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個國家長時間受通貨膨脹制約,從宏觀角度來說會使國民收入超分配,貨幣貶值嚴重,從微觀角度來說對企業也會產生嚴重后果,為此,本文論述了在通貨膨脹下會計的應對對策,對消除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通貨膨脹 會計信息 會計處理
面對通貨膨脹帶來的沖擊,我們的對策只有在以政府為導向的國家宏觀決策機制下,從完善會計準則及改善外部會計環境兩個方面著手。這樣雙管齊下,相互配合,消除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才能使財務報告還原以真實,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國家宏觀決策、企業內部管理者和外部關系人員決策服務。
一、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有利于揭示企業物價變動的信息
企業會計核算中會計信息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為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物價變動方面的信息要求,企業應該詳細地披露物價變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影響的資料,在社會發生較大物價變動時期要求披露賬項調整的信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會計報表的目標主要是向投資人和債權人提供與投資和信貸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只有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利于投資者和債權人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建立適合我國經濟特點的物價變動會計運用體系
從實際出發,在國家宏觀調控和政府主導下,制定和實施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分別制定出適應上市公司、中小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的會計規范。為服務于國家的宏觀決策、制定政府導向機制方面,以及為服務于企業間業績評比、溝通宏觀與微觀信息等方面帶來可行性。主要可從幾方面切入:
1.結合我國實際,判斷企業是否提供通貨膨脹會計信息的運用指標。專家指出,在通貨膨脹率低于5%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可以在商業決策中予以忽視而不會引起災難性后果,但是如果通脹率持續升高,企業財務處理就需要調整。這樣我們就可以設定,如在年通貨膨脹率低于5%時,可以忽略其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反之,當年通貨膨脹率超過5%時,則有必要在歷史成本報表的基礎上,編制補充報表或附加說明,列示通貨膨脹的影響程度。
2.政府主導、廣集信息,強化服務。發揮政府在經濟領域的主導地位和強大的組織情報功能,由國家經濟部門建立一個多方位的物價指數指導情報網絡,要細分各地區、各行業,以及當前主要經濟國家的數據信息,提高數據采集的廣域性、及時性和準確性。以供管理人、債權人、投資人等不同經濟主體及其他有關方面,根據其對財務報告所示的會計信息、要求的側重角度和程度不同,分別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以滿足其各自要求。
3.區分不同企業類型,采取不同的調整方法。在保留傳統會計報告的基礎上,根據物價變動特點及對各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的程度,選擇一些受價格影響較大的項目,依據重要性原則進行必要的調整。根據企業規模的大小來確定適用范圍,對大型企業需選擇較為全面的模式修正會計信息的偏差,對小型企業則用適當的方法對會計數據加以補充說明,從而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規模的企業編制財務報告的目的。考慮不同行業企業的差異,制定出一些具體的專業會計規范,例如對貨幣資產為主的金融企業宜用物價指數法和匯率調整法消除貨幣貶值的損失;而對非貨幣性資產為主的生產型企業則可用現行價格法反映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現行價值;對特殊的大型跨國公司,可借鑒外國采用的企業會計與合并會計相分離的方法,制定獨立的合并會計規范,與非跨國企業的會計規則相分離。
三、結合國際先進做法,完善我國通貨膨脹會計處理的實務規范
為了體現在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真實業績,企業應提供通貨膨脹對企業影響的報告,這就要求企業運用統一的通貨膨脹會計實務規范,正確地確認、計量和報告通貨膨脹條件下的企業損益和資產使用情況,反映期末企業資產的真實價值。具體處理可考慮采用以下措施:
1.對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在通貨膨脹率很高的時候,普通的會計方法是按照成本價格和固定折舊率對資產估值的,在當前價格與成本價格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發生歪曲,固定資產凈值被嚴重低估,企業的凈資產也被嚴重低估。對此可在國家有關資產評估的法規、政策的指導下,采用物價指數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或匯率調整法等方法對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重估,作為當年調整的基數。我國的折舊率總得來說計提的幅度普遍偏低,這個因素導致一些老企業的固定資產凈值被夸大,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按原規定幅度計算出來的折舊費用,很難表現進入產品的真正損耗。在固定資產更新時,由于物價上漲,使累計折舊所形成的貨幣沉淀,無論在價值形態還是實物形態上都難以補償原有的固定資產。對此可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合理分攤到各期生產成本,使其與實際消耗的價值水平相當。
2.對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現行企業會計制度對應收款項的壞賬損失采用提取壞賬準備,但由于我國企業在簽訂經濟合同時均未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當發生惡性通貨膨脹,賬面上反映的應收款項將遠遠低于其實際價值,而債務人出于獲取額外利益則有可能盡量推遲付款,當這種情況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將導致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發生崩潰。為此,對應收款項提取壞賬準備已無法應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應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將通貨膨脹因素列入合同條款,做到有備無患。
3.對存貨的會計處理。存貨是企業一項很重要的資產,所占的比重較大,合理選擇存貨的計價方法涉及存貨成本在庫存與銷售之間的分配問題,對企業的經營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對某些價格變動劇烈的重要存貨資產,還應按重估價提取物價變動準備金,作為避險準備,謹慎地反映當期會計利潤,避免企業利潤的過度分配,維護投資者、債權人的長遠利益,客觀地反映當期銷售成本,與當期銷售收入配比,滿足會計信息的客觀性要求。
以上幾種方法為消除通貨膨脹對所提供會計信息的影響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仍存在許多不足,需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