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能亂進補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從立冬開始至冬至前后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大家稱為“補冬”。專家提醒大家,進補應該注意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不同體質進補。什么人適宜冬季進補
人的體質除健康狀態外還可以粗分偏寒、偏熱、偏虛、偏實等類型。
1、陽虛體質者:陽虛的人冬天常會流清鼻涕、手足冰涼、小便清長、夜尿頻頻、大便稀溏、陽事不舉。凡有這類現象的人可用熟地、附子、干姜、人參、羊肉或狗肉等共燉食。同時還可內服金匱腎氣丸、龜鹿補腎丸、十全大補丸、人參大補丸等。以期陽氣再生、祛除寒氣、強壯體質。
2、陰虛體質者:陰虛的人冬天容易夜間盜汗、午后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口渴多飲。這些人適宜進食雞、白參、天冬、鱉甲、龜板、冬蟲夏草、白木耳、海鮮等保陰潛陽之品。
3、氣虛體質者:如行動后直冒虛汗、精神疲乏、說話無力、婦女子宮脫垂等,這些人一般采用紅參、紅棗、白術、黃芪和五味子、山藥等。
4、年老體弱者:年邁體弱者除注意起居、調養精神以外,善于進補也是很重要的。冬天人的食欲比平時要大很多,而且身體對營養的吸收也比平時更加容易,正是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好時機。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可以多食一些雞、牛奶等:陽氣不足的則可以用一些枸杞子、肉蓯蓉等來補充陽氣;血瘀者可以使用人參酒或黃芩酒來活血祛風。
冬季進補的禁忌
1、忌胡亂進補:身體強壯的人不需要進補。對于體虛者,補虛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別,并且還要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過偏則反而引發疾病。因此,冬令進補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中年人以健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腎氣為主。
2、忌以貴賤論優劣:對于補藥,絕不要存在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中藥的效果關鍵在于運用,藥物只要運用得當,大黃可以當補藥;服藥失準,人參即為毒草。
3、忌過于滋膩厚味:對于身體虛弱、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說,腹瀉、腹脹是家常便飯,他們不論吃下什么補藥都不會有好的效果。 因此,他們的冬補重點在于恢復脾胃的功能。而過于滋膩厚味不僅不會收到好的效果,還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冬令進補應以易于消化為則準。
當心!吃污染了的海鮮會“中毒”
國外報道,一位美國老人在一次海濱野餐時,因多吃了些蛤肉和蝦,又飲了點葡萄酒,半小時后,他突然感到嚴重頭痛、惡心、氣短、心率加快、渾身無力,很快又出現說話含糊、神志不清的現象。后急送醫院救治,被診斷為“麻痹性海鮮中毒”。由于搶救及時,病人脫離了危險。
“麻痹性海鮮中毒”是因食用了受污染(含神經毒素)的海鮮而導致患者中樞神經麻痹的一種病癥?!奥楸孕院ur中毒”多出現在食海鮮后30分鐘左右,可表現出頭痛、嘔吐、腹瀉、氣短、健忘、肌肉無力、定向力和協調性降低等癥狀。此病一般不出現常見食物中毒時的發熱現象,但迅速出現的神經系統的不良癥狀是其典型表現。如果嚴重或救治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呼吸神經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臨床診斷主要根據癥狀和病史。“麻痹性海鮮中毒”因與過量食入海鮮直接相關,一般對其確診并不困難,但重要的是發病后應當及時救治。一般急救的方法有:因毒素在堿性環境呈不穩定狀態,可馬上給予患者碳酸氫鈉靜脈滴入,有呼吸困難時應配合吸氧,因腹瀉脫水嚴重則應給予補液。如進食在1小時之內,主要方法是給予活性炭、持續性洗胃以排除毒素。特別應該注意:抗生素及止瀉劑對“麻痹性海鮮中毒”無效。
發生嚴重的“麻痹性海鮮中毒”雖不十分常見,但隨著海鮮食品的大眾化,其發病率可能會不斷增加。所以吃海鮮應注意這樣幾點:
(1)在選購時應以活而新鮮的為主,已死太久及變質海鮮不要吃。
(2)吃海鮮時不要大量飲酒,因為酒有可能加速中毒。
(3)夏季“赤潮期”捕獲的海鮮別吃,因這類海鮮所寄生的一些浮游生物含有較多神經毒素。
(4)老年人不宜過量吃海鮮,尤其被污染過的海鮮。因為老年人對神經毒素的敏感度高,加上體質較弱,很容易因發生中毒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