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海之后怎么辦?
馬爾代夫要買國土搬遷的事情有些危言聳聽,不過海平面的上升確實給島國以及沿海地區帶來了尷尬。媒體一直都有報道廣州海平面上升的問題,這也讓我緊張了一陣。荷蘭用15 億美元向海洋要國土的做法當然可以算是一個辦法。可是圍海之后呢?如果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像荷蘭這么干,那地球作為一個整體,全球的海平面會上升得更快!圍海并不是治本的辦法。為什么海平面上升這么快?說到底,要有效地應對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有個活動叫“地球一小時”,號召大家在一小時內都不開燈,據說今年有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89 個城市參與活動。我在想,一個小時夠嗎?該節約的時候就節約,沒必要非得拘泥于這個形式,這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了。
廣州 李建坤
延長干電池壽命
一直覺得,干電池的壽命是可以“延長”的。據說如果把干電池放在塑料袋中送入電冰箱里保存,可延長其使用壽命。我沒試過。早晨用剃須刀時,電池不足了,取出電池把電池外皮捏癟后,就又能繼續用了。記得從大學住校開始,室友們都是這么對待半導體收音機里的電池的。沒電了,就捏干電池的外皮,捏到不能再捏,就把它放到暖氣片上烤,要不放到太陽下曬一曬,就還能繼續使用。很多人在第一次感覺這些5 號、7號電池沒電時就把它們扔了,好浪費。一直覺得,在回收這些廢舊電池之前,應該先確定它們已經完全廢了才好。
蘇州 王鑫磊
飛機滅火?
看了Q&A 里的《如何改裝飛機滅大火》,突然想起前不久央視大樓配樓的那把火,要是當時有一架波音747 飛機去滅火,那場面肯定很轟動。不過,據說現在北京的云梯車最高99 米,所以高層大樓著火都是以自救為主。在大樓自身無法控制火勢時,飛機滅火確實是一種可行方案。但是,就像《新知客》里寫的一樣,飛機在實際操作中也會遇到問題。除了疏散人群和預防公共設施被破壞以外如果用飛機上的云梯救人,在那種緊急的情況下,被困人員又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很難想象這些人可以爬上那樣的軟梯。
北京 小悠悠
恐懼的來源
第一次看到“恐怖谷”這個詞,我就在想人類為什么會恐懼呢?除了文中所說的來源于人們高度的不確定性以外,還有其他原因么?我翻了心理學的書,發現各個流派說法不一。認知行為主義認為是后天的學習導致了恐懼的產生,即我們天生是不知道害怕的,但是父母或者環境“教”給了我們什么不能碰,什么是會傷害我們的,所以我們才會害怕;進化心理學家則說,恐懼具有生存意義,就好像老鼠生下來就怕貓一樣,人類一些天生的恐懼可以保障我們生存繁衍;精神分析派則認為嬰兒因為弱小所以一出生就面臨死亡恐懼,即“出生創傷”,這種恐懼是最原始的,將伴隨我們一生。總之說法不盡相同,一直都在爭論不休。
武漢 石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