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年輕的女演員,恐怕中國電影圈內沒有人能比章子怡做得更出色,至少目前是這樣的。章子怡從來不缺爆炸性新聞,有正面也有負面,但不能否認的是,她是一個成功的人。在中國年輕女演員之中,她走到了極致。
章子怡的草根童年
1979年,章子怡出生于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她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兒時的章子怡身體十分瘦弱,父母見此便送她送去北京宣武區少年宮學習舞蹈。有一天,年僅11歲的章子怡毫無準備之下被老師拉去應試舞蹈學校。據她自己說,就是這么稀里糊涂考上了舞蹈學院附中。然而這對于天生柔韌性不足的章子怡來說,并不是一件什么快樂的事情。
如今章子怡笑談起當年每天睡在上鋪偷偷劈腿練功的時候,已經顯然沒有了當時的苦悶。當然,這些幼時的苦不能簡單的用值不值得來衡量,縱使現在的章子怡有多么成功,縱使當年練舞的狠勁對她的演藝事業有多大的幫助,可畢竟當時年幼,你難道能要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用以后自己會當影后來安慰自己?
章子怡在13歲逃過一次學,其實她就是拿了鑰匙開了門就跑出去了,然后學校找不到她,就報警了,其實她就在學校的操場里躺著。她自己描述“突然間看到天上的星星我就覺得怎么那么亮啊。我突然間覺得可以長嘆一口氣。我不是逃避那種訓練的痛苦,而是受不了環境的壓抑。你知道那種勾心斗角的東西我實在受不了,我不喜歡別人從背后里去說你什么,或者是捅你一刀什么的。但我現在想想其實這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社會現象。”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用馮小剛的話來說,演藝圈是很講究世家背景的,對草根族崛起的章子怡,能夠達到如今的高度十分難得。章子怡從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畢業后,順利地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在那里她迎來了新的磨難,但跟學舞蹈不同,在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路。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常莉對章子怡還記憶猶新,這位章子怡往日的恩師這么說道:“章子怡剛入學時,還有點緊張,很害怕自己被退學。不過刻苦的她,到了二年級時便穩穩地站住了腳。”常莉回憶,有一次考試時因為太進入角色,章子怡的手心被玻璃劃了道大口子,“當時旁邊的同學都嚇住了,但這孩子忍住了,把戲演完才去了醫務室。”為了讓當年的章子怡把心沉下來學習,常莉甚至不惜背上誤解之名,硬是不讓章子怡接任何廣告,“掙那點錢劃不來。”
對于“章子怡是靠運氣成名”的說法,常莉一再表示不能理解,她說沒有認真的狠勁、很好的心態和天賦,章子怡成不了國際巨星,“每一個演員成名都是分階段的,她是熬過來的。拍完《我的父親母親》之后,她進了李安的《臥虎藏龍》劇組,但并不能讓李安完全滿意。進組之后,她每天坐在那里學琴棋書畫,后面還有很多女孩在等著,希望可以替下她。那種滋味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陳魯豫:跟你合作過的導演對你的評價都挺高的。一般跟每個導演合作完,對你評價都很高,你的確是挺用功的。
章子怡:其實我覺得,當然每個導演都會盡力的去保護他的女演員,我想除了跟他們拍攝電影和留下來這些作品以外,更重要的是跟他們成為好朋友。我想這對我來說意義更大一些。
陳魯豫:你跟誰合作最緊張?
章子怡:可能拍英文戲的時候最緊張。但是好笑的是拍英文戲的時候,這個導演可能是贊美我最多的導演。對比很大,比如說我跟李安導演拍戲的時候,他基本上是沒有夸過我的。然后拍《藝妓回憶錄》的時候導演每天都夸“you are so wonderful”“you are brilliant actress”。每一天都說很多,后來我才發現不是說真的是我做得特別好才夸我,外國人就是這樣的,可能這也是一種鼓勵。但中國導演不是說每天夸你,而這種方式也讓你最后得到了一個完美的成果。方式很不一樣。
陳魯豫:現在你就是很平靜,跟任何導演合作都不會緊張了?
章子怡:基本上不太會了,尤其是你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的話就比較踏實。
陳魯豫:你常常出席那種大的比如電影首映或者走紅地毯的場合會緊張嗎?
章子怡:一開始會,第一次我做電視訪問的時候是拍《我的父親母親》在壩上村里面,導演說明天有一個訪問,我一宿都睡不了覺。我都不知道跟人家講什么,然后我就拉著那個演小木匠的男孩稽波,問他可不可以陪我一起去做訪問。后來他真的是就坐在我旁邊,我才比較安靜一點,踏實一點。
陳魯豫:這是你生平第一個訪問么,會興奮么?
章子怡:我不知道,我好怕,當時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訪問的意義是什么,有多少人會看,當時沒有這個概念。當時算是在體驗生活當中,每天跟老農在一起種菜,喂豬,突然有一天有人來訪問,就覺得這跟我的生活有點格格不入。
陳魯豫:第一次走紅地毯是什么時候?
章子怡:可能印象最深的時候是跟李安導演在戛納的時候。我第一次戴上價值連城的珠寶。我那時候也不大懂,就是覺得怎么有那么多人跟著我,后來我說我挺自由的,不需要那么多人跟著我,后來人家就挺尷尬地說,章小姐我們不是保護你的,是保護你身上的那些珠寶。
陳魯豫:那也當順帶保護你了。但一開始還是會有那種興奮的感覺吧?
章子怡:對,第一次去奧斯卡的時候,就是公關公司安排好了讓我們劇組走,我在那就像小時候看冰燈一樣,湯姆克魯斯,茱莉亞羅伯茨,湯姆漢克斯。哇,你可以這么近的去看他。
有女子怡已長成

演藝圈是個變化莫測的地方,昨日的明星會突然間銷聲匿跡,但也有人會一下子名聲鵲起。如今的章子怡已不再是當年的“小鞏俐”,無論演出什么電影都會有很高的票房保障。十年,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間。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尤其是風華正茂、活力無限的豆蔻年華。幸運的是,在她最青春的十年里,章子怡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夢想,成為了國際上的一線華人影星。回首章子怡的星路,可謂星光燦爛,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
如果說在《我的父親母親》中,初出茅廬的章子怡只是本色演出,而之后的章子怡則用自己的無可辯駁的演技令所有質疑她演技的人閉上了嘴巴。期間,有人質疑她的英語發音,她就赴美留學讀書。勤學苦練幾年后甚至已能為動畫片《忍者神龜》擔當配音,一口純正的英語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章子怡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這種執著,章子怡可以說取得了華人女星前所未有的成績。因在《茉莉花開》中的出色表演,她贏得了中國最權威電影獎項——金雞獎的最佳女主角;2005年,她又憑借在影片《十面埋伏》中的優秀表演獲得了華表獎的優秀女演員獎;在第一次參加英語對白電影《藝妓回憶錄》里,章子怡也憑借自己的出色表現,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可以這么說,這位天生麗質的北京女孩,是用自己的資質和勤奮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的明星夢,成為一代國際巨星。如今的章子怡還自己投資當起了制片人。
陳魯豫:現在你還當起了制片人,新戲拍得怎樣了?
章子怡:如火如荼吧。還有很多呢。現在其實還挺好玩的,大家到時候會看到一個特別不一樣的我。我覺得那可能更像我生活中的樣子。這部是現代戲,是一個喜劇。
陳魯豫:你還演喜劇啊?
章子怡:對啊,我第一次演喜劇。
陳魯豫:你的事業要做得什么樣子啊?
章子怡:我不想做成什么樣子。我就是想可以在每一部戲中很開心,可以有一些收獲。我就很滿意了,我不想接下來要發展到什么樣的一個程度。
陳魯豫: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你要努力工作,你要做的更好。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們你好好工作,一旦有了一些收獲之后如何去面對這些收獲帶給你的很多不好的東西。你怎么去接受的?
章子怡:我覺得每個人的經歷都會不一樣。所以即使長輩或者老師告訴你,也未必是適合自己的。你還是要邊走邊學邊感,這中間有太多體會了。
陳魯豫:一個人有了名和利之后,你再跟人講我怎么苦怎么寂寞,別人就會講你已經有了這么多了你還說?但其實就是會有那些所謂高處不勝寒,真是這樣的。
章子怡:所以我基本上不大會說什么,不大愿意去訴苦或者跟大家分享那個壓力。壓力每個人都有,不管你是臺前的還是幕后的還是各行各業的人,都會有他的壓力。生活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我還是希望跟大家分享美好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