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都占有實在的空間,地理信息系統(GIS)研究這些實在之物的空間信息。它獲取、整理、分析和管理地理信息,對地球作出數字化的解釋。被統稱為“虛擬地球儀”的軟件卻試圖用這些信息構造一個數字化的宇宙,在這里GIS 是可靠的道路,指引你走進平行于現實的虛擬生活。
新版的谷歌地球5.0 剛發布,好多人還沒擺弄好新增的海底地形和火星功能,愛好者弗蘭克#8226;泰勒就在博客上宣布了一個重大發現:新的谷歌地球里還可以在海底和火星上模擬飛行!想象一下吧,駕著F16 戰斗機潛入馬里亞納海溝超音速飛行,或者用螺旋槳飛機飛越火星上2 萬米高的奧林帕斯山,穿越太陽系最大的峽谷——水手峽谷,這是多么超現實的體驗。
用制圖工具玩游戲
是否還不明白飛行模擬器是什么?試一試打開你自己的谷歌地球,按下Ctrl+Alt+A,就打開飛行模擬游戲啦。你可以選擇操縱F16 戰斗機或者SR22螺旋槳飛機,在你熟悉的山河上空飛翔。你會發現飛機并不是那么容易開的,很容易陷入致命的失速螺旋狀態并機毀人亡。當然,游戲的畫面肯定趕不上專門的模擬飛行游戲,比如微軟模擬飛行10 那么細膩。但是,你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總比光是看一眼自家屋頂有趣多了。
這個模擬飛行器本來是2007 年谷歌地球隱藏的彩蛋,很快就被狂熱的愛好者們扒拉出來了。而今年的彩蛋是和火星人對話。在火星上找到一個叫作梅利莎(Meliza)的小機器人,就可以和它用英語聊天。據說,能和愛好者們有這么多互動,在同類軟件中,谷歌地球還是第一個。
這一句話會引起疑問。同類軟件?谷歌地球算是哪一類軟件?大多數用戶完全不知道還有什么軟件是和谷歌地球同一類的,因為它的用戶太多了,它本身已經成為了這一類軟件的代名詞,所以會有“NASA 的谷歌地球”和“中國的谷歌地球”這一類說法,和“諾亞舟牌的文曲星”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最早做這一類軟件的不是谷歌,而是“鎖眼”(keyhole)。這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2001 年起所開發出來的地球瀏覽器軟件,每年要交79 美元的使用費,而試用版只能用5 天,還有一個巨大的水印。這樣的軟件當然只有企業才愿意用,比如一些城市規劃公司,還有美國國防部。一些骨灰級的玩家還記得在網上遍尋鎖眼破解版的日子,直到2004 年,鎖眼被谷歌收購,2005 年推出了谷歌地球,一切都改變了。
對于谷歌地球來說,好玩才是第一位。它被認為是地理信息系統(GIS)中的一類。但是傳統的GIS 和它太不一樣了,大多是一些專業的工具,與其說像是游戲,不如說更像AutoCAD 那樣是一個制圖軟件。最大的中文谷歌地球討論區“上帝之眼”的工作人員龔夏威說,谷歌地球這個平臺帶動的不僅僅是衛星圖片這個小東西。更重要的是它發動了全球GIS 的革命,也將直觀、高效的瀏覽查詢方式推入平民級別。
這一類新的軟件被叫作“虛擬地球儀”(Virtual Globe),和它類似的還有NASA 的 World Wind,以及微軟的Virtual Earth。其實NASA 的World Wind出來得更早一些,它是2004 年正式推出。這是款開源軟件,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深度DIY 出許多有用的功能。它現在還可以瀏覽月球和金星、火星、木星,還有木星的伽利略衛星,甚至允許用戶自己來設計一個行星。從功能上來說,它的確比谷歌地球更強大,但是它的用戶數量要少得多。這是為什么?“ World Wind 在中國至今沒有高清影像。而且它出圖片的速度慢,疊加上3D 建筑效果之后機器就快不起來?!饼徬耐@樣認為。
數據從何而來
所以,給普通人用的玩具不需要功能太多,只要玩起來簡單,能看到的東西多就會受到歡迎。但是谷歌為什么要提供這樣一個玩具?負責谷歌地球服務器技術工作的迪倫#8226;邁爾斯回答:其實谷歌地球賺不了什么錢,但是,能夠受到這么多用戶的歡迎本身就是谷歌的一種成功。人氣就是交流平臺的價值。例如,衛星公司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擴大他們的銷售范圍,房地產商可以在這里展示他們的產品,還用不著廣告。而對于普通用戶,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旅游路徑、照片文字、3D 模型甚至衛星相撞的模擬圖放在這個平臺上。
而谷歌就像是免稅的自由港,用不著收取廣告費也能達到繁榮。南京大學地理信息科學系主任李滿春教授說過,GIS 的本質,就是一個交流和交易信息的平臺。這樣說來,谷歌地球比那些功能強大的專業GIS 軟件更接近 GIS 的本質。
但是打造這一個平臺要花不少錢,也許只有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才有這等實力。但是一個國家呢?中國國家測繪局春節前夕作出決策:啟動“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打造影像中國——中國的谷歌地球。那么,要打造一個虛擬地球儀都需要往哪些地方砸錢呢?
首先是買衛星照片(行內稱為衛片)?,F在買衛片有時并不比淘寶上買東西難多少,google 買的是Terrametrics、Digital Globe 等公司的衛片。還有很多衛片可以免費下載,很多國內地質科研用的衛片就是直接在馬里蘭州大學的網站上下載。那么,國內自己的衛星照片又如何呢?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的李俊杰研究員告訴記者,最近中國和巴西聯合發射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的分辨率可達2.4 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這些衛片也是免費提供的。雖然和谷歌地球上最高分辨率0.6 米的高清衛片相比還差了一點,但是也基本可用了。
而國家測繪局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國外無法買到的大量航拍照片,如果能夠公布使用那就更強大。至于道路、地名、河流、建筑這樣的地理數據,國內的數據還存在一定的混亂。
其他資料也可以從各處買到:地形資料來源于NASA 所謂的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繪(SRTM)數據,是“奮進號”航天飛機于2000 年測量的。它在地球上空飛行了11 天,用兩組天線對整個地球進行了雷達立體測繪,精度達到30 米,但是只有90 米精度的數據是公開的,可以在NASA 的網頁上免費下載。海底的地形數據也可以購買,而火星的照片大多可以在網頁上免費下載。總之,谷歌地球上能看到的東西,要么可以買到,要么可以免費下到,要么是愛好者上傳的,但是能把這么多東西放到一個小小的免費軟件里就變得不簡單了。
軟件本身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武大吉奧公司已經開發出了名為Geo Globe(這個名稱在一些報道中被錯誤拼寫)的虛擬地球儀軟件,上帝之眼論壇上已經有愛好者下載試用過,它可以實現基本的功能,只是出圖的速度非常慢。這就是服務器傳輸的問題了。武漢方面認為話題敏感沒有接受采訪,但是另一家GIS 公司超圖(Supermap)透露,其實他們也在開發類似的在線虛擬地球儀軟件。而迪倫#8226;邁爾斯說,如何利用多個服務器的傳輸速度,如何讓它們的數據保持同步更新,都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談到影像中國這個在坊間被稱作“中國人自己的谷歌地球”的對手,邁爾斯毫不在意:“歡迎一起來發展虛擬地球儀,因為參與的人越多,這個新行業就發展得越好?!?/p>
Tips:
1. 既然從谷歌地球上能夠看到地表的很多東西,那么給谷歌地球的世界增加點自然創造不了的新東西就成了好事者的目標之一。巴塞羅那海邊西班牙城附近,古巴藝術家喬治#8226;羅德瑞格斯#8226;蓋拉達用碎石和沙子勾勒出了長140 米,寬80 米的巨型奧巴馬頭像。為了更好完成繪圖,他甚至動用了GPS,因為他的目標就是“在外太空和谷歌地球上都能看到我的繪畫作品”。
2. 記錄和發現新物種也是谷歌地球的一種玩法。致力于保存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信息的ARKive(虛擬挪亞方舟)網站就動員了許多熱心人在谷歌地球上記錄各地的瀕危物種資料。比如圖中這種名列IUCN 瀕危紅色名錄的“南方巨蚌”(學名扇硨磲,拉丁學名Tridacna derasa),谷歌地球上的位置指向了東經145 度, 南緯14 度,大堡礁范圍內的“蜥蜴島”附近淺海。
3. 記錄新物種還不算什么,科學家可以直接通過研究谷歌地球找到新物種。其實他們只是通過衛星照片找到了非洲南部莫桑比克北部馬布山周圍的一片“失落叢林”,里面有很多珍稀動植物。圖為來自英國邱園的科學家喬納森 #8226;提姆伯萊克在對一種植物進行記錄。
4. 在馬布山的“失落叢林”,科學家找到一只侏儒變色龍。對這只變色龍的族群來說很不幸,它們已經在這片“桃花源”里生活了一輩子,還是逃不開谷歌地球的“人肉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