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以一個歷史性旅程的開始取代一個歷史性旅程的結束,這個旅程將帶給美國全新的更好的日子。”
——巴拉克·奧巴馬
早在2007年,各黨的初選還沒有開始之時。一個叫丹尼爾-格羅斯的美國人就寫書形容說:希拉里等于通用電氣,是屬于“過去”的老品牌,實力雄厚,知名度極高,因此建議:持有。麥凱恩等于通用汽車,有愛國品牌之名,但因此也背上歷史包袱,市場份額日益萎縮,建議:賣出。奧巴馬等于Google,雖然歷史不長,卻是未來發展空間最廣闊的新產品,肯定會有驚人的增長速度,因此強烈建議:買進。
北京時間2008年11月5日12點,巴拉克‘奧巴馬,率先贏得297張選舉人票,當選第56屆美國總統,并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黑人
40年前,奧巴馬的先輩馬丁·路德·金博士冒著生命危險做了“我有一個夢”的演講。雖然不過是想讓白人小孩和黑人小孩一起上學、玩耍和就業而已,但如果沒有那個看似“低等”的夢想,40年后的今天,美國人民又會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里呢?看來,有什么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我、他都有一個夢。奧巴馬能夠一路走到今天,都是沿著40年前馬丁·路德·金博士的那個夢在前行,沒有那個夢,他什么地方也去不了,更不用說進白宮了。
奧巴馬1961年出生于美國夏威夷。父親是肯尼亞一名黑人經濟學家,母親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父母在奧巴馬兩歲的時候分手,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尼亞死于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奧巴馬復雜的身世是他的魅力之源,盡管有人對此也不以為然。但奧巴馬對自己身世的認知無疑讓很多人對他產生了“理解和同情”。2004年7月,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做“基調演講”時,他就提到了自己的身世:“我站在這里,清楚地意識到我的故事只是大量美國故事中的一個部分,我感激所有賦予我生命的人。我的故事興許也發生在全球的各個地方。”主動坦白復雜的身世讓許多人與奧巴馬產生了感情上的共鳴。
奧巴馬也曾深深困惑于自己的身份。“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是個癮君子。當時,我與任何一個絕望的黑人青年一樣,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奧巴馬坦言,由于對復雜家庭的不理解,自己在恣意放縱中度過了少年時代。好在這段“街頭混混”的生活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大學畢業后,奧巴馬到芝加哥的一個窮人社區做起了社區工作者。3年社區工作者的經歷讓奧巴馬決心要從事公共事業,為下層民眾爭取權益。在這種信念的驅使下,奧巴馬來到哈佛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后,卻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工作,并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兼職教起了憲法學。從政之后的奧巴馬連任3屆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并于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奧巴馬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目前國會中唯一一位黑人參議員,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位黑人聯邦參議員。
當了多年“窮人的代理人”,奧巴馬積攢起雄厚的民意資本,并樹立起了清廉、為百姓著想的形象。從社會底層依靠一己之力奮斗出頭的個人成長史,加上他雄辯的口才,燦爛的笑容,俘獲了眾多美國人的心。
改變
奧巴馬競選的口號是“你相信改變嗎?”凡是奧巴馬所到之處,皆群情歡騰,美國老百姓對奧巴馬有特殊的熱情,幾乎人人高喊“改變!改變!”這種對改變的熱情反映了民眾求變心切,甚至愿意承受奧巴馬所帶給美國社會的“未知前途”。
首先,奧巴馬所帶來的“形象之變”為美國混濁的政壇帶來一股清風。對于眾多奧巴馬“粉絲”來說,英俊瀟灑的外表、雷厲風行的風格讓他們迷戀,天才的演講能力、成功的造勢策略令他們折服,連他的黑色皮膚都顯示出與眾不同,奧巴馬就是靠自己的機智、幽默、活力,把一場十分嚴肅的政治運動平民化、大眾化,把眾多選民吸引到這場不可思議的造星運動中。
“身份之變”則為奧巴馬贏得“草根精英”的美譽。他出身平民,歷盡坎坷,最終獲得成功。這種通過個人奮斗實現“美國夢”的傳奇經歷,為奧巴馬贏得了廣大平民的支持,很對美國主流中產階級的口味,比職業政客、前第一夫人等顯赫頭銜更容易讓人接受。
最后,“政策之變”使得奧巴馬脫穎而出。而決定奧巴馬命運最重要因素是他自始至終打的“變革牌”。布什統治的8年是失敗的8年,美國民眾經歷了一個從浪漫到現實的痛苦轉變。
冷戰結束以后,美國成了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人認為他們期盼已久的“單極世界”到來了。但殘酷的現實徹底打破了美國人的美夢。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后,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直困擾美國,去年爆發的次貸危機更是令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并輻射震蕩全球。在外交上,美國進退兩難,孤立無援,“9·11”事件后實行的反恐戰略反而給美國帶來越來越大的恐怖威脅,對世界進行的民主改造遇到空前阻力,美國影響世界事務的能力不是增強了,而是變弱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不是變好了,而是變壞了。
人心思變已成為一種趨勢,改革已成為美國未來的主流意見。奧巴馬迎合選民的心理,在競選發出“你們可以相信變革”的呼號。“沒有經驗”本來是奧巴馬的弱項,現在弱項恰恰變成了強項。“變”已經讓奧巴馬贏得了總統選舉。而奧巴馬能否在總統的任期內笑到最后,還要取決于他如何把“變”的口號變為“變”的行動。
歷史告訴我們,再糟糕的狀況都無需圣人,無需拯救世界于水火的英雄或者超人。但是一個更為有活力,更愿意變革的人,有冷靜頭腦和良好判斷力的領導者,無疑將增強混亂時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