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會員朋友:
當你讀到一本好書,抑或看到一部好的影片,請你在此推薦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分享閱讀的喜悅。
《川流不息:水之愛》
導演:艾瑞娜·薩利納
獲獎:入圍2008年圣丹斯電影節
2008年孟買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委會大獎
2008年美國聯盟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萬物都需要水,當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異常,枯竭的水源與爭奪之戰,對于我們的未來,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世界級紀錄片導演艾瑞娜將在本片與大家探討21世界最重要的環境課題——世界水危機。
在本片中,導演采訪了一些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揭示了在全球范圍內水資源危機正在急速擴大,同時展開水資源私有化的探索,走遍亞非歐等地區找尋企業獨占水資源的真相。
除了指出這些問題之外,本片也為觀眾提供了這樣一個視角:人們及一些社會機構正在尋找切實有效的方法,比如開發新技術去解決水危機的狀況。這會成為全球經濟好轉的藍圖嗎?
推薦者:李健
《貝殼的自然史》
作者:海爾特·J·弗爾邁伊
譯者:陳再忠 劉利平
出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那美麗的貝殼,但你能想像一位貝類專家卻是盲人嗎?他是一位杰出的海洋生態學家、進化生物學家,用他那“無與倫比的手”,感知了無數貝殼,他撰寫的《貝殼的自然史》收入了普林斯頓科學文庫。
一個盲人,成為一名出色的博物學家,要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墒撬龅梅浅炐?,10歲就開始收集貝殼,在學生時代他采集貝殼標本時總是采到最好的。他不但克服了不利,而且化不利為有利?!八檬执媪搜?,這使他能夠了解許多細節,而我們卻往往視而不見。”(費希爾語)視力沒有成為他體悟自然本性的真正障礙,當他超越了視力困難之后,他比我們更清晰地“目睹”了存在。他用雙手、用心靈去“睹”察自然,贊美自然。他不僅能夠以觸覺代替視覺,而且由于生活中沒有那些看得見的東西來分神,從小就養成了認真思考的習慣。顏色不但使我們無法專注,而且令我們放棄思索。
弗氏的博物學研究,是通過觸摸來讀出貝殼的形態信息,進而探索生物的進化歷程。貝殼是一種生物結構,對它容易提出三個相關問題:它是如何存在于生物界的?它是怎樣形成的?它是怎樣進化的?該書主要講述了貝殼幾何學與貝殼經濟學(或者生態學)。后者更能深入地回答上述三方面的問題,但前者更通俗易懂。
貝殼并不僅僅是抽象建筑學的杰作;它們使我們得以洞察除人類自身以外其他動物的生活和年代,并洞察其歷史條件以及我們僅能參觀但不能占據的棲息環境。我們知道的東西令人興奮而且有力;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也是令人咋舌和著迷的,它是驚奇之源,它是對科學家的挑戰,也是任何想經歷科學理解而成長的人們的奇跡之源。
推薦者: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