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負債籌資一直是企業最常見和首選的籌資方式,但是,對投資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發揮財務杠桿效應,以較小的資本成本,獲得較大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又會增大償債壓力和財務風險。如何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就成為投資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此,本文以河北省24家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建立負債率與投資成本的數量關系模型,分析了企業負債能力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進而得出了合理的資產負債率范圍。
[關鍵詞] 投資決策 負債能力 關系模型
一、河北省制造業上市公司負債能力現狀
截至2007年底,河北省37家上市公司中有31家制造業企業,其中7家為ST企業,其余24家均為河北省制造業的主力軍。通過對24家企業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資產負債率分布如圖1所示。
從圖1看出,河北省制造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布范圍較寬,且離差較大,最低的為9.14%,最高的達到78.26%,平均值為50.66%。其中,資產負債率小于30%的企業4家,占16.7%;資產負債率在30%~40%之間的企業2家,占8.3%;在40%~60%之間的企業8家,占33.4%;在60%~70%之間的企業8家,占33.4%,大于70%的企業2家,占8.3%。從總體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整體偏高,主要集中在40%~70%之間,尤其是在60%~70%之間的高負債率企業較多。
二、資產負債率與投資成本關系模型
1.因變量的選取
本文選取投資成本作為因變量。同時,加入對資本成本以及機會成本的計量。另外,采用實際投資對于資本存量的相對數比例進行計量。基于以上假設的計算公式如下:
實際投資存量比(C/P)=實際投資成本÷投資資本存量
實際投資成本(C)=(本年固定資產總價年末余額+本年無形資產年末余額+本年長期投資年末余額)-(上年固定資產總價年末余額+上年無形資產年末余額+上年長期投資年末余額)+本年資本成本+本年機會成本
投資資本存量(P)=上年固定資產凈值年末余額+上年無形資產年末余額+上年長期投資年末余額+上年資本成本+上年機會成本
其中,資本成本是根據當年債權籌資、股權籌資的額度和比例計算的綜合加權資金成本;機會成本是參考同類企業或者類似投資項目的投資收益預計得出。
2.模型假設
假設一:所取數據是宏觀經濟發展比較平穩時期的數據,不考慮直接影響結果的不可抗環境因素。
假設二:研究的企業經營正常,收入和現金流較為穩定。另外,負債融資和投資決策不影響該企業的經營和收入。
假設三:企業在研究期間,沒有投資項目特殊背景或者特殊政策等因素影響。
3.模型建立
經過計算,得出投資成本和資產負債率的數據,然后用EXCEL軟件擬合曲線建立模型。擬合后的曲線模型如圖2所示。
圖2擬合曲線顯示,資產負債率與投資成本之間存在著非線性關系,但對于不同的階段,卻表現出明顯的相關關系。當負債率低于42%,尤其是低于30%時,實際投資存量比與負債率成負相關關系。這種情況下,企業喪失了財務杠桿效應,損失了債務利息的抵稅效應,機會成本大,導致實際投資成本增大。當負債率高于56%,尤其是高于70%時,實際投資存量比與負債率成正相關關系,這種情況下,企業融資成本較大,負債投資風險和償債壓力大,導致投資成本較大。當資產負債率位于42%~56%之間時,實際投資存量比比較穩定,并且實際投資成本占資本存量的10%以下。從而得出:實際投資存量比在10%以下時投資成本比較低,風險比較小,所對應的42%~56%是制造業企業最合適的資產負債率。
4.模型檢驗
為了檢驗模型的合理性以及驗證其相關性的顯著程度,運用SPSS統計軟件,分別對資產負債率位于42%以下的6家企業、56%以上的10家企業,以及42%~56%的8家企業分別進行相關性分析。當資產負債率為42%以下時,檢驗結論見表1。
** 表示相關性顯著,雙邊檢驗值在0.01以下。
由表1結果可知,資產負債率在42%以下的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24.85%,平均實際投資存量比為21.4367%,Pearson相關系數為-0.961,具有較高的負相關性,雙邊檢驗值在0.01以下,相關性顯著。該類企業資產負債率越低,實際投資成本比越高。當資產負債率為56%以上時,檢驗結果見表2。
** 表示相關性顯著,雙邊檢驗值在0.01以下。
由表2結果可知,資產負債率在56%以上的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733%,平均實際投資存量比為22.162%,Pearson相關系數為0.99,具有較高的正相關性,雙邊檢驗值在0.01以下,相關性顯著。該類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實際投資成本比越高。當資產負債率為42%~56%時,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結果可知,資產負債率在42%~56%以上的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9.9213%,平均實際投資存量比為6.6025%,Pearson相關系數為-0.285,雙邊檢驗值在0.01以上,相關性不顯著。資產負債率位于此區間的企業實際投資成本比,能控制在10%以下,比較穩定。
三、結論
當資產負債率低于42%時,雖然可以降低企業負債籌資的風險和償債壓力,但是不能充分發揮財務杠桿效應和稅盾效應,縮小了盈利空間,增大了機會成本,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當資產負債率高于56%時,高負債雖然能增加財務杠桿效應,會相對降低投資成本,增大盈利空間,但卻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風險和償債壓力,容易造成現金流斷裂,不利于企業的穩健發展;當負債率位于42%~56%之間時,企業的投資成本相對穩定,投資成本存量比基本控制在10%以下,財務杠桿效應可以得到有效發揮,投資風險和償債壓力也比較適中。因此,制造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應該控制在42%~56%之間。
參考文獻:
[1]童 盼:負債融資、負債來源與企業投資行為[J].經濟研究,2005,(5):75~84
[2]王化成:股權結構與企業投資多元化關系[J].會計研究,2005,(8):56~62
[3]汪 群:負債結構與企業投資行為[J].財經視線,2006,(17):6~8
[4] 楊鳳鳴:基于EVA的投資決策研究[J].零陵學院學報.2004,(4):68~69
[5] 胡曉東:資本成本與企業財務決策研究及應用[J].安徽工業大學,2007,(2):45~48
[6] High debt levels hurt economic growth by hampering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J]. IMF SURVEY. October 24, 2004: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