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國或地區將國內或區內的優勢產業通過跨區域投資等方式轉移到另一國家或地區,從而使產業表現為空間上移動的現象。本文主要就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向撫順轉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進行詳盡的分析說明。
[關鍵詞] 產業轉移 裝備制造業 沈陽 撫順
近年來,隨著沈陽經濟的蓬勃發展,其生產經營成本快速上升,裝備制造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壓力增加。根據產業轉移的客觀規律,有意識地組織產業轉移,對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轉移的必要性
1.沈陽撫順“同城化”的內在要求
2007年初,遼寧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了沈撫“同城化”發展構想。目前,沈撫“同城化”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同城化”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城市之間行政分割和保護主義限制,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區域產業一體化以及科技服務一體化,以達到資源共享,統籌協作。而產業轉移是地區間產業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轉移地區與轉移對象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沈陽與撫順之間合理的要素流動、產業轉移是實現區域產業一體化的重要途徑和內容,這種有效的產業對接、資源整合必然會加速沈撫“同城化”的步伐。
2.沈陽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生產要求高度專業化的產業。因此,分工專業化也成為了裝備制造業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然而,長期起來,沈陽裝備制造業企業偏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流通體系,無論是生產加工還是物流的各個環節,都想擁有自己完整的業務體系。這種“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結構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造成了資源要素的浪費和效率低下。通過產業區域轉移,將已經成熟的技術或技術含量要求不高的裝備制造業的配件和零件加工部分轉移到撫順,可有效提高沈陽裝備制造業專業化水平,改善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3.促進撫順經濟發展的需要
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轉移,這不僅是沈陽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撫順的產業結構優化、拉動就業、促進經濟增長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首先,裝備制造業的銷售收入可觀,承接裝備制造業產業轉移可為撫順帶來豐厚的回報。其次,裝備制造業前后向關聯度高,通過裝備制造業的移入和發展,可帶動撫順鋼鐵、能源化工和現代服務業的連動發展。同時,裝備制造業可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有效提高撫順的就業率。并且,通過承接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轉移,撫順可吸納先進的操作技術、工藝流程、管理經驗及市場營銷關系。
二、沈陽裝備制造業產業轉移的必然性
1.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產業轉移
區域經濟一體化己成為一種全球趨勢,根據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是市場一體化的過程,從產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向經濟政策統一的逐步深化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結果是不同區域間形成統一的市場體系、機制和政策等。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共中央提出了“支持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的重大戰略決策,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構建遼寧中部城市群,即大沈陽經濟區,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舉措。隨著遼寧中部城市群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構建大沈陽經濟區的戰略正式實施。沈陽、撫順作為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遼寧省委、省政府共同提出了沈撫“同城化”發展構想。沈撫“同城化”的全面開展必將促進產業在沈陽、撫順兩市之間的戰略調整。
2.經濟梯度推移使產業轉移成為必然
根據梯度推移理論,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間存在經濟梯度,一般而言,經濟發達地區屬于高梯度地區,欠發達地區屬于低梯度地區,隨著工業生產生命周期循環階的變化,產業逐步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轉移。高梯度地區轉向新產業部門、新產品、新技術、新的生產管理與組織方法等,從而實現高梯度地區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低梯度地區實現產業承接,帶動地方經濟增長。
沈陽是經濟發達地區,產業基礎雄厚,裝備制造業更是沈陽的優勢產業、主導產業。撫順較沈陽是欠發達地區,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和工業基礎,但裝備制造業發展緩慢,技術相對落后,需要尋找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在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上,沈陽均高于撫順,存在明顯的經濟梯度。
3.成本壓力成為產業轉移的誘因
產業轉移區域間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產業成長相異,這種差異決定了區域間要素價格的差異,即產業經營的成本不同,這是推動產業轉移的主要的誘因。具體來說,作為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產業移出區,隨著其產業集聚,必然出現產業經營成本上升。這種成本上升會使區域內的產業或產品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面臨巨大的調整壓力。相反,產業承接地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產業經營成本相對較低,出現潛在的競爭優勢。
沈陽與撫順相比,無論是土地價格、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還是水電等使用成本,沈陽都要高于撫順。沈陽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生產要素價格持續走高,而承接產業轉移區撫順的生產要素價格較低。因此,撫順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低廉投資成本正好成為沈陽產業轉移的理想基地。
參考文獻:
[1]何禹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組織模式[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俞國琴:中國地區產業轉移[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9
[3]沈陽、撫順、鐵嶺實現同城化目標與對策研究課題組.沈陽、撫順、鐵嶺實現“同城化”的目標與對策,2007.6
[4]陳建軍:中國現階段的產業區域轉移及其動力機制[J].中國工業經濟,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