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鼎盛的博客 http://blog.ifeng.com/606053.html
奧巴馬打起Change大旗斬將奪關,竄上白宮的寶座,一心要做出好戲給國內外捧場客看。對厭倦戰爭的世人來說,開和平支票是萬試萬靈的仙丹,伊拉克撤軍是奧巴馬的主菜,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就是餐前的開胃小吃。雖然是小吃,炮制起來也有難度。反恐戰爭是特種戰,關塔那摩正好是特區中的特區,幾乎是為恐怖分子度身定造。
在阿富汗戰爭中,聯軍沒有經過太激烈的正規戰就拿下首都喀布爾,就像第一次海灣戰爭一樣,大批戰俘的處理反倒成為難題,美軍亟需在成千上萬俘虜中甄別出恐怖組織的頭目,以及有情報價值的人。第一個戰俘營設在首都以北二十哩的謝爾伯根,由北方聯盟管理,三千多名囚徒中有不少“基地”成員。
2001年11月25日,戰俘營爆發造反事件,用偷運進獄的武器打死好幾十人,包括一名美軍陸戰隊員和中央情報局的訊問員,另打傷無數人員。聯軍調直升機和裝甲車輛反擊,二十四小時后終于平息暴亂,才發現戰俘營內不但有巴基斯坦人、沙特阿拉伯人、埃及人,還有澳洲人和一個美國公民。本地囚徒視越獄為家常便飯,因為北方聯盟的獄警紀律松懈,毫不專業。如果換美軍防守,不但把精兵降為獄卒,還會激發戰俘的敵視,更令阿富汗人仇恨,叫西方媒體窮追猛打。
美國認為恐怖分子是非法武裝,不是正規軍人,不享有《日內瓦公約》的權利,應該保留死刑,可以嚴刑逼供。管轄關塔那摩的美軍南方司令部與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在審訊中獲得許多有價值情報,與盟國分享,據稱阻止了多起恐怖襲擊,但是沒有一個盟國愿接手反恐戰爭的俘虜。
奧巴馬下令一年內關閉中情局的海外秘密監獄,企圖修補美國政府不人道的聲譽。前總統布什給他留下245名囚犯怎生處理事小,問題是未來的反恐戰爭再抓到“基地”分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