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水面戰》2008年夏季刊
美國海軍所執行的任務包羅萬象,而每一艘戰艦都需要對敵人的動態,戰斗力和意圖了如指掌。由于對手的行動比以前更為隱蔽,更為迅捷,規模也更小,具有強大戰場感知能力并能做出迅速反應的自衛系統便應運而生了。針對小規模恐怖襲擊的“船舷自衛系統”是一款反恐自衛裝備,能夠為處于停泊狀態或實施近距離接敵作戰的艦船提供額外的防護能力。目前,美國海軍的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本福德”號已率先裝備了該系統。曾經是“本福德”號上SCAT(小艇作戰行動小組)的成員,目前負責VBSS(訪問、上艦、搜索和捕捉)任務的簡森在談起SPS系統時表示:“我認為SPS系統是每一艘海軍艦艇必須裝備的自衛系統。有了它你能夠在更遠的距離與潛在的威脅進行接觸,同時艦船和船員的安全也有了足夠的保證。”
“復活”的飛艇 美國《c4isr》2008年9月刊
美國人對飛艇的興趣始于一戰。戰爭中,德國的“齊柏林”飛艇不但轟炸了英國首都倫敦,還能為己方艦隊提供空中偵察。戰后,美國獲得了被當作戰爭賠償的“齊柏林”飛艇,并將其重新命名為“洛杉磯”號。海軍航空兵歷史專家威廉·阿爾特霍夫表示,雖然繳獲后的“齊柏林”飛艇依然能夠飛行,但這種龐然大物在當時看來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幾十年來,重新復活飛艇的聲音就一直不絕于耳。70年過去了,飛艇終于等到了東山再起的時候,雖然阿爾特霍夫聲稱“它(飛艇)并不像高速噴氣機那樣的性感”。飛艇在很多方面都強于傳統的無人機。航空工程師查爾斯·魯夫曼認為,飛艇懸停時不需要能源,活動時消耗的也不多,因此能夠進行長時間待命。大名鼎鼎的“全球鷹”無人機號稱能持續飛行24小時,而飛艇則能有望在空中待上3到5天。此外,由于飛艇的技術和結構相對簡單,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燃油,所以它們的采購、使用以及維護成本都比無人機低廉不少。雖然飛艇的體積巨大,但要探測起來也絕非易事。飛艇工作的時候異常安靜,由于沒有其它飛行器的旋翼和引擎的轟鳴,它們的雷達以及紅外熱信號特征都很低。

敵人還是朋友 美國《信號》2008年11月刊
手持式“單位間識別裝置”(HIIDE)已經在亞洲西南部的戰場上廣泛使用。使用HIIDE的士兵可以輸入盟友的生物信息,并將其與識別目標進行比照。該裝置所使用的軟件能夠搜集上千人的生物信息,其儲存的文件包括了人的兩個虹膜,十個手指指紋和一個面部圖像,以及初始登記的個人文字資料。該工程的負責人喬治·貝拉斯表示,虹膜識別技術是其中最為關鍵,也是最為可靠的識別技術。目前,一部分的HIIDE正在美軍通信電子司令部下屬的托比哈那軍事補給站中進行試驗,那里的試驗人員會將那些在使用過程中出故障的HIIDE替換下來送回生產商SecuriMetrics,還會對其它使用HIIDE的部隊進行技術培訓。隨著越來越多的HIIDE投入使用,包括使用單位的數量和使用者信息在內的資料都將被列入高度機密。據廠商介紹,HIIDE只會用于軍事用途,不會有民用型出現。
“紅旗-阿拉斯加”演習 美國《空軍》2008年11月刊
“紅旗-阿拉斯加”軍事演習的前身是成立于1976年的“雷霆對抗”演習。2006年時任空軍參謀長的邁克爾·莫斯利上將宣布其改名為“紅旗-阿拉斯加”演習。美國空軍領導人有意識的將“紅旗-阿拉斯加”演習和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舉行的‘紅旗”軍事演習聯系在一起。他們希望在阿拉斯加的演習不會是內利斯空軍基地“紅旗”演習的翻版。盡管這兩個演習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它們的訓練機制截然不同。艾爾森空軍基地的第354戰斗機聯隊指揮官馬克’格雷珀準將表示,“紅旗-阿拉斯加”與內利斯“紅旗”軍演的內容可以相互比較和補充,但并不會完全相同。“紅旗-阿拉斯加”在2008年6月進行的“紅旗-阿拉斯加08-3”聯合演習中,有不少盟國的空軍參加,其中包括德國空軍的16架“狂風”戰斗機;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對空導彈部隊以及F-15J戰斗機和E-767空中預警機。而韓國也派出了一架C-130運輸機前往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參與此次演習。
第5航空隊:秣馬厲兵迎未來 美國《空天力量》2008年夏季刊
第5航空隊作為美國駐日航空部隊,在各類突發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該航空隊正在實施多項計劃,以期進一步加強與日方的聯盟,擔當起該區域潛在威脅的制衡力量。第5航空隊的三澤空軍基地是離俄羅斯最近的美國空軍基地,而嘉手納空軍基地則是離中國最近的美國空軍基地之一。我們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聯合行動每天都傳送出明確的信息:美國的前沿存在強大有力,戰備完好,足可應對該區域目前和未來的挑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冷戰,直到今天,駐扎在太平洋地區的第5航空隊不畏艱險,沖鋒陷陣。該航空隊的官兵每天都要與日方進行合作,在提高作戰能力的同時,還要時刻顯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威懾力。展望未來,第五航空隊將繼續與美國最密切盟友之一的日本保持雙邊合作關系。未來數十年中,第5航空隊將繼續長期駐守在這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區域,保護美國和日本的戰略利益。
戰爭游戲 英國《士兵》2008年10月刊
在電腦游戲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從盜墓賊到成為吉他英雄,如今的游戲機能讓最不可思議的幻想變為現實。當然,電腦游戲技術也可以運用在軍事訓練中。聯合作戰行動虛擬環境(JCOVE)能讓那些熟悉第一人稱游戲的人很快上手。在JCOVE中士兵們可以冒著“槍林彈雨”駕駛虛擬的車輛穿越3D場景的伊拉克城鎮。士兵們還可以駕駛虛擬的“猛犬”裝甲車和“挑戰者”坦克去面對教官事先設定好的路邊爆炸裝置,伏擊以及直射火力等威脅。在每一次任務完成后,操作者都可以接受到程序分析和反饋提供的信息評估。雖然不能完全代替真實的野外訓練,但由于該系統的高度通用性今后完全能夠在全英國普及。一些新兵本來就是電玩高手,因此這樣的訓練環境對他們大多數來說簡直是駕輕就熟。未來,空中、海上訓練模擬器會相繼退出,這些系統將會拯救越來越多士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