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一位20來歲的年輕人只身來到芝加哥,他一無文化二無特長,為了生存,只好幫商店賣起了肥皂。隨后他發現發酵粉利潤高,立即投入所有的老本購進了一批發酵粉,結果他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當地做發酵粉生意的遠比賣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眼見著發酵粉若不及時處置,損失巨大,年輕人一咬牙,決定將錯就錯,索性將身邊僅有的兩大箱口香糖貢獻出來,凡來本店惠顧的客戶,每買一包發酵粉可獲贈兩包口香糖。很快他手中的發酵粉便處理一空。
在隨后的經營中,年輕人又發現口香糖在市面上已經越來越流行雖然是個薄利行業,但因數目龐大,發展前景要比發酵粉好。他當即腦瓜一轉,又集結起所有的家當,把寶押在了口香糖上了。在營銷過程中,他積極聽取了顧客的意見,配合廠家改良口香糖的包裝和口味,后來他感覺這種配合局限性很大,索性傾其所有,自己辦起了口香糖廠。
1883年,他的“箭牌”口香糖正式面世。但在當時的市場上口香糖已有十多個品種,人們對這支生力軍接受的速度非常慢,他一下子又陷入了困境。這時候他想到了一個更為冒險的招數:搜集全美各地的電話簿,然后按照上面的地址,給每人寄去4塊口香糖和一份意見表。
這些鋪天蓋地的信和口香糖幾乎耗光了年輕人的全部家當,同時,也幾乎在一夜之間“箭牌”口香糖迅速風靡全國。到了1920年,“箭牌”已達到年銷售量90億塊,他的公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營銷單一產品的公司。這位慣于“錯中求勝”的年輕人,就是“箭牌”口香糖的創始人威廉·瑞格理。
不僅如此,接下來的大半個世紀,“箭牌”口香糖還干了幾件忙中出錯的事情:20世紀60年代,公司投資1000多萬美元成立了保健產品分部,并推出了抗酸口香糖。但由于糖里添加了有爭議的藥物成分,新產品沒上市便被查禁,胎死腹中。為了搶占市場優勢,他們更是投入巨資,大膽收購了一些競爭對手,以至于幾度陷入嚴重的經營和生產危機。昏招迭出的“箭牌”最后的命運如何呢?到今天,“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的廣告詞已經家喻戶曉,“箭牌”口香糖也已成為年銷售額逾50億美元的跨國集團公司。
要勇于犯錯,須知,機遇只有在犯錯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只有經歷過錯誤的嘗試,才能清晰地找準成功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