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幫你祛病療疾
時值隆冬,在臘八這天,人們通常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為中國節令小吃,其味多樣,清香甜美,營養豐富,還是一種極好的冬令食療佳品。各地因民俗的差異,臘八粥所用原料不盡相同。《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素食說略》上說:“臘八粥,以栗子、芡實、菱米、蓮子、薏米、白扁豆、松子仁、核桃仁之類,與粳米同煮。”《歲時雜記》說:“八日憎家以乳蕈、胡桃、百合等造七寶粥”。臘八粥主要由米類、豆類和堅果組成。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不同的搭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增減臘八粥中的成分,以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松子仁:松子富含蛋白質、揮發油及其他營養成分。其有滋潤心肺、通調大腸、養陰熄風、美容養顏的功能,可用于治療肢體麻痹、頭暈目眩、燥咳便秘等病癥。
桃仁:有潤腸通便、活血行瘀的功效。可用于閉經、炎癥腫痛、肢體麻痹、瘧疾、腸燥便秘、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治療。
核桃:核桃仁具有補腎納氣、益智健腦、強筋壯骨的作用,還能夠增進食欲、烏須生發。核桃仁中所含的維生素E更是醫藥學界公認的抗衰老藥物。
蓮子:具有養心益腎、補氣健脾澀腸之功。可用于治療多夢遺精、慢性腹瀉、婦女帶下等病癥。
桂圓:桂圓性溫味甘,可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癥。還可治療病后體弱或腦力衰退。婦女在產后調補也很適宜。
大棗:棗有健脾養胃、養血壯神的功效。現代中醫藥研究認為,大棗可以用于降血脂、調血壓、緩和動脈硬化,對氣血不足、貧血、肺虛咳嗽、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等均有療效。
南瓜子:潤肺化痰、利水行氣。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嗽、肺癰、水腫、小便赤熱灼痛、痔瘡出血等疾病。
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可潤肺和胃、治燥咳,并有通乳的功效。經常食用可養血補血、補脾潤肺,還有滋潤肌膚的效果。
此外,綠豆對高血壓有輔助治療的功效,赤豆能消水腫、治腳氣,胡桃、栗子能補益腎氣、治腰酸腿軟。薏米、扁豆、芡實能健睥益氣、利濕止瀉澀精。故臘八粥對病后、體弱、老幼尤為適宜,實為不可多得的冬令食品。
初冬靚湯 驅寒送暖
時值秋末冬初,溫度驟降,一碗熱氣騰騰的靚湯,可以趕走一天的疲憊與寒氣。湯,不光有取暖的效用,還能補充營養、增強人體抵抗力。在此,給大家推薦幾款風味各異的靚湯。
白果腐竹煨土雞
原料:土雞600克、白果150克、腐竹100克、姜片10克、蔥30克,以及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水適量。制作:土雞洗凈,斬成條塊:白果去殼去芯;腐竹泡發好后切成段;將土雞、白果、腐竹、姜片、蔥節放入瓦罐內,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摻入純凈水,蓋上蓋,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湯濃味鮮,滑潤去燥。
蟲草煨老雞
原料:老雞600克、豬瘦肉100克、蟲草10根、雞油75克、姜片10克、蔥30克,以及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純凈水適量。
制作:將雞洗凈,斬成條塊,人沸水鍋中汆一下水撈出;豬肉切塊,亦入沸鍋中氽一下水:炒鍋置火上,放人雞油燒熱,投入姜片、蔥節爆香后,倒人雞塊炒香,放入料酒,起鍋倒入瓦罐內,放人蟲草、豬瘦肉、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摻入純凈水,蓋上蓋,煨約12小時,即成。
特點:湯肉爛,補肺益腎。
牡蠣湯
原料:鮮牡蠣肉60克、紫菜20克、蔥花10克,以及細姜絲、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適量。
制作:將牡蠣肉切片:紫菜清洗放入大碗中,加湯、牡蠣肉片、蔥花、細姜絲,放人蒸鍋蒸30分鐘。取出后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即可。
特點:牡蠣含18種氮基酸、肝糖元、B族維生素、牛黃酸、鈣、鐵、鋅等營養成分,常吃可提高機體免疫力;牛黃酸可降血脂、降血壓。
鮮魚湯
主料:鮮魚500克左右(鯉魚或鯽魚)、白蘿卜300克,以及白酒、蔥、姜、鹽、味精、色拉油、醋少許。
制作:將色拉油少許放入鍋中,燒至八分熱,將魚下鍋,放入少許白酒燒至微黃;放入蔥段、姜片少許,白蘿卜片,加水,大火煎至微白;待湯微開,點少許白酒,精鹽,中火煎煮,至酒味消失,待湯顯白色,點少許味精即可食用;將姜片姜末,加醋,少許鹽,調勻,用作沾魚肉與蘿卜的調料。
特點:此湯幾乎不含脂肪,熱量低,蛋白質含量高;另外,湯中富含鈣、磷、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極易被人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