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講堂
3月7日(周六),“植物旅行家——趣談植物種子和果實的傳播”講座,在西單佳能交流空間,由楊斧老師主講,通過實例和相關圖片,介紹植物種子和果實傳播的主要方式以及為適應不同的傳播途徑而形成的有趣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生態特性。
3月15日(周日),“魅力觀鳥——愛鳥,請來觀鳥,切莫關鳥!”在西單佳能交流空間,由郭耕老師主講,主要內容:1. 觀鳥如何培養陶冶性情、情趣,做文明、時尚的“觀鳥族”;2. 觀鳥的基礎知識和我國現存鳥類的六大生態類群,以及如何培養愛鳥習慣。
4月18日(周六),“綠色選擇、綠色消費、綠色出行”講座,在西單佳能交流空間,由自然之友環境教育部門主管胡卉哲主講,主要講述了在這個工業化高速發展的國家,人類對自然資源消費的持續增長,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包括空氣質量的惡化和水污染,越來越多的物種滅絕,以及極端天氣的出現。這些環境問題的改善和解決,需要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選擇綠色生活方式,減緩對環境的壓力。
會員活動
為慶賀自然之友十五歲的生日,自然之友于2009年3月2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委黨校,舉辦了十五周年年會!
當天約有320位新老會員和關系戶歡聚一堂。年會的主要內容包括:1. 慶祝自然之友十五歲生日;2. 回顧十五年來的主要工作;3. 介紹戰略規劃后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工作計劃,以及五個重點工作領域的工作展示。
植物組/植物學院活動
3月組織了一次關于植物方面的講座,配合大量的植物圖片,趣談植物種子和果實的傳播;除講座外,還組織了陽臺山和北京教學植物園的植物鑒賞活動。
登山組
登山組除每周進行“清香”活動外,還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登山撿拾垃圾活動,包括清明踏青大洼尖、昌平大楊山以及和外國留學生的香八拉撿垃圾活動。
觀鳥組/鳥學院活動
植物組/自然大學鳥學院組織了13次市內觀鳥活動,地點主要包括天壇、圓明園以及麋鹿苑;還組織了沙河水庫、漢石橋等大型的觀鳥活動。
愛鳥周,在動物園組織了鳥類知識普及、宣傳以及動物園觀鳥活動。
觀鳥組2009年4月18日參與了北京市舉辦的第十二屆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月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當天在青年湖公園進行科普宣傳,以及觀鳥活動。
各地會員小組活動集錦
自然之友廣州會員小組
3月7日,會員及志愿者共12人,參觀了會員蘇德標位于江門郊區禮樂鎮威西村的榕樹林,共同商討為樹林籌集租金和進一步發展的計劃。
3月13日,洪、伍、賈、李四位工作委員會成員以及會員蘇德標,和沃土工坊的兩位代表在中大公民中心開會,討論了推廣有機食品及開展有機生活體驗方面的合作問題。
3月21日,在“水云天”素食館舉辦了素食沙龍活動。
3月21日晚上,在中大公民中心與中大學生社團進行工作交流和分享。會議分享內容為:介紹會員蘇德標的生態林情況及發展計劃(自然之友)、保護士鯊行動始末(華南自然會)、非洲饑民生活。
3月21日和28日,分別組織兩次給會員蘇德標的生態林籌集用地租金的義賣活動。
4月11日,共16名活躍會員參加了博盟老師關于“學習型小組的建構”培訓活動。4月14日正式開通了該版面:http://club.dayoo.com/index.dy?b=lsgz
4月14日,由于得到廣青環??傟牭闹С?,會員賈寧將自己提供的一批家庭日用品送到該總隊免費提供的場所義賣,繼續為會員蘇德標的生態林籌集用地租金。
4月19日,會員及志愿者共9人到番禺南村鎮參加有機體驗活動,參觀有機耕地、學習家庭有機堆肥的方法。
深圳小組
3月14日,自然之友深圳小組在深圳環保教育基地舉行會議。
4月3~6日,在各位工委和其他會員積極準備下,網絡學習會議深圳站順利召開。在網絡學習會議之后,博盟老師于4月12日對深圳小組進行了回訪和一對一輔導。這次有針對性的輔導工作,讓新成立的工作委員會進一步看到了自身的問題,在組織架構的完善和工作的開展上有了新的思考。
4月,發起“周六登南山活動”,首次登山活動在4月19日,每周六舉辦,召集本地會員及自愿者參加,4月份共登山兩次,制作登山簡報兩期傳給全體會員,同時發表在深圳小組的GOOGLE論壇上,沒有參加活動的會員也能收到簡報。
自然之友杭州小組
3月14日,杭州小組自然講堂首次開講,20余位會員來到新生態有機生活館,胡館長為大家做了生動有機食品的講座。會后,會員們在生活館用了有機午餐。
4月26日,杭州小組植物組的植物辨認和種植活動在會員王啟法的余杭彩葉園藝開展。下午,會員們來到市區,將三株樟樹苗種植在了鬧市,該處原本的樟樹因道路擴建而被移走。
自然之友上海會員小組
3月,持續關注松江新城不明氣味,證實其中一家企業已經如期于3月底停產,另外一家將于10月份停產,繼續保持觀察。
3月28日,在浦東市民中心舉辦上海自然講堂第二講:《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回收,我們可以做什么?》,主講人上海環境學校陳建昌老師。
4月,關注寶山區大場鎮上大地區空氣污染情況,其中一名當地居民于4月20日向寶山區法院上訴,主張上海富國皮革有限公司侵權。4月27日,寶山區法院立案庭口頭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
4月17日,向寶山區環保局申請環境信息公開:上海富國皮革有限公司申請立項時的環評報告、 關于上海富國皮革有限公司環保工作的驗收報告、區環保局歷年來對上海富國皮革有限公司環保問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海富國皮革有限公司的相關整改報告、 區環保局對富國公司上述整改的驗收報告、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南大化工廠申請立項時的環評報告、 關于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南大化工廠環保工作的驗收報告、區環保局歷年來對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南大化工廠環保問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南大化工廠的相關整改報告、 區環保局對上海涂料有限公司上述整改的驗收報告。
4月18日,自然農莊成立,該農莊由自然農夫賈瑞明、肖敏駒管理,部分自然之友和熱愛家園的會員參與,用社區協力農業模式經營,完全自然農業法種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
自然之友南京小組
3月7日,南京自然之友會員小組舉辦2009年度自然學堂第一期活動。會員小組成員和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的學生共50多人參加。
3月,王少明應江寧區湖熟中學的邀請,赴湖熟中學實地考察。湖熟中學緊鄰外秦淮河,學校希望能夠和自然之友南京小組合作,開展保護秦淮河、保護濕地的項目。
4月,王少明給南京地區在冊會員送去會員卡。同時與部分今年未注冊的老會員進行聯絡,了解他們對地方小組的活動期望。從中挑選一些活躍會員,在今后的活動當中起到骨干的作用。
4月,南京小組委托會員張曉晨制作《綠色生活綠色選擇》宣講PPT,制作成功后將利用綠色宣講的手段,向大中小學生、市民傳播綠色生活、綠色選擇理念。
4月1日~7日,南京小組應南京市環保局宣教中心邀請,參與了南京生態教育科學館“金點子征集”評選活動,是南京地區惟一受邀請參與金點子評選工作的民間環保團體。
4月23日,三名南京小組核心會員拜訪民間環保專家吳琦,邀請吳老定期為南京會員開展培訓、交流。吳老欣然同意。
自然之友武漢小組
4月1日~7日,湖北省愛鳥周前后,武漢小組參與了武漢市愛鳥周啟動儀式和在武漢動物園舉行的湖北省暨武漢市第四屆中小學生觀鳥大賽。
●由自然之友武漢小組、武漢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武漢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武漢綠色論壇》正式在武漢圖書館報告廳開講。著名記者范春歌的《錦繡大地》(3月14日)、鳥類專家唐兆子的《武漢鳥類的變遷》(3月28日)、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館長徐世球的《礦藏資源與可持續發展》(4月18日)三講先后得到了600余名聽眾的歡迎。今后,《武漢綠色論壇》每月一講,一直持續到年底。
●春暖花開季節,自然之友武漢小組先后組織會員與志愿者、家屬30余人綠色出行,分別于3月21日、3月22日、4月11日到武漢漢陽墨水湖、麻城龜山、孝感雙峰山尋找春天的腳步,體會大自然的樂趣。
●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最近發出表彰決定,授予自然之友武漢小組“湖北省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先進單位” 榮譽稱號,授予自然之友會員段小燕“湖北省愛鳥護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自然之友襄樊小組
3月6日~9日,來自美國“河流保護聯盟”的理事皮特和亞洲項目官員斯蒂芬妮女士專程來樊,了解“綠色漢江”在保護河流中所做的努力。在樊四天時間中,先后前往市商業二幼、丹江大壩、漢江邊、劉灣村等地進行了調研,查看了“綠色漢江號”并與市民一起登船,暢游了漢江襄樊段,其間還多次與我會進行了坦誠的溝通和友好的交流。
3月8日,“關愛漢江水,保護母親河”的大型活動帶領市民兵分兩路分別沿漢江上游、下游開始撿垃圾。
3月10日,我會運建立、李治和、葉福宜帶領襄樊五中的25位女教師登上“綠色漢江號”查看了漢江襄樊段的水質,并在船上做了保護河流的講座。
4月8日,襄樊小組應襄樊市第40中學之邀,向400多名中小學生和300多名錢藥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環境教育宣傳,隨后,又前往崔家營以上的第六號水質監測點進行調研。
4月8日,在襄樊市40中的大力支持下,我會在錢藥社區成立了又一個水質監測小組,小組成員由40中副校長(化學教師)、政教主任(地理教師)、六位學生和退休老工人組成,我會理事吳非(市水務集團水質監測站站長)當即進行了現場培訓。錢藥社區水質監測小組今后主要是觀察、監測崔家營樞紐工程水壩以上的漢江水情變化情況。
4月19日,為了迎接第40個“世界地球日”的到來,組織了“漢江樂水行——見證漢水變遷”的活動,100多人冒雨前往崔家營樞紐工程大壩下漢江邊,了解崔家營樞紐工程即將封壩前漢江水的情況,從而見證漢江水封壩前后的變化及兩岸生態變化。
4月27日,應邀前往襄樊市第二實驗小學宣講,對該校1000多名師生進行了環境教育宣傳。該校也叫襄樊市聾啞學校,有一部分在校學生是聾啞學生,在整個活動中,有一個老師用手語全程給聾啞學生們翻譯,還有小朋友積極地用手語提問。
4月30日,航天42所團委一行20多位青年乘“綠色漢江號”,察看了漢江襄樊段水情,并登上魚梁洲調研了污水處理廠出水口排水情況。
自然之友河南小組
3月1日,倍能組織能力建設與評估中心的博盟老師作為自然之友學習網絡的指導老師來鄭州給河南小組會員做交流和學習型組織的培訓。
3月11日,河南小組崔晟、方雯、姚衛華、王芳和《鄭州晚報》記者一起前往南曹鄉尋訪一棵鄭州市內已記載樹齡最長的古銀杏樹,了解古樹生長情況。
3月12日植樹節,河南小組邀請鄭州古樹專家翟福全老師,在人民公園內講解河南古樹的歷史,認識公園的樹種,了解身邊的植物。
3月14日,在鄭州市碧沙崗公園舉辦綠色沙龍讀書會活動,分享閱讀唐錫陽先生經典環保書籍《錯錯錯》。
3月14日~15日,河南小組會員郭宇光赴京參加“水與行為”論壇。
3月20日,河南小組自然大學樂水行活動舉行,由會員李曉莉帶隊,會員和志愿者一行15人徒步考察金水河并認識沿途植物。
3月25日~30日,河南小組會員姚衛華、方雯、楊曉靜、王芳一行四人,前往福州綠家園、廈門綠十字、廈門紅樹林三家環保組織訪問學習。
3月28日,河南小組與《大河報》共同推動WWF倡導的“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在鄭州地區開展。
4月15日~17日,河南小組會員郭宇光赴桐柏參加河南淮河源頭的森林砍伐問題的調查。回鄭后寫下了關于毀林事件思考的文章,已轉交當地縣政府相關人員。
4月22日地球日,崔晟組織參加鄭州市東區外語學校(原47中東區中小學)參觀東區濕地活動。參加活動的有11位教師,七八年級共七個班級350多人。
4月25日,在會員郭亮剛剛租下的位于黃河灘地的田地里舉行綠色沙龍讀書會活動,分享閱讀經典環保書籍《寂靜的春天》。有會員及志愿者共計23人參加活動并體驗種植農作物。
4月30日,河南小組會員崔晟、方雯、王芳和《鄭州晚報》記者一起,到鄭州市郊古滎村對村落中的古槐、古皂角樹生長情況進行調查。
自然之友廈門小組
3月3日晚7點,綠十字09ICD項目小組志愿者團隊如期相聚辦公室,會議的議題是循環經濟:走進社區——廢舊物品工藝展、DIY;清潔行動:沙灘、旅游景點——招募小組組長等。環保講座、電影:走進社區、藝術中心——開展影片試看。
4月6日,汀溪水庫考察。上午9點,在這個微雨洗禮的清晨,綠十字生態宣傳小組一行共七人,來到同安汀溪水庫進行前期調研,主要任務是讓生態講解員熟悉路線、植物物種、工作內容,為即將開展的生態工作假期做充分準備。
4月18日,第十屆鷺島關愛日系列活動開幕式閃亮舉辦。此次活動主題是“低碳生活我先行”。
4月21日,作為第十屆鷺島關愛日主題活動之一的“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高層論壇在廈門隆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