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盡的《紅樓夢》,說不完的養生經。精通養生之道的曹雪芹通過賈府日常生活的細節描寫,為后人展示了當時社會的貴族世家如何將中醫運用到生活當中,特別是金陵十二釵的養生方法十分講究,很值我們今天來借鑒和參考。
探秘經典巨著,體悟養生智慧,挖掘傳統文化的養生之道。
黛玉的養生調理方:飲食不可過寒過熱
第38回,因螃蟹生寒,黛玉體弱,果然才“吃了一點子”,就“覺得心口微微的疼”趕緊喝熱酒來壓,于是就喝了燙過的合歡花酒。
中醫解析: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屬性,吃得過寒會使濕氣在體內凝聚,過熱則臟腑容易上火,最好多吃平性溫和食物。螃蟹性寒,黛玉吃的蟹黃又屬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因此吃多了對身體不利。而酒性最熱,燙過的酒喝下去發散的快,可以疏通血脈、驅風祛寒,中和螃蟹散在體內的寒氣。另外,中醫認為合歡花性平、味甘,能夠疏解胸中郁結的悶氣、安神促眠,久服可以令人歡樂忘憂。所以這酒就不僅能驅除寒氣,而且對黛玉的多愁善感、夜間失眠有獨特功效。
寶釵的養生調理方:要適量運動
第67回,薛寶釵根據自己的經驗勸林黛玉說:“妹妹若覺得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強掙扎著出來各處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悶坐著到底好些。我那兩日不是覺得發懶,渾身發熱,怕病,因此尋些事情自己混著,這兩日,才覺得好些了。”
中醫解析:寶釵所說的正應了中醫“五勞所傷”中“久坐傷肉,久臥傷氣”。醫家認為人要有適度的活動,否則就會傷及健康,例如長時間坐臥不動會阻礙肌肉血液循環,使肌肉疲乏無力,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即使有病,在不太嚴重的情況下,也應該盡量活動,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坐臥的孤獨無聊,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二來也可以活血行氣,增強體質。現代人加班、工作都是坐在電腦前苦度春秋,“久視傷血,久坐傷肉”,正犯了五勞的忌諱,最好勞逸結合。
湘云的養生調理方:避開風邪
第58回,大觀園中事務分與眾婆子料理,寶玉病后出門看著眾人忙亂了一回,史湘云看到了說:“這里有風,石頭上又冷,坐坐去吧。”
中醫解析:中醫認為,人體生病有外因和內因,外因是自然界的六種不正常氣候(稱為“邪氣”),風是其中之一。風是春季的主氣,大風天受風、出汗后受風、久病后體虛受風都會導致發病。由于風有流動性、吹襲性,加上一年四季都有風在,因此風邪是六種氣候中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很多其他的氣候,如寒氣、熱氣、濕氣等常常借助于風為媒介活動,侵犯身體而致病,所以中醫又稱風邪為“百病之長”。
巧姐的養生調理方:體弱不宜過食
第42回,巧姐因為逛園子著了涼,發熱,王太醫來瞧了瞧,笑道:“姐兒這病,只要清清靜靜的餓兩頓就好了。”
中醫解析:賈府里的主子們養尊處優、活動量少,加上體質較弱,飲食上又過于油膩,所以他們最容易犯的是風寒感冒、停滯積食、消化不良的“富貴病”。對此賈府有個風俗秘法:“只一略有傷風咳嗽,總以凈餓為主,次則服藥調養。”這完全符合我國傳統的節食養生方法。我們傷風感冒常常導致寒氣淤積,使脾胃不振,造成消化功能下降,不思飲食。中醫學認為調理這種毛病,首先要靜養、保暖、清理腸胃,減輕消化負擔。所以適當減少飲食,吃得清淡,有利于健脾和胃,恢復健康,這些對老年人和兒童尤為重要。至于是不是非要凈餓,則要遵照醫囑。
王熙鳳的養生調理方:脾胃不宜受寒
第50回,鳳姐兒看到天冷了,和賈母王夫人商議,在大觀園里設一個廚房,讓姑娘們在園子里吃飯,以免“空心走來,一肚子冷風,壓上些東西不好,吃些東西受了冷氣也不好。”
中醫解析:熙鳳的意思是脾胃不宜受寒。脾胃是后天之本,我們所吃喝的食物與水分,依靠脾胃進行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各種養分,也要靠脾胃輸送到身體的五臟六腑、頭顱四肢。但脾胃完成這些工作必須在自身健康的情況之下,如果受寒,冷氣損耗了脾胃工作時需要的陽氣,它就會像我們人一樣,到了冬天懶得動彈,消化工作不起勁,吃了東西不吸收。吃冷飲、吹冷風是脾胃受寒的最主要原因,受寒后最好的養護手段是腹部保暖、用溫和的食物慢慢調養。
秦可卿的養生調理方:食補養身
第11回,秦可卿病重,見了鳳姐兒說:“昨日老太太賞的那些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吃了兩塊,到像克化得動似的。”
中醫解析:棗泥餡山藥糕,是“極盡養生之術”的食物。紅棗具有補益脾胃、調和藥性、養血寧神的功效,是女性的補身恩物。紅棗湯對產后貧血、氣血虛弱及產后調養,有明顯效果,還可以減輕因心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跳加速、夜睡不寧和頭昏眼花等癥狀。山藥可以健脾益胃。滋腎益精,是一味平補脾腎的藥食兩用品。這兩種食物做成的糕性為平和,健脾益氣、補而不膩、易于消化,最適合久病體虛的人使用。
元春養生調理方:芳香療法
第18回描述賈元春省親時,大觀園里根據元春的喜好“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跟著元春的值事大太監也捧著香珠等物,只見園中香煙繚繞。
中醫解析:古人善于使用香療法,在《紅樓夢》里,小姐們身上佩以香串、香珠,彼此傳送香囊,床上是春枕,丫鬟們隨時往香鼎里、香爐里添香料……這些描寫可以說是古代運用香療法的生動寫照。中醫認為,芳香氣味通過口、鼻、毛皮等孔竅進入身體,在心肺、脾、胃等臟腑功能的作用下,可以達到平衡氣血、調和五臟振奮精神的效果。現代醫學研究分析,氣味分子能刺激人體的嗅覺細胞,通過大腦皮質的興奮抑制活動,進而調節全身的新陳代謝,平衡植物神經功能,達到身心的相對穩定。香味不僅可以影響神經、控制情緒、減輕痛苦,甚至還能支配我們的行為。
探春的養生調理方:防止過憂
第38回黛玉吐血后,探春來看望她,說道:“你別心煩,我來看你是姐妹應該的,你又少人服侍,只要你安心肯吃藥,心上把喜歡事兒想想,能夠一天一天的硬朗起來。”
中醫解析:探春談的是情志養生。中醫認為,喜、怒、憂、思、悲、驚、恐七種情緒統稱為情志。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可以協調身體的機能,不會致病,但當七情過激、過久,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時,就會導致身體臟腑功能失調,而生病或遷延不愈。黛玉就是平時思慮太多,聽見不干自己的事,也要動氣,而且多疑多懼,都郁結在心里,損耗了肝氣,所以久病。探春勸她想想高興的事,排解一些郁悶,肝氣也就順暢了。因此情志的養生,就是通過各種方法保持心情愉快,平心靜氣。
迎春、惜春的養生調理方:養心法
迎春:《紅樓夢》第7回,周瑞家的去王夫人處送宮花,看見迎春正和探春下圍棋。寶玉的詩中也提到迎春屋中可以聽到“永晝敲棋聲”。迎春是一個很淡泊的人,她雖然喜歡圍棋,但不是什么八段九段高手,能把別人殺得片甲不留。圍棋只是她的一項消遣游戲,聊以解悶、譴懷、靜心而已。
惜春:她個性恬淡,平時喜歡畫畫。第42回,賈母令惜春“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送給劉姥姥。寶釵說起畫這樣大的畫需要各色畫筆用具,惜春說:“我何曾有這些花器?不過隨手寫字的筆畫畫罷了。”
中醫解析:相比于元春的顯赫、探春的精明,這兩姐妹就有些遜色了。但畢竟是大家千金,自有一套舒暢情志、調養精神的方法。賈府自賈母以下都很懂得精神養身,這是古人在“天人相應”的理論下,通過怡養心神、調劑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身心的健康水平。現代醫學也發現,在對人體不利的因素中,最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就是不良情緒。
李紈的養生調理方:不食生冷
第49回,李紈對寶玉和湘云說:“你們兩個要吃生肉,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里去,哪怕吃一只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鍋呢!”
中醫解析:李紈作為照顧姑娘們的大嫂子,在飲食起居上要格外留心,她這是根據中醫理論在講不要吃生肉。脾胃在體內過的是平淡生活,太刺激的一律接受不了。生肉在這里就屬于生冷食物,不但不容易消化,而且依照現代食品衛生要求,很可能含有寄生蟲和病菌,極容易引起疾病。涼拌福壽螺致病事件,讓我們對拒絕生食有了深刻印象,李紈的話可以作為古人認識生食有害的聰明實例。
妙玉的養生調理方:淡茶養生
第41回,妙玉性喜平淡,不跟人來往,只有一個嗜好---品茶,而且她喜歡喝淡茶。妙玉給眾人遞上用舊年雨水烹的老君眉,劉姥姥嘗了,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妙玉只是一笑。
中醫解析:《紅樓夢》一書中有多處描寫吃茶養生的情節,每處雖著墨不多,但是各有意趣,這里講的是淡茶養生 。茶有提神醒腦、促進消化、有益健康的作用,但是飲淡茶可以養生,飲濃茶則有損健康。濃茶中的咖啡因會使心跳加快,從而使血壓升高,同時,濃茶液大量進入血管,會加重心臟負擔,產生胸悶、心悸等不適癥狀,而且喝濃茶還容易導致便秘癥。所以飲茶應以棄“濃”擇“淡”為要。
《紅樓夢》經典養生方1:節制飲食
第五十三回寫道:“這賈宅中的風俗秘法,無論上下,只一略有些傷風咳嗽,總以凈餓為主,次則服藥調養。”第四十二回寫賈母開宴后欠安,王太醫就診后說:“太夫人并無別癥,偶感一點風涼,究竟不用吃藥,不過略清淡些,暖著一點兒,就好了。如今寫個方子在這里,若老人家愛吃便按方煎一劑吃,若懶得吃,也就罷了。”
賈府里的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個個都是四體不勤、活動量少的人,加上體質較弱,所以他們最容易犯的常見病是風寒感冒、停滯積食、消化不良的“富貴病”。
現實參照:都市現代人很多都是“富貴病”患者,停滯積食、消化不良、排毒不暢是典型癥狀,而且還包括肥胖。節食養生對于現代人顯得格外重要,不僅僅是為了追求苗條美麗,更重要的是健康。
《紅樓夢》經典養生方2:根據年齡、體質調配食品
第四十九回,賈母說,牛乳蒸羊羔“是我們有年紀人的藥,可惜你們小孩子們吃不得。今天另外有新鮮鹿肉,你們等著吃。”
中醫學認為,人的飲食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選擇相宜的加以調配,有所避忌。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實行辯證的進食施治原則。牛乳蒸羊羔性大熱,補中益氣,養血生精,對年老體虛者最為適宜,但年輕人血氣方剛,體質多屬熱性,多吃容易升肝火,出鼻血,喉痛,有灼熱感;而鹿肉性溫,補中,強五臟,益氣,對年輕人的健康有利,也少副作用。賈母憑老經驗,不讓寶玉等人吃牛乳蒸羊羔,而叫他們吃鹿肉,有一定道理。
現實參照:現代人膳食不合理的情況時有發生,不顧自己的體質盲目進補的大有人在。比如老年人應以溫補平補為主,中青年人則可以適當多吃能夠滋陰潤燥的食物。
《紅樓夢》經典養生3:飯后慢飲茶
第三回,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
飯后不宜馬上飲茶,這是符合科學原理的。因為茶葉中有鞣酸,鞣酸過多反而會妨礙胃液分泌,引起胃腸功能失調。所以,一般應待飯畢食物消化后再喝茶為宜。
現實參照:現代人腸胃負擔重,飯后馬上飲茶更致腸胃的超負荷,很多人的胃酸癥狀就是因為生活中不注重細節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