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借鑒現代企業管理中為解決委托-代理問題而采用的績效評價理念,對財政支農資金績效評價從制度創新中提出了新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方向。
[關鍵詞] 財政 資金 績效 評價 制度
一、引言
我國財政支農資金在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多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公民是財政支農資金的最初委托人,作為全體公民利益代表的各級人大將資金委托給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而各級政府又將資金委托給各級財政部門和農口部門進行管理和分配,最后將資金落實到使用單位,并將項目付諸實施 。因此,要提高支農資金的監管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可以借鑒現代企業管理中為解決委托-代理問題而采用的績效評價理念,對支農資金進行有效的事后監督,以此來提高項目各代理方的“績效責任”,從而提高財政支農項目的綜合效益。
二、根據支農項目總體目標科學制定績效指標
由于農業項目存在特殊性,某些項目初期投資大、見效慢,某些項目則是不具有經濟效益,而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在對支農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時,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作為評價標準。首先必須經過實地調研、專家論證等確定財政支農項目的總體目標,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這三個方面,然后分別從經濟性、效益性、環境性、適當性、社會性、長期性等多個角度,把總體目標分解為各部門層次的績效目標和評價指標。這樣就可以保證績效評價的全面性,避免出現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和短期效益而忽視社會、環境和長期效益的片面的績效評價。同時還要按能否量化分為定量目標和定性目標,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績效評價。
三、適時調整績效評價指標并進行有效的績效測評和獎懲
績效評價標準不應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對于某些周期長的支農項目來說,在長期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沒有預期到的問題和偏差,這就需要從長遠利益考慮,適時地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調整,增強委托-代理各方的緊密協商合作,在項目實施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彌補委托-代理契約中的不足。
推行績效評價還應該引入相關的獎懲機制。缺乏相應的獎懲機制使得目前所實施的績效評價大多流于形式,即使評價結果不好對代理方也不會引起什么嚴重的后果,除非是出現嚴重的挪用擠占行為。因此,要充分發揮績效評價的約束力,引入相應的獎懲機制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績效評價力度。
四、運用平衡計分卡對支農項目實施績效評價與管理
平衡計分卡強調“將戰略傳播到組織的各個部分,使部門和個人目標與組織戰略保持一致,同時能夠定期地對戰略進行系統性評估,以及提供反饋以促進戰略學習和改進過程” 這一思想對于目前財政支農項目運作中各相關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部門利益最大化而忽略項目整體的核心競爭力有很強的借鑒和指導意義。運用平衡計分卡方法,可以分別從四個方面來考察和衡量支農項目的績效(見圖)。
1.項目委托人的角度:實施財政支農項目最終目的應該是解決“三農”問題,“三農”是其最終的顧客。因此要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方面的總目標來具體細化績效測量指標。
2.代理人的角度:對代理人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項目質量、成本和工程進度等方面。項目的規劃者應具體規定測評指標,明確項目實施各方的主體責任。
3.財務角度:一般來說,財務角度進行的績效評價標準應該是投資利用率等經濟性指標,但由于支農項目的公益性質以及農業項目的特殊性,支農項目的財務績效測評指標應該以是否有助于費用的節約,從項目的整體績效和各代理方的行政績效和企業績效多方面綜合進行測評。
4.學習與成長的角度:基于獎懲和激勵的各參與方,尤其是代理方具有繼續提高并創造價值的要求。財政支農項目的不斷發展壯大,需要各參與方不斷地開發新技術,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價值并提高運作效率。而提高效率本身對于參與各方來說也可以降低自身的成本,爭取更大的效益,從而增強各方的滿意度,實現多方的共贏。
五、推行項目績效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改變“一刀切”的績效評價要求。我們在推行績效評價的同時還要努力降低評價成本,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建議根據不同的項目類型制定相應的標準,對于超過一定數額以上的項目才要求實行績效評價。同時,根據不同的項目進度實施評價,靈活處理,增強績效評價的可操作性。而對于財政困難地方,省級政府應給予績效評價經費支持,切實減輕地方財政負擔。
2.績效評價的有效實施需要各方面的有效配合。我國目前的預算申報審批程序存在許多缺陷,導致有些項目事前制定的責任主體與事后評價的責任主體不一致,責任不明晰,增加了績效評價的難度。而因存在資金下撥時滯導致許多項目資金在年底集中下達,還未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益就要求進行績效評價,這使得績效評價難以操作實施。這些操作中出現的困難說明,我們要在明確項目責任主體、科學制定預算、規范預算執行等基礎上才能有效實施績效評價。只有各方面的配套環節做好了,才能保證績效評價能切實發揮事后監督的作用,保證評價的公平、獨立。
參考文獻:
[1]崔元鋒 嚴立冬:財政支農項目“企業化”績效管理探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5(10)
[2]羅伯特·卡普蘭 戴維·諾頓: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