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樂童年的標記
午餐肉,一種呈可愛的粉紅色的罐頭食品。罐頭造型是兩頭為圓弧形的長方體,標準分量為每聽12盎司。我們這代人記憶中,午餐肉是上海梅林罐頭廠出的。提到午餐肉,就會想到梅林罐頭廠;講到梅林罐頭廠,最先掠過的印象就是午餐肉。
現今廣告語“×××一開,好事自然來”,我們小時候但凡家里要開午餐肉,也必有喜事,至少是有客人來要臨時添菜。午餐肉開出來是按罐頭形狀一樣帶弧形的一坨粉紅色的長方形,罐頭一掀開就有種特別的引人食欲的香氣,現在才知道那是一種香精味。不管如何,午餐肉的香味與我無憂無慮的童年已緊緊連系在一起。家里開罐頭的活,好像總是男人的專利,小時候是爸爸,現在是丈夫,唯有他們才有這種本事操縱罐頭上那把小鑰匙。他們平時在廚房總顯得那樣笨手笨腳,唯獨對付這把小鑰匙,卻操作自如得心應手,輕輕一卷,堅硬的鐵皮就像柔順的絲絹樣輕易地被卷起來,然后將整坨午餐肉切成均勻的薄片,或用以做三明治的餡,或切成丁拌入色拉,淺粉紅的既好看又好吃。如果將其作為一只小菜,媽媽通常會打一只蛋,然后將切成片的午餐肉放在蛋液里浸一下,再放到平底鍋里去煎,然后趁熱蘸著辣醬油或番茄醬吃,是最好的最簡便的來客添菜或下酒菜。孩提時的我和哥哥,最喜歡抓剛開出罐頭切成片狀的午餐肉,有種罐頭食物特有的原味香,而且口感極充實,讓正處于食欲極旺的青春期的我們,很有滿足感。
在上世紀60年代國家困難時期,肉類要憑券配給供應,唯有午餐肉,是不需肉票就可以購買的。后來連午餐肉也要憑罐頭券購買,好在當時不少家庭覺得罐頭食品太貴不舍得買,白白放棄又不舍得,于是就悄悄將票券變賣。父母為了我們的健康,不惜買下這些罐頭票再買回午餐肉,所以午餐肉對我們來講,倍具一份親情,好像是我們青春期一位悉心照料我們的老保姆,充滿溫馨和愛心。
1962年,哥哥以優異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大學的伙食本來就差,再加正值困難時期,父母思念遠離的兒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哥哥寄午餐肉罐頭,用來改善伙食。但那是個只講集體沒有個人空間的時代,哥哥到后來才透露,一個宿舍五張雙人床就是十張嘴巴,你如果躲在帳子里自己獨自享受,就準會被眾人的唾沫給淹死。所以每次家里寄去的吃食,都是十個人平分的。盡管如此,哥哥還是感到很安慰,午餐肉帶給他的,更是父母的愛和關切,這是最重要的。
可以講,午餐肉陪伴我們走過一段物質貧乏的路,令我們依然心感溫暖滿足。現今食物選擇豐富,人們追求綠色食物,午餐肉之類的罐頭食品,早已被人們打入冷宮了。
有一段時間,我移居香港,在異地超市重見梅林的午餐肉罐頭,竟覺十分親切。我發現,香港人仍對午餐肉十分鐘情,一來便宜,好像港幣五元五角一聽,二來,香港人最普及的“餐蛋面”,就是在熟泡面上放一塊午餐肉再加只荷包蛋,許多快餐店都有售,熱騰騰的,便捷又好吃。不少白領的早餐,就是一客餐蛋面,有如上海人的大餅油條豆腐漿一樣普遍。香港常刮臺風,一刮八號風球,交通全部停頓,商鋪都關門。因此一般港人家中廚房,必常備幾袋速泡面和幾罐午餐肉。漸漸地,我也入鄉隨俗,就這樣又重投午餐肉懷抱,看到儲食柜里有幾聽午餐肉,就似乎心中有了底。
午餐肉可以有很多吃法:午餐肉雞蛋三明治、午餐肉炒蛋、午餐肉煎一下再卷以蘆筍蘸卡夫醬,是很可口的午茶點心……午餐肉真的很適合我等懶人享用,連必勝客的比薩餅,都會用午餐肉來增加口感,就因為其價格低廉。
在高消費的香港,午餐肉因其價廉物美(只售五六元一聽,而港人人均最低工資約為四五千元),而廣為平民百姓受用,別具溫老暖貧的慈悲心懷。
二、午餐肉
——判斷美國經濟的標志
午餐肉的慈悲心懷卻是可以追本溯源的。原來午餐肉(Spam)本身,就是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由美國人荷美爾Jay C. Hormel研制出的一種豬肉產品,主要成分是少量豬肉加大量土豆淀粉再配以糖鹽水。它可愛的粉紅色是因為加了硝酸鈉。在經濟大蕭條時,人們買不起肉,由于午餐肉比牛肉豬肉便宜,又是熟的,打開就能吃,且有種獨特的可口感,令它一問世就廣受歡迎,在經濟不景氣時更受歡迎,被稱為窮人的“牛排”。午餐肉制造商荷美爾也因此成了大富翁。
二戰期間,午餐肉成了美軍的隨軍給養。當時每個參戰士兵隨身帶有個給養包,里面是巧克力二塊,香煙一包、一瓶消毒酒精、一包壓縮餅干,另外就是一罐12盎司容量的午餐肉。午餐肉隨著美軍征戰各地而迅速推廣至全球各地。抗戰勝利后的上海,處處可見美軍剩余物資傾銷,午餐肉罐頭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在當時的上海,午餐肉并不是窮人的美食,而屬十分稀罕奢貴的食品。事實上,在上海,罐頭食品一度總是屬于高檔食品的。午餐肉最早在上海,也只是在一些西化的白領家庭中才被接受,通常用于冷餐會上。
隨著美國戰后經濟復蘇,午餐肉早已從人們生活中淡出,并因其含添加劑而聯合抵制午餐肉生產商。
但歷史會驚人地重現。所謂世事難料,當下美國重臨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失業率急升,導致一度為全球人視為楷模及無比神往的美國生活方式,也突然來了個急轉彎,回到大蕭條時代。早已被健康飲食人士唾為垃圾食物的午餐肉,竟也卷土重回。
據英國《泰晤士報》12月7日的報道,午餐肉的制造商,位于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市的荷美爾(Hormel)食品公司,最近每日24小時輪班倒日夜趕工生產午餐肉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要。公司隔壁的附屬屠宰場,每天需屠宰1.9萬頭豬才夠生產需要。目前每罐約12盎司的午餐肉罐頭,在美國售2.4美元,而如果是牛排的話,一磅至少6美元。難怪美國專門研究午餐肉歷史的作者布萊克說:從心理上來講,午餐肉是一種令人在逆境中獲得安慰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