換裝調試損失、臨時停機損失、運行速度減少損失、開車過程次品損失和生產正常運行時產生的次品損失。
3.工序能力指數(CP)
工序能力指數(CP,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指工序在一定時間里,處于控制狀態(穩定狀態)下的實際加工能力。若工序能力越高,則產品質量特性值的分散就會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則產品質量特性值的分散就會越大。工序的質量水平按CP值可分為五個等級(如下表):
二、某卷煙廠制絲車間OEE分析
1.設備使用現狀分析
該卷煙廠的制絲車間共有3000葉絲生產線、8000葉絲生產線、梗絲生產線。制絲車間是卷包生產車間的上游(原料)生產車間,基本上是由卷包生產車間拉動制絲車間生產。因為3000葉絲生產線的制絲產量大概占到整個制絲車間的70%以上,且其屬于機器開動最頻繁,員工最多的生產線。所以,我們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制絲車間的3000葉絲生產線,由于三條線上機器的雷同性,3000葉絲生產線的OEE分析結果同樣適用于其他兩條線。在這里,我們以3000葉絲生產線的白班(甲班)為例展開研究。
2.3000葉絲生產線OEE分析
(1)根據白班—甲班數據分析(1個月),得出如下結果:
(2)分析結論。① 實際設備綜合效率(OEE):38.48%<85%(業界平均水平),屬較低水平,波動幅度大,波動頻率不高,有間斷期,表明設備運行不平穩;②時間開動率44.39%:表明生產計劃變動,批次轉換,日保或保養等較大原因引起的停工事件不多但時間很長,設備運行波動大;③性能開動率76.74%:設備的運行速度較高,表明有一定的ZB21堵塞斷料,外部停電DB30斷料,FB故障斷料, Z10故障斷料等現象;④合格品率100.00%,此項指標數據記錄和采集不夠精確,有水分,未能真實反應的設備調試運行和運行中的原料損耗、產品報廢和返工損失;⑤工效能力指數Cp=0.76﹤1表明設備的實際穩定生產能力不足,設備使用強度大。
(3)改善建議。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制定以下的改善計劃:改善優化設備維護程序,合理安排時間和人力;對操作員和設備技術員作適合的培訓;優化批次大小;優化物料流程。進行動作研究和并行分析,制定標準操作法;進行時間研究,優化人機比;優化組織結構和信息流程; 與業界最高水平比較,量化改進的空間;充分利用同一類產品下各個產品之間的差異性來組織生產;對瓶頸工序的OEE 進行動態監控;優化設計,持續改進工藝;完善質量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李葆文:TPM推進中設備綜合效率的計算問題[J].設備管理與維修,2002(2)
[2]林 琳 馬 濤:單機設備OEE數據分析模型的建立[J].工業工程,2008(3)
[3]李金熱 楊新春:設備綜合效率OEE計算及擴展[J].中國農機化.2008(3)
[4]胡吵暉 劉大成等:基于OEE的企業設備效率診斷與改善[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8,(1)
[5]李葆文:全面生產維護—從理念到實踐[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