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庸卓瑪其實不太了解自己的兒子。
2007年的7月,當扎西頓珠一路拼進上海東方電視臺“加油,好男兒”選秀節目全國六強并最終獲得最佳才藝獎時,他的媽媽宗庸卓瑪難以相信。扎西頓珠出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的德欽縣,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康巴藏族區長大。
卓瑪是在扎西進了成都賽區的20強以后,才從一個記者的嘴里知道了扎西參加選秀的事情。宗庸卓瑪說:“我在云南,成都賽區直播是看不到的。最后20強是四川電視臺直播,都市報的一個記者給我打電話向我道喜,他說扎西頓珠比賽唱得太棒了,我說哪個扎西頓珠啊?人家說是你兒子。”
兩年前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被風傳是沾了同樣畢業于上音的媽媽的光。“當時我聽到這個話特別不舒服,我覺得把我所有的努力都抹煞掉了。”所以,當扎西決定參加“加油,好男兒”選秀時,舍近求遠,背著媽媽來到成都,從都江堰開始選拔。
“我媽當時就給我打電話,我不敢接,特別怕媽媽罵我。”扎西說:“我媽問我為什么跑到成都去,我說在云南,我再怎么努力,人家都會說是因為宗庸卓瑪。我就是想試試我自己。”
媽媽被感動了。扎西半夜從上海回到家,第二天一大清早,宗庸卓瑪就把扎西送上了飛往香格里拉的飛機,去答謝家鄉人民,當天就高調在香格里拉做了一場萬人演唱會。到機場上來接他的粉絲“珠寶”們有好幾千人,是香格里拉機場從未有過的景象。
扎西生長在音樂家庭,從小跟媽媽去了很多地方。扎西專輯發行的時候,媽媽給他的禮物是一個視頻,里面有李谷一、才旦卓瑪、胡松華、戴玉強、成方圓等藝術家對他的祝福。
扎西說,他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以前都叫我小俊俊。
在扎西很小的時候,媽媽只要演出,他就是媽媽的攝像師。每次演出的錄像,宗庸卓瑪之后都要反復地看,錄音一遍又一遍地聽,自己做的演出服飾一套一套地試穿。到后來,歌放得次數太多了,或者一看到宗庸卓瑪要把服裝拿出來,“我爸就給我使一個眼色,然后我們就撤。”
扎西17歲那年,酷愛音樂的他決定報考上海音樂學院。9月決定,第二年3月專業考試,半年的準備時間都是媽媽陪著他度過的。“整整半年我沒有演過一場演出,天天陪著他上練到后半夜。春節只有大年三十晚上跟家人在一起,之后我們就搬到勞動歌舞團,大年初一開始就帶歌舞團一直練。”白天,扎西到學校上課,宗庸就準備當天要讓扎西練習的內容,晚上陪著扎西練。為了補樂理部分的知識,宗庸卓瑪復印了20大本的資料,練好一本,就燒掉一本,再拿一個新的給他,就這樣不停地做了整整半年。
還是那年的大年初一,長時間地封閉練習讓母子二人都很疲憊,因為一些小的原因,正處在叛逆年齡段的扎西開始賭氣了,指東向西、故意唱錯,激怒了宗庸卓瑪,從未對兒子動過一個手指頭的宗庸,一抬手打了過去:“你這樣干脆別弄了,你不是搞音樂的料,考上海音樂學院完全是丟我的臉。”

當時,扎西在里面哭,宗庸在外面哭。窗外就是昆明圓通山動物園,孔雀嚇得噗噗亂叫。
后來,扎西走出來從背后抱著媽媽說:“對不起,媽媽,是我錯了。”但扎西還是憋了一口氣,你說我考不上,我真的考給你看。終于以優異的成績成為當年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的新生。
媽媽的影響不僅僅是在專業上,在扎西的印象里,從小到大,家里來找媽媽學唱歌的藏族學生不斷,吃住都在家里,從來不收錢。扎西說,也有請媽媽去辦班的,媽媽都謝絕了,她教的都是一些付不起錢的貧困學生。扎西說,從做人上,從音樂上,沒有宗庸卓瑪,就沒有今天的扎西頓珠。
“好男兒”活動剛剛結束4個月,扎西頓珠個人首張同名專輯《扎西頓珠》在北京舉行了發布會,成為獲獎者當中第一位出專輯的“好男兒”。新專輯展示了扎西頓珠特有的新民歌風格。
新專輯出來后,很多人勸他趁著新專輯發行“火”一把,不要再去上學了。扎西說,我不想做那種SUPER STAR,就是大家說的巨星,我只想每年都有自己的音樂出來。在藝術上有新的觀點和新的進步。”
宗庸卓瑪說:“我特別希望將來我們藏族的第一部音樂劇是從扎西頓珠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