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李翔(自然之友工作人員)
北京將很快出現垃圾危機
目前北京市的垃圾年增長率達8%,垃圾日產量為1.84萬噸,現有的垃圾處理設施全部超負荷運行。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陳永表示:“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上世紀80年代北京出現過一次危機,城區都被垃圾包圍。從目前來看,北京的垃圾危機很快又要出現了。”
來源:人民網2009年3月9日
中國將全面開展資源環境審計
根據中國審計署日前作出的安排部署,中國將全面開展資源環境審計。11個省、自治區的土地開發整理資金和部分省轄市的土地出讓金將接受審計調查,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礦產資源專項資金將接受審計調查,長江上游水污染防治項目將接受審計,松花江、珠江、太湖水污染防治項目將接受審計調查。
此外,中國審計署還將對19個省的城市和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資金績效情況和飲用水安全現狀進行審計調查,也涉及到環境方面內容的審計;在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審計、新增投資項目專項審計調查和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工程審計等項目中,將關注國土資源利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態修復與水土保持等資源環境方面的內容;在中央企業和省部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也將重點關注資源環境方面的情況,并作為評價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重要內容。
來源:新華網時間:2009年3月20日
我國水土流失形勢嚴峻
180多萬平方公里亟待治理
水土流失是我國的重大環境問題,我國水土流失防治進程與國家生態建設的總體目標差距很大。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目前全國有180多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亟待治理,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蝕量高達45億噸左右,有3.6億畝坡耕地和44.2萬條侵蝕溝亟待治理,東北黑土區的保護和西南石漠化地區耕地資源的搶救都十分緊迫。
來源:新華網 2009年4月15日
全國最大砷污染(陽宗海)案開庭
震驚全國的云南陽宗海砷污染案14日在云南省澄江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個全國最大砷污染案首次開庭。
被云南省有關部門認定為該案元兇的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出庭受審。由于被告辯護律師提出了無罪辯護,控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鋒。被告公司的上百名職工早早地在法院門外等候開庭,中央和云南省近20家媒體與會,此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來源:《經濟參考報》2009年4月15日
中國社科院:公眾整體生態環境滿意度偏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在2009年世界地球日生態論壇上公布了《公眾生態環境感受測量》報告結果。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公眾對整體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偏低。該項公益性調查至今已持續五年,每年統計公布。問卷調查涉及生態環境各層面的17個大問題,采用了10分制進行計算。本次統計后得出的公眾對整體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僅為5.6。
“這一數字實際上是極低的,這個分數不值得欣喜。因為根據相關評價規則,7分以下都是非常負面的,這個結果也表明,公眾對于目前環境的感受非常差。”社科院資深咨詢專家王旭輝說。
來源:《科學時報》時間:2009年4月23日
第三屆SEE·TNC生態獎揭曉
主題為合作共贏的第三屆SEE·TNC生態獎近日揭曉。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中國水污染地圖”等30個項目獲環保項目獎,《溫州環境污染訴訟系列報道》等20篇報道獲“環境報道獎”。
SEE·TNC生態獎由SEE(阿拉善生態協會)和TNC(大自然保護協會)聯合舉辦,是中國大陸首個由民間組織設立的生態環保獎。SEE會長王石說:“今后在中國,你只要想做環保公益事業并有一定的能力,你不需要再擔心資金、人才和管理方式等問題。只要你想做,肯定會得到社會的資助。”
據評委會負責人介紹,生態獎非常重視內生性和合作能力。內生性是指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關注當地的環境,并展開行動;合作能力則是考量民間組織在項目運行過程中,與社會各種資源的對話和匹配能力。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09年4月24日
大沙河水砷超標899倍 排污企業被保護
河南省民權縣大沙河上游成城化工有限公司去年使用含硫量高的劣質礦石,導致大量的砷隨著廢水直接流入大沙河。 經檢測,河水含砷濃度超標899倍,有關部門組織的大規模“消砷”行動至今仍未結束。
來源:慧聰網 200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