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會計誠信問題是當前我國會計領域乃至整個社會經濟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然而中國經濟由于轉軌時期市場體系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目前社會普遍信用不足,而信用缺失成為制約企業生存發展,經濟高效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以誠信為本,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健全市場體系,建立有效的會計誠信約束機制,才能更大地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
[關鍵詞] 公眾信任 誠信 CFO
不是僅僅看數字,我們還可以發現數字背后的東西。我們將不往后看,而是向前看。財務紀律將變得更嚴格,透明度更高。我們的工作是以謹慎平衡幻想。
一、通用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
公司有義務自愿為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這是透明度的實質含義。然而,僅提供正確信息是不夠的,公司對可計量性的承諾也是關鍵,它主要依賴于誠信,僅有規章制度不能解決問題。應該有一個全球公認的會計準則,即報告某公司某特定時期財務業績的一系列會計準則。而今天的實際情況是,每個有資本市場的國家都運用一系列當地公認的會計準則或一系列國家或國際準則,它們通常是基于歷史會計和成本慣例的,與資本市場的要求差距甚遠,資本市場聚焦于價值,而且關于無形資產的內容,價值與歷史成本可能性有很大的不同。
現行的通用會計準則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盈利長期以來是單一的、最重要的業績度量,從而助長了管理層和市場玩弄盈利“游戲”;
2.不計量或不批露關于無形資產的某些特定類型的信息;
3.由于價值創造是一個包括歷史成本、攤銷成本、減記成本和公允價值的混合模型,因而無法傳達有關價值創造的恰當信息。
因此,全球化公司的CFO們面臨很多進退兩難的境地,第一個困境是:如果公司在美國上市,他們需要遵循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章制度、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第二困境是:如何將未被國際會計準則涵蓋的企業潛在經濟價值傳達給利益相關者,避免出現“信息脫節”的問題。
一家公司的真實未來價值取決于其客戶、雇員和供應商是否保持忠誠、購買更多的產品、將公司介紹給其他人,以及與公司合作等。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信息——應該及時、相關和以平實語言而不是以會計專業述語表述。它不應該掩蓋壞消息,準確是最基本的。信息傳遞——考慮多種方法,從新聞發布、給投資者的信、網站賬單處理到公開會議。
(2)訪問——確定誰可以訪問這一信息并保證你選擇的方法將使任何關心的人能夠理解。
二、重建公眾信任
無論你的組織如何定義透明度,投資者可能對那些他們認為提供了可理解和可信任的信息的公司更有信心。CFO應該在他們的風險洞察和管理技能方面加強努力。例如當結賬行業提交財務報告時,應促使公司著重于長期、可持續創造價值,促使會計準則、紀律和方法能夠對成功給出長期的現實看法,而非給出短期幻覺。
企業范圍的風險管理正慢慢地在更廣闊的行業范圍內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價值驅動因素,外部的利益相關者、監管者和大眾(或個人投資者)正越來越傾向于在企業內部尋找一個他們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根據美國“薩班斯法案”的核心條款,CEO和CFO們不得不證實公司賬目的真實性,這一法案適用于任何一家在美國上市或在美國市場上融資的公司(無論在美國、歐洲或日本)的任何一個董事。
因此,今天對CFO在實施更嚴格的控制和財務紀律方面提出敢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上內容:
1.產生財務結果、管理和預測信息。
2.向企業和其他團體報告上述結果。
3.評論過去、現在和預測的業績。
4.公司資產的守衛者。
5.企業伙伴,提供財務咨詢和向諸如投資評估、經營決策、情景分析和結果解釋這樣的領域輸入數據。
三、作為獨立企業伙伴
以上CFO的作用其實都是些老生常談,它們一直以來就是財務部門事務的基石,只不過對這些作用的強調程度越來越高,CFO不再只是賬簿記錄者,也不僅是內部的企業伙伴,現在他必須發揮“獨立企業伙伴”的作用。
資本市場正需要更多、更快的信息,要求有可預測性,需要一個目標,也需要一個商業視角。CFO和財務部門需要對企業及其業績驅動因素有透徹的理解。總而言之,財務職能的新作用應該是:
1.直接向非執行董事、股東、分析師、監管者和廣泛的外部團體傳遞客觀的看法。使人們能夠相信所傳達出來的事實、數據和觀點代表著對公司業績的一個完整和公允的看法。
2.挑戰和證實企業決策。企業計劃和財務預測被證實、接受或拒絕。
同樣,管理層和財務部門之間需要有一種健康的張力,CFO必須越來越多地對那些違背投資者利益的管理層的決策和行為說“不”。
四、及時準確的財務報告
今天,一個全球化公司的“新的”CFO需要傳遞諸如市場份額和增長、客戶和品牌價值、產品創新和管理質量之類的附加信息。他也需要遵循如“薩班斯法案”之類的法律法規,以確保提供無差錯和值得信賴的合法信息。這些要求合并起來可能容易使公司報告陷入僵局,因此發展一個有效的報告概念至關重要。
及時準確的財務報告一直被賦予很高的優先權,CFO聚焦于快速結賬上,將其作為財務轉型計劃的核心。在理論上結賬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在實際中卻經常變得異常復雜,要求很高。原因是今天的組織更大、更復雜,企業變化更迅速,產品變化、結構變化、新的分配渠道出現了。
參考文獻:
[1]楊雄勝:會計誠信問題的理性思考.會計研究,3:6~12
[2]王善平:獨立審計的誠信問題.會計研究,2002,7:36~40
[3]羅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誠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會計研究,2002,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