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惡性腫瘤在發生的早期,會合并一些皮膚疾病。患者如果能準確地識別這些皮膚疾病,對早期發現和診斷這些惡性腫瘤有極大的幫助。那么,早期惡性腫瘤都可合并哪些皮膚疾病呢?
1.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日本學者研究發現,約有12.1%的帶狀皰疹患者會患有惡性腫瘤。其中50歲以上的老年帶狀皰疹患者患惡性腫瘤的幾率高達18%。可合并帶狀皰疹的惡性腫瘤主要有淋巴癌、胃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等。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帶狀皰疹大多發生在人體的一側,并且該病治愈后可獲得終生免疫。而合并有惡性腫瘤的帶狀皰疹可分布在人的全身各處,并且會反復發作。
2.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和皰疹性皮炎:天皰瘡是一組可累及到皮膚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內大皰病。該病引起的皰疹皰壁薄、松弛易破。在該病患者中,約有12%的人會患有惡性腫瘤。大皰性類天皰瘡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大皰病。該病引起的皰疹皰壁厚、堅硬不易破。在該病患者中,約有9%的人會患有惡性腫瘤。可合并上述兩種皮膚病的惡性腫瘤主要是淋巴癌。皰疹性皮炎是一種慢性、良性、可復發性的大皰性皮膚病。該病引起的皮疹呈對稱分布,可引起劇烈的瘙癢。可合并皰疹性皮炎的惡性腫瘤主要有胃癌、惡性絨毛上皮癌、女性生殖器癌和淋巴癌等。
3.皮肌炎:皮肌炎是一種以進行性肌肉軟弱和典型皮膚損害為特征的炎癥性肌病。該病患者可表現為眼瞼、鼻梁、面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等處的皮膚出現紫紅色的斑點。特別是在上眼瞼和眼眶周圍出現的斑點,其顏色可和葡萄酒的顏色一樣(又叫紫紅眼瞼,是該病特有的一種表現),并可出現腫脹。在皮肌炎患者中,有20%~30%的人會患有惡性腫瘤。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皮肌炎就是某些惡性腫瘤的必然表現。可合并皮肌炎的惡性腫瘤主要有乳腺癌和肺癌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皮肌炎患者皮膚上的斑點表現為鮮紅色(即出現了充血),那么該患者就極有可能患了內臟惡性腫瘤。
4.離心性環狀紅斑:離心性環狀紅斑是一種呈環狀、離心性擴大的紅斑性皮膚病。該病引起的皮疹多發生在人體的軀干部,特別是臀部,并可引起劇烈的瘙癢。這種皮疹能以每天數毫米的速度生長,最大的直徑可超過10厘米。可合并離心性環狀紅斑的惡性腫瘤主要有乳腺癌和肺癌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離心性環狀紅斑患者的皮疹表現為形態不一的話,那么該患者就極有可能患了內臟惡性腫瘤。
5.匍行性回狀紅斑:匍行性回狀紅斑是一種呈木紋形或波形的環狀紅斑性皮膚病。該病引起的皮疹特點是移動速度和形態變化較快,可出現脫屑,并會引起劇烈的瘙癢。臨床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匍行性回狀紅斑患者都患有惡性腫瘤,其中較為常見的是乳腺癌、肺癌、頭頸部癌和淋巴癌等。
6.黑棘皮癥:黑棘皮癥是一種以皮膚出現色素沉著、角質樣增生或乳頭瘤狀肥厚為特點的皮膚病。該病可發生在人的頸窩、腋窩和腹股溝部等處,然后逐漸向嘴唇、乳房、手掌、手背和肛門周圍等部位擴展,在口腔黏膜、食道和外陰等部位也可發病。合并黑棘皮癥的惡性腫瘤多為腺癌,其中以胃癌居多。
7.多發性老年疣:疣是一種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皮膚黏膜引起的良性贅生物。該病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損害。但如果一個老年人的皮膚上突然生長出了大量的疣體,且疣體的體積急速增大,同時伴有瘙癢,那么就提示該老年人可能患有消化道癌,其中以胃癌居多。
8.游走性靜脈炎:當血栓性淺靜脈炎在人體各處反復發作時,就被叫做游走性靜脈炎。游走性靜脈炎多發生在人的下肢,有時也可在人全身的幾個部位同時發病。該病患者患處的皮膚可出現潮紅、腫脹和疼痛的癥狀。合并游走性靜脈炎的惡性腫瘤主要為胰腺癌,其中以胰體癌和胰尾癌居多。目前,臨床上已將游走性靜脈炎視為診斷胰腺癌的一個重要依據。由于胰腺癌發病迅速,而且檢出率極低,故35歲以上的人如果反復發生游走性靜脈炎,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9.后天性魚鱗病:魚鱗病是一組以皮膚上出現魚鱗狀黏著性鱗屑為特征的角化異常性皮膚病。該病患者可有全身皮膚干燥、皮膚上布滿細小的裂紋等表現,同時可伴有手掌、腳掌角化增生和脫發等癥狀。如果一個成年人突然患了魚鱗病(該病具有遺傳性,多數患者為先天性的),那么他(她)極有可能患有淋巴網狀細胞肉瘤病(又叫何杰金氏病)。
10.后天性毳(音翠)毛增多癥:毳毛是指除頭發、陰毛、腋毛外,人體其他部位生長的細毛。該病的特點是起病突然,毳毛堅硬、生長迅速(個別患者的毳毛可在一周內生長10~15厘米)。該病可從人的顏面部發起,然后逐漸向全身轉移。可合并后天性毳毛增多癥的惡性腫瘤主要有肺癌、乳腺癌、腸癌和淋巴癌等。
另外,全身性白癜風患者易患前列腺癌。后天性皮膚肥厚癥和骨膜骨質增生癥患者易患隱匿性肺癌。手掌出現彌漫性或局限性角質增生的患者易患食管癌。
綜上所述,出現上述皮膚病癥的人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對惡性腫瘤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