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休謨曾說:“順境使我們的精力閑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2009年,在經濟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作為企業的決策者,推斷2009年經濟形勢,制定何種整體營銷規劃,或許是擺在企業決策者面前的一個艱難而需要理性的抉擇。
在現實之上,跨國公司和中國本土企業面臨諸多具體問題:任品牌建設上會制定怎樣的策略?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投入比例會發生怎樣的調整?有限的預算會投向何種營銷方式……
《成功營銷》聯合了CTR等知名調查公司,調查多個行業的百家企業主,完成“2009廣告主策略大調查”,以期全面匯總中國企業任品牌建設上的投入,向和重點,多層面了解中國廣告市場的形勢和動向。
為全面展示本年度中國營銷戰場的脈絡,在本文中,我們結合百家企業數據進行專家研究,以及特別挑選了20家企業現身說法。縱向分析了2009年廣告主營銷策略和營銷舉措。得出一些結論,例如:
1 CTR預測2009年中國廣告市場全年增長為5%~8%。
2 從行業上分析,快消品行業廣告投放量增加10%~20%。汽車產業和電子產業預算是持平,只是在結構上所調整。
3 重視新媒體的力度,投放比例占到年度總預算的20%~30%。
伴隨著經濟的調整,廣告主一定會存投放量和投放媒體策略上有所調整。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個優秀的企業,會更加重視營銷的作用,提高營銷的有效性,增加營銷的執行力,在逆勢中積攢厚積薄發的張力。
我們認為,在經濟體系遭到破壞,經濟環境低迷,“馬太效應”凸顯的年份,對于遭受經濟危機肆虐的中國企業而言與世界大多數企業一樣會感到恐慌,會縮減存品牌建設上的投入。但就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對市場環境的預測和判斷,制定是否正確的營銷策略,以及企業決策者的“貼性”是決定企業復蘇發展抑或死亡的關鍵。在媒體價格降低、競爭降溫時就是推進、提升品牌的絕佳時機。
2009年,在紛繁復雜的環境下,企業需要一個簡明的思考框架,即樹立理性營銷的觀念。“越蕭條,越營銷”,蕭條是堅韌者的機會,營銷是“突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