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08 權力榜藝術財經發布 北京798 藝術區798Art Zone1-50

2009-01-01 00:00:00
藝術財經 2009年1期

蔡國強

Cai Guoqiang

藝術家/ Artist

2008,對藝術界來說,是“蔡國強年”。

身擔北京奧運會視覺特效總設計師的重任,為開幕式展示他的火藥美學,蔡國強一躍成為最受世界關注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而他的首個回顧展“我想要相信”于2 月起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舉辦,這個占用了古根海姆全館、在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的華人藝術家個展,被《經濟學人》雜志列為本年度十大事件之首。與此同時,由中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個人回顧展第二站“蔡國強:我想要相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

隨著名氣的暴漲,蔡國強的藝術作品價格也在穩步前行中,2008 年10 月在蘇富比拍出的《天空中的鷹、眼睛和人們》八屏作品以1,972.98萬元港幣成交,雖然沒有打破之前APEC 的紀錄,但依然列入其個人拍賣記錄的前三甲。

蔡國強的成功之路讓需要當代藝術家們嚴肅對待的所有問題在五彩繽紛的煙火下消失殆盡。作為海歸藝術家的代表,蔡國強是以“中國身份”和“中國風格”而進入西方藝術界的,他的作品中一直在以闡釋和消解“東”“西”方的矛盾對立為主題,對西方藝術界產生了巨大沖擊力,西方媒體稱之為“蔡國強旋風”。他因此入選美國高等院校的教科書《藝術形式》,當代華人藝術家入選該書的僅有兩人,一為建筑師貝聿銘,一為蔡國強。

成功進入西方的藝術體制,加強了蔡國強在中國的影響力,而這構成了蔡國強重新被接納重用的依據。早在1999 年,國人尚為蔡國強的作品《收租院》入選威尼斯而發難,而今去國幾十年之后,他卻作為在西方最成功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衣錦還鄉”,參與中國最官方的奧運盛事,在最體現官方意志的國家美術機構中舉辦展覽。當東西方在蔡國強的寓意深刻的作品之下和諧握手時,我們不得不贊嘆這一藝術與權力、學術與資本、東方和西方“合謀”的最佳個案。

也許有人會說,與黃永、谷文達、吳山專、徐冰相比,蔡國強的藝術成就是建構在西方眼光之上的,甚至有人批評他在思想洞察力與藝術批判性方面對中國當代藝術史沒有貢獻。但他的合法化,成功宣告了一段中國當代藝術史的終點:一方面展現了全球化浪潮中當代藝術成為主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對所有試圖繼續以意識形態為出發點的當代藝術思維提出新的挑戰。

艾未未

Ai Weiwei

藝術家/ Artist

出版人、策展人、建筑師、設計師、雕塑家、鳥巢設計顧問、博客主人……2008 年,藝術家只是艾未未的身份之一,他不斷嘗試跨越更多的領域,將自己越來越推向社會影響力的風口浪尖上,表演著民間力量代言人、系統和體制的反對者、社會熱點事件的參與者的角色。他的博克點擊率超多800 多萬次,擁有眾多的粉絲以及同樣多的反對者,在媒體面前他無所顧忌他挑釁對手、抨擊時政,詆毀媒體本身,這些反而給他帶來更高的曝光率。

可以說艾未未在各個領域都表演著一位不折不扣的概念藝術家角色,也是一位善于顛覆概念的思想家。他無時不刻地發揮著其在藝術中慣常的達達主義般的離經叛道與詼諧的態度。這種顛覆的理念與態度在他的作品以及他的言論行為中表露無遺。他尖銳的思想在中國日常庸碌的社會中,也許是發光的金子,也許僅僅是西方光輝照耀下的石頭。更重要的是,他紅色貴族的身份讓他具有在當下政治形態中不妥協的優勢,可以無所顧忌地做一個“特立獨行”的自由人。

與其他藝術家相比,艾未未另一個不同之處是——他深知媒體的影響力,用他具有感染力的文句來結構或者解構媒體。2008 年,他再次進入《Art Review》雜志Power 100,位列第47 名。艾未未是一個相互矛盾的結構體,更是一個叛逆的解構者。不管你是不是喜歡他,未來的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都要留給他一席之地。

范迪安

Fan Di’an

中國美術館館長、策展人

Director of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Curator

從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到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是中國最高級別的美術殿堂的掌門人,是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而上任之后的業績讓他名副其實地擔當了“把中國當代藝術帶向世界第一人”,是將當代藝術推薦進入中國主流藝術以及普通大眾層面做得最有成效的人物。

自上世紀80 年代以來,范迪安一直奔波于全世界各國的文化界,積極推動中國當代藝術運動與國際藝術交流。擔任中國美術館館長一職之后,他策略性地將這一方式和資源帶入美術館,使得原本以展示經典藝術為主的國家級美術館逐漸承擔起當代藝術傳播和普及功能,讓當代藝術從地下半地下狀態走入官方和大眾面前。2008 年,借北京奧運的大好時機,范迪安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一系列大型的中外藝術展,包括與德累斯頓美術館合作的“靈動的風景:穿越德意志藝術時空”;“格哈德· 里希特藝術展”等等,都成為年度大展中的亮點;另外為著名當代藝術家舉辦的個展,如“馬諾羅· 瓦爾代斯藝術展”、“園林烏托邦——展望藝術展”,開拓了美術館與畫廊機構合作的范例;同時,范迪安積極地將最新的藝術形式通過展覽介紹給大眾,比如“合成時代:媒體中國2008”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的開幕(雖然展覽質量評價褒貶不一,但畢竟在美術館舉行此類展覽尚屬首例)。而“蔡國強:我想要相信”個展的舉辦,無疑在奧運期間為美術館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國際形象。

不管是展覽的策劃組織,還是美術館公共職能的推廣,范迪安的目標是讓中國當代藝術正面出場,爭取其在中國主流藝術中的地位,并與西方主流對接。他提出“美術館要實現基礎功能,必須從以藝術家為中心轉向以公眾為中心”,把中國美術館的作用天平傾斜到公眾這方面來。2008 年,中國美術館繼續堅持舉辦美術館學術講座,讓公眾了解美術發展的歷程。范迪安還帶領中國美術館將國內外展覽在全國各地輪回展出,在普通群眾中普及藝術。在他的努力下,2008 年年末,政府相關部門已經批準了中國美術館新館的建設申請,將在“鳥巢”附近建立一個全新的中國美術館,從而將鳥巢周邊逐步發展成為一個21 世紀新的文化中心。范迪安的這些行動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他也被認為是迄今最好地將中國當代藝術介紹給普通群眾的館長。

黃永砯

Huang Yongping

藝術家/ Artist

在最近的一波藝術家回國潮中,黃永最受關注。不僅是因為這些年黃永砯已在國際上享有了一定的名聲,更因為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軔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85 美術新潮”時期廈門達達的旗幟性人物,黃永砯2008 年3 月以“占卜者之屋”大型回顧展重磅降落在成立不久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該中心第一個大型個人展覽。“占卜者之屋”的展覽選擇了黃永砯從藝30 多年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早期作品《中國繪畫史和現代繪畫簡史在洗衣機里攪拌兩分鐘》、在西方受到巨大爭議的《世界劇場》以及展覽的主題作品《占卜者之屋》等重要作品,讓人們了解了一個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國藝術家的藝術風貌。但是在國內舉辦展覽并不等于真正的回歸,黃永砯的主要活動仍舊在國外展開。2008 年9 月,黃永砯在挪威的第一個個展也在奧斯陸Astrup Fearnley現代美術館舉行,與此同時,他在英國的首個個展也在The Curve Barbican 畫廊舉行。

黃永砯不僅是在中國當代美術史上無法繞過的人物,而且在今天他依然成為單純以學術上的成功受到國際矚目的華人藝術家。雖然在今天中國當代藝術受到世界的極大矚目,但是離真正進入國際學術視野的仍有一定差距,但黃永砯算是一個標志性的人物。如今黃永砯的作品和他個人一樣,越來越脫去“中國”色彩而更加“國際化”,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我不想拘泥于只是一個中國藝術家”。

曾梵志

Zeng Fanzhi

藝術家/ Artist

大多數人對曾梵志的了解僅限于“面具”以及高價。2008 年曾梵志再次證明了自己價格天王的地位,5 月24 日香港佳士得拍賣上,曾梵志1996 年創作的面具系列以7,536.75 萬港幣的價格創造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最高紀錄。而在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 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發布的一份“最好賣”的當代藝術家榜單上,曾梵志以2,780萬英鎊的總成交額排在第六位,并且登上胡潤當代藝術榜第四名,成交總價值僅次于老前輩吳冠中、趙無極,以及F4 之首的張曉剛。如果說拍賣價格跟藝術家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那么我們來看曾梵志的畫廊銷售市場,僅在巴塞爾博覽會上,曾梵志三張作品價格均超過百萬美元,其中兩張分別由章子怡與男友Vivi Nevo、傳媒大亨默多克與妻子鄧文迪購買。不管曾梵志本人愿不愿承認,他都是被2008 年藝術市場追逐的焦點人物。

圍繞曾梵志另一種心照不宣的爭奪也在暗暗進行。曾梵志在國內的兩個合作畫廊——香格納和都亞特畫廊都與其工作室保持和諧的鄰里關系,而2008 年6 月,香格納畫廊和阿奎維拉畫廊參加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時,都帶上了曾梵志的作品。

曾梵志的性格使得他和藝術圈保持了相應的距離,而廣泛的人際交往讓他在公眾層面上保持了比其他藝術家更高的認知度,2008 年幾乎每一本時尚雜志都有介紹曾梵志的文章。他在慈善事業上也不遺余力,汶川大地震后,曾梵志為保利舉辦的“情系災區,傾情奉獻”的義拍捐出了一幅180x260cm 的大幅作品,募得672 萬善款。此外,曾梵志每年還拿出12 萬,在母校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每年拿出10萬美金,資助北大現代藝術檔案的研究工作,曾梵志這些善舉也讓他成為藝術界的一個的特例。

方力鈞

Fang Lijun

藝術家/ Artist

方力鈞的2008 相當低調。

2007 年方力鈞是與他高調亮相幾個大型個展密切相關的,而事實上,2008 年他參加的各種展覽遠遠高于2007 年的參展數目,展覽密集到平均每半個月都有開幕。所以,方力鈞的2008 多數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奔波,飛越萬水千山去參加與己相關的20 多個展覽開幕式。

從1993 年,方力鈞的作品《打哈欠》被《時代周刊》以中國為主要報道內容的一期用作封面以來,方力鈞被視為藝術界“痞子化寫作”和“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自2003 年起,中國的當代藝術市場價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風風火火快速拉升,直到2008 年下半年的經濟危機才開始重新洗牌。作為所謂的四大天王之一,方力鈞的市場價格并沒有被抬升到與其他人并駕齊驅的地位,在他的近200 件上拍作品中,超過千萬元成交價的只有兩件,對于這些年來動輒屢破新高的新記錄來說并不出色。究其原因還是和方力鈞大多重要作品被機構收藏、很少流入市場有關,而且也跟藝術家本人對藏家的苛刻要求相關聯。應該說方力鈞是目前在藝術市場上自我運作比較成熟的當代藝術家。

當2008 年若干個當代一線藝術家高調簽約國際大畫廊時,方力鈞掛著他那煞為生動的招牌式的笑臉,嘻笑怒罵、從容掌控,公開說自己不跟任何畫廊簽約,不會有像一個賣身契一樣的長期或短期的約定,只是有合作的畫廊而已。面對商業,他非常自我的保持著一個他認為的獨立藝術家的基本態度。而在藝術創作上,方力鈞2008 年花了更多的時間去嘗試各種新的方式,力圖從不同的角度更好的描繪真實的生命,令他的作品在更大的空間中自由翱翔。

張曉剛

Zhang Xiaogang

藝術家/ Artist

雖然2008 年張曉剛沒有再次進入Artreview 全球藝術百強榜,但這并不妨礙他依然是中國當代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的身份。圍繞張曉剛的高價紀錄數不勝數:7 億7 千萬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根據雅昌拍賣網的數據統計),最高價4,736.75 萬港幣(1995 年所作《大家庭三號》在香港蘇富比創造的記錄),Artprice 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發布的“最好賣”當代藝術家第五位……不過高價不完全是張曉剛入榜的理由。

2008 年,張曉剛高調簽約佩斯(PaceWildenstein)畫廊,成為繼張洹之后又一位簽約佩斯的中國一線藝術家。以代理頂尖藝術家為主的佩斯畫廊建于20 世紀60 年代,如Andy Warhol、Chuck Close、Alex Katz、JeffKoons 等都是其旗下代理藝術家。2008 年佩斯畫廊在紐約為張曉剛舉辦名為“修正(revision)”的個展。據可靠消息,參展作品全部銷售一空。最具價值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張曉剛與這一美國畫廊巨鱷佩斯的攜手,代表著張曉剛已經成功進入國際藝術市場價格體系,尤其在全球金融風暴背景之下,這一成功的聯姻范例代表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信心。除了佩斯畫廊展覽之外,9 月24 日在布拉格魯道夫美術館,張曉剛在捷克的首次個展“中國繪畫——張曉剛”以及將于2009 年3 月27 日在布里斯班昆士蘭美術館個展,以更加沉靜的方式帶給人們一個完整的張曉剛。國際上普遍認可張曉剛“已經是成熟的中國當代藝術的典范。”

慈善事業是張曉剛2008 年另一個重要的關鍵詞,作為川籍藝術家,張曉剛為今年汶川地震義拍創作油畫《父親與女兒》,該作品參加5 月29 日由呂澎和周春芽發起的慈善義拍,并將全部的拍賣所得捐給中國紅十字總會,用于災區救援災后重建工作。作為中國最知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張曉剛此舉帶動了藝術慈善事業的整體行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王璜生

Wang Huangsheng

廣東美術館館長

Director of Guangdong Museum of Art

相較于文化重鎮北京和上海,廣州的當代藝術氛圍相對薄弱,并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在北京、上海,整合當代藝術資源的多是拍賣公司、畫廊、藝術博覽會,獨有廣東是依賴國家級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來整合本地區的當代藝術資源。這一方面說明廣州當代藝術氛圍薄弱的同時,另一方面

又把廣東美術館在整個廣東甚至華南當代藝術界的地位凸顯出來。而作為館長的王璜生,在各種藝術資源紛雜的廣東美術館,每年都能舉辦引起廣泛關注的當代藝術展,對提升整個廣東的當代藝術氛圍和促進當代藝術在廣東地區的發展,功不可沒。

2008 年5 月,“廣州站——廣東當代藝術特展”延續了廣東美術館的“'85 以來現象與狀態系列展”的研究課題,全面梳理了自“'85 美術新潮”以來廣東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6 月,已在業內外樹立品牌的2008 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巡展首發站暨頒獎典禮在廣東美術館舉行,進一步盤活了廣州的當代藝術氛圍。當然,對于廣東美術館而言,2008 年最重要的還是廣州三年展的舉辦。以“與后殖民說再見”為主題的第三屆廣州三年展,盡管展覽主題受到非議,但在時下的中國,這種敢于提出問題的態度仍頗具魄力。同時,與國內同期上演的幾個大型當代藝術展相比,第三屆廣州三年展的展覽質量、影響力、口碑也略勝一籌。

徐冰

Xu Bing

中央美院副院長、藝術家

Deputy President of The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 Artist

2008 年,藝術家以各種形式紛紛回歸國內發展。其中以徐冰回歸的方式尤為意義深刻。旅居海外多年的徐冰出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一職,分管國際交流、藝術創作和科研等和學術有關的工作。以一個自由藝術家的身份被官方委以重任,由此可見國家對當代藝術的重視態度。就這個意義上說,徐冰就任中央美院副院長是2008 年藝術界一個重要的事件。

作為藝術家的徐冰,他的創作活動,尤其英文書法,豐富了現代藝術的內容。在美國、歐洲以及亞洲參加過許多國際性藝術大展,這些成就促成徐冰在1999 年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的高達六位數的高額獎金,這是華人藝術家首次獲此殊榮。他和蔡國強、黃永,也被認為是早期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代表人物。

2008 年,除了擔任院長一職,徐冰的藝術創作也在國內相繼展開。比如和當代社會國際化進程很有關系的《地書》項目;將于2009 年完成意在推廣和提高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的肯尼亞《木. 林. 森計劃》等。

董夢陽

Dong Mengyang

藝術北京CEO

CEO of Art Beijing

在董夢陽看來,藝博會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意,而是一個屬于中國和亞洲的長遠事業。作為中國藝術博覽會事業發展全程的見證者,董夢陽早在1993 年就參與籌辦了中國第一個藝術博覽會,2004 年又籌建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2006 年組建了“藝術北京”。董夢陽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即打造一個可以與歐美高水準畫廊博覽會相抗衡的藝術博覽會,主推亞洲和中國當代藝術。董夢陽比其他藝博會籌建人更優一籌的地方在于他為自己做的事情找到了最合適的理由:與中國當代藝術(不管是新生的還是已經成名的)一起成長。

2008 年,董夢陽借著和一批中國藏家一起前往印度“淘寶”的機會把印度畫廊拉入藝術北京,彌補了去年印度元素缺席藝術北京的遺憾。縱觀“藝術北京2008”,在參展商規格、VIP 預展、作品交易、媒體宣傳、展商服務等方面,較去年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董夢陽自創辦“藝術北京”起就一直將年輕畫廊和年輕藝術家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此次“藝術北京”一些代理年輕藝術家的畫廊收獲頗豐,也從側面反映了董夢陽的工作卓有成效。另外,“藝術北京2008”旗下新增了“影像北京2008”單元。作為亞洲首個專業影像藝術博覽會,作為亞洲影像藝術市場新模式探討的初次試水,“影像北京2008”有其不足和孱弱之處,但還是得到了業內人士的理解與支持。而且,在商業贊助上,“影像北京2008”應該說做得比較成功,為參展商提供了20% 的展位費用支持,此舉對于一個尚處于嬰兒期的專業影像博覽會而言,可謂意義非凡。

2009 年,“藝術北京”的開幕時間將從9 月調至4 月,極短的籌備時間對董夢陽和他的團隊而言是絕對的挑戰。不過,這一舉措對于京城藝博會資源的整合有著積極的作用,并引出一個大大的懸念:與同是4 月開幕的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形成針尖對麥芒的競爭態勢,偏重亞洲的“藝術北京”將有何表現?

朱其

Zhu Qi

美術批評家、策展人

Critic/ Curator

2008 年的藝術界,不得不說的是“朱其”事件或者說“天價做局門”。美術批評家和策展人朱其在自己博客上寫了《當代藝術拍賣的“天價做局”,以及暴利游戲》的博文,直指藝術市場中的天價作品大部分都是虛假交易,并虛擬了怎樣將一個處在低價位的藝術家作品炒作到高價的方法和手段。隨后又以多篇博文補充闡述對藝術市場的看法。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朱其以一位不太專業的藝術市場專家身份引導了更加不專業的大眾媒體,以對藝術市場的無情批判掀起了有史以來當代藝術在主流媒體的最大波瀾。在2008 年,當代藝術市場因此從“最賺錢的行當”、“屢創天價”、“創意產業領頭行業”變為“天價做局”、“黑幕連連”。

對金融行業和投資市場來說,黑幕和做局比比皆是,并非秘密。而作為商品存在的藝術品和作為投資盈利產品的藝術品在近年來進入金融流通領域,或炒作或被操縱,從金融體系上看也并不是值得一提的新鮮事。真正新鮮的是在當代藝術價位快速飆升的時候,朱其勇敢地站出來充當正義者,同時也引領了媒體追求的新鮮感。所以“天價做局”一曝光,鼓掌喝彩者有之,痛斥辱罵者也大有人在。

當然事情遠沒有結束。當經濟危機下的藝術市場春天不再時,朱其又連續發了《藝術炒作集團冬天來了!》、《資本代言人的靈魂冬天》等幾篇博文再次痛斥了他認為參與市場炒作的各色人等。到底是“戳破皇帝新衣謊言的小孩”還是“不專業的唱衰者”,是“未獲利集團”的代言人抑或是“捍衛當代藝術的勇士”?朱其的2008 就這樣獲得了無數富有爭議的頭銜。

尤倫斯夫婦

Guy MyriamUllens

收藏家、尤倫斯基金會 尤倫斯藝術中心創始人

Collector/Owner of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and Ullens Foundation

2008 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中國落戶整整一年,作為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海外收藏家的代表人物,尤倫斯在中國的每一個舉措都牽動著當代藝術行業的神經,雖然他并不過多介入市場領域。2008 年,尤倫斯藝術中心的形象在急劇的轉換中確立起來,一方面繼續扮演著學術性歷史性的美術館機構的形象,另一方面過渡成為更加時尚更加流行的藝術交流和時尚創意中心。年初黃永的個展《占卜者之屋》在藝術學術界引起轟動,而年末的《迪奧與中國藝術家》大展的嘉賓陣容堪比任何奢侈品牌的發布活動。除此之外,尤倫斯藝術中心所舉辦的一些年輕藝術家和時尚設計者的展覽也透露出順應潮流的趨勢。

圍繞著這一系列轉換背后更吸引人的,是尤倫斯藝術中心一年內的人士更迭:正副館長依次易人,中層負責人頻頻更換。這其中透露了尤倫斯藝術中心主動或者被動適應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也是西方體系和中國體制的碰撞和交融的結果。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機構的進入,這一經歷必將成為每一個外資機構必須經歷的磨難。

黃專

Huang Zhuan

策展人/ Curator

除了廣州美院教授的頭銜,黃專更為引人注目的是OCT 當代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的職務。黃專一直都在以華僑城的這個非贏利空間為大本營,做著一些大手筆的藝術項目。

歷數OCT 當代藝術中心的歷史功績,都是出手不凡的大手筆:六屆深圳雕塑展,影響力在很久前就已經從國內延伸到國外;深圳華僑城段地鐵壁畫項目,同樣引來國內外媒體的大量報道。另外一個黃專負責的項目就是上海新浦江城的公共計劃,這個公共計劃包括每年在上海新浦江城策劃一位藝術家的個展。2008 年初,隋建國的大型回顧展在此舉辦,10 月,汪建偉的大型個展從深圳OCT 巡展到此。9 月份的王廣義、張培力個展也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和OCT 當代藝術中心同時開幕,陣容強大的參觀團隊,幾乎囊括了全中國的知名當代藝術人士。在黃專的大力推動之下,公共藝術如今已經成為華僑城在中國,甚至國際上的一個身份與品牌。

因為有了黃專和華僑城集團的公共藝術項目,深圳這座城市正在成為一個國內少有的、不斷在推動公共藝術的城市,如此超前的戰略眼光,也許在將來會成為美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廣義

Wang Guangyi

藝術家/ Artist

作為85 老將,充滿力量但又讓人無法琢磨的王廣義一直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標識。從最早參與組織“北方藝術群體”、探討美術和文化的問題開始,王廣義試圖把藝術問題拉到社會現實問題上;參加國際藝術大展,面對中國藝術家的國際身份問題的爭論時,他都以實踐發出了中國當代藝術最鏗鏘有力的聲音。對于王廣義而言,藝術家面對的問題遠比意義重要,他的藝術也在不斷解決問題。了解王廣義,最好的方式也是從其作品要解決的問題中去探尋。2008 年,我們有機會在其回顧展中追尋另一個王廣義。9 月,在何香凝美術館OCT 當代藝術中心上演的“視覺政治學:另一個王廣義”,首次在國內集中展示了他自1989 年以來創作的最重要和最大型的裝置藝術,對他的創作脈絡進行了完整的梳理。10 月,他還在倫敦Louise Blouin Institute 舉辦了以大型雕塑和壁畫為主題的個展。

隨著中國當代藝術國際關注度及中國當代藝術家身價、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公開表達自己對社會事件的看法。4 月,在法國出現抵制奧運圣火的事件后,王廣義和盧昊、魏光慶、王友身聯合宣布退出在法國的展覽活動,以示抗議。隨后引發了一場藝術家愛國主義事件的爭論。

學術和社會影響力之外,王廣義今年在藝術市場上的表現也算堅挺。王廣義的經典作品《大批判· 萬寶路》在春拍中仍以超過一千萬元的價格成交。與此同時,他也入選以年度拍賣總成交額為指標的《2008胡潤當代藝術榜》,位列第13 位。在由英國《獨立報》根據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 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做出的“全球最暢銷的當代藝術家榜”中,他位列第9 位。

陳東升

Chen Dongsheng

藏家、泰康人壽董事長、中國嘉德股東

Collector/ Chairman of Taikang Life Insurance CompanyLtd/Shareholder of China Guardian Auction CO.Ltd.

一手創建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陳東升這些年來一直暢游在中國保險業中,在藝術圈外人看來他只是泰康人壽的總裁,但是多年來陳東升卻從未真正離開過嘉德,有記者問:“退休后,你干什么?”陳東升答:“回嘉德”。看來,“嘉德情懷”或者說是“藝術情結”一直伴隨著陳東升。

2008 年是中國嘉德創立15 年的紀念年,為此,從春拍開始,嘉德公司花了很大力氣要以輝煌的業績來慶祝嘉德15 年的到來。因為嘉德15 年來在藝術品市場中積攢了深厚的人脈,所以眾多的藏家紛紛拿出罕見的藏品送往嘉德上拍,使得嘉德的春拍以9.935 億元的總成交額創造嘉德拍賣單季成交額歷史最高。其中藝術家劉小東的《溫床NO.1》(五聯)以5,712 萬元成交,據傳這件作品被陳東升個人買入。

在嘉德春拍剛結束后不久,“5·12”汶川大地震的不幸消息傳來,嘉德公司立即組織了藝術家的賑災義拍活動,在中國嘉德“共同渡過· 中國當代藝術界賑災義拍”專場中共有近200 位藝術家的194 件精品力作上拍,募集善款5,100 多萬元全部支援災區。據拍賣現場觀察,陳東升通過經紀人在這場拍賣中買入了包括蔡國強、展望、王光樂等人的作品,總額不下600 萬元。

2008 年下半年藝術市場受到來自金融危機等多方面的影響而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嘉德的秋拍總成交額較春季也縮水近2/3,在油畫雕塑方面的成績損失較大,但是在近現代書畫、古籍善本等方面依然抗住了市場的下跌,保持了自己的優勢。在書畫、瓷雜工藝品等方面一直是中國嘉德的優勢所在,在如今中國當代藝術調整幅度較大的整體情況下,中國嘉德有望依靠自身的優勢頂住市場“寒冬”的來臨。

岳敏君

Yue Minjun

藝術家/ Artist

岳敏君作為一個在學術上得到認可、在市場上大放異彩的藝術家,這兩年也在創作上銳意求新、求變,并不斷的參加一些學術性的展覽。

在2008 年上海雙年展上,他的作品《五彩龍騰》以“兇猛”的態勢占據了一個大展廳:一群大小各異的人首恐龍。雖然在其中還摻雜著他的經典“笑臉”符號,但是可以看出藝術家已經做出了探索的努力,形式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上海雙年展幾乎同時舉辦的南京三年展上,岳敏君近兩年開始創作的“迷宮”系列的作品也得到了呈現,這一系列作品可以說完全擺脫了藝術家之前的標志性符號作品,但是在學術方面還有待認可。

在學術發展的同時,2008 年岳敏君作品的市場更是捷報頻傳。在2008 年上半年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蘇富比春拍時,總計有《轟轟》、《活著(十五件)》、《大天鵝》、《太陽》、《攻占游泳池》4 件作品都超過了千萬元的價格,《轟轟》、《活著(十五件)》、《大天鵝》和《攻占游泳池》四件作品都超過了兩千萬的價格。其中岳敏君1993 年創作的《轟轟》更是以5,408.75 萬港元創了畫家作品個人最高紀錄。在他作品已普遍處在高價位時,能夠再有突破實屬不易。2008 年下半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普遍大幅下滑,即使是一線藝術家也不例外,但是岳敏君的一件作品《罪人春光》在12 月的羅芙奧藝術集團秋拍中仍然以約合1,300萬人民幣成交,證明他的經典作品還是在一定程度支撐住了市場的下滑。由英國《獨立報》根據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 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做出的“全球最暢銷的當代藝術家榜”中,他位列第7 位。

劉小東

Liu Xiaodong

藝術家/ Artist

劉小東是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學院派藝術家的杰出代表。無論是學術成就還是拍賣成績,他都是耀眼的明星。劉小東08 年還是在不斷創作著他的“項目”,自2007 年的青海、西藏項目之后,劉小東又跑去了意大利,那個爆發垃圾危機的地方——那不勒斯。當地的垃圾堆積如山,社會動蕩,隨時可能出現黑幫分子,去到那里進行創作,難度與危險可想而知。但這為劉小東的現實主義創作新增添了一件經典力作。劉小東的現實主義創作深得前輩的贊譽。陳丹青對劉小東極為推崇,他說:“在繪畫里我只做到了結束‘文革’,但用寫實的筆觸去描述當下,我做不到,因為我意識到自我的斷層。” 艾未未評價劉小東的作品:“讓時間停止,讓無言者訴說,讓沒有可能和機會的人們有機會看著這個默許了這一切發生的世界。”3 月,由凱倫· 史密斯策劃的劉小東個展也在紐約布恩畫廊開幕,這是劉小東第一次在紐約亮相。劉小東2008 年的拍賣成績同樣不俗。2005 年創作的《溫床NO.1》在嘉德5,712 萬人民幣成交,2004 年的《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在香港蘇富比6,997 萬人民幣成交。嘉德賑災義拍中,劉小東為四川災區籌得38 萬元。

李磊

Li Lei

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

Executive Director of Shanghai Art Museum已經成為上海文化品牌的上海雙年展是上海美術館兩年一屆的重要活動。2008 年初,上海美術館與瑞士私人銀行嘉盛萊寶簽訂協議,一舉解決了上海雙年展未來五屆的資金之憂,現在上海雙年展成為目前國內資金來源最充裕的雙(三)年展。在上海雙年展前40 天里,吸引了超過18 萬的觀眾入場參觀,其社會傳播力和提升當代藝術氛圍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李磊在一次采訪中坦言,上海美術館在運營上并沒有多大困難,其困難主要來自一些人事制度所造成的矛盾及對其業務工作的干擾。在這錯綜復雜的矛盾之中,上海美術館在2008 年除了上海雙年展之外,還推出了不少重要的藝術展覽。如“為了明天的記憶:瑞銀集團藝術藏品展”、“古典與唯美:西蒙基金會藏歐洲19 世紀繪畫精品展”等等。上海美術館還憑借品牌優勢和深厚的資源,一次性接收了吳冠中向上海美術館捐贈的66 件代表性書畫作品。

作為執行館長的李磊也是一位藝術家,工作之余,在抽象藝術上也有很深入的探索。2008 年,他還在上海舉辦了“詩性抽象——李磊2008 近作展”。這也是在四年之后,李磊再次在上海舉辦個人展覽。

張子康

Zhang Zikang

今日美術館館長

Director of Today Art Museum

今日美術館2006 年從今典集團的文化產業中剝離之后,一直在為自己民營美術館的龍頭形象和非贏利事業的資金延續性而努力。2008 年,館長張子康針對展覽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集中精力對展覽項目進行篩選,定位在成熟藝術家個展、藝術時尚創意展和年輕藝術家推薦展上,經營多年的青澀創想計劃已成為今日美術館的招牌項目。另一方面今日美術館也將與時尚界的互動引入館內,“ALL ABOUT LOVE”——艾敬個展和阿迪達斯視覺藝術展反響強烈。2009 年,今日美術館制定了更加整體的定位和學術框架,以藝術潮流和個案研究為主,知名藝術家如徐冰、張洹、隋建國、岳敏君、史金淞等人的個展展出的都將是他們的新作品。為了保證展覽質量,2008 年年底開始今日美術館將逐步取消場地費,而通過從參展方收取贊助費的方式來解決。為了美術館有長期的資金保證,今日美術館醞釀改制,實行美術館所有權股份化,吸引4 到5 家中國大企業參與,每家持有一定的股份,讓這些企業作為美術館的長期贊助人,把今日美術館的產權社會化,尋求美術館機制的新突破。另外理事會機制也已啟動,目前理事會成員名單已經初步擬定。張子康表示,美術館在未來運營中將結合西方美術館用人理財的經驗,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斷摸索和提高今日美術館的管理水平。如今今日美術館已逐漸走向多元化、社會化和穩定化。

高士明

Gao Shiming

策展人/ Curator

倚重強勢的藝術人脈和藝術資源的背后支撐,而立之年的高士明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在中國美術學院,他是副教授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象牙塔之外他也名聲不小,甚至在西方藝術圈也頗有影響力。高士明一直是多媒體藝術、電子藝術實驗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從2002 年起,高士明就參與策劃了許多大型學術性展覽,包括2002 年到2004 年的“亞洲當代藝術的遷徙與地緣政治”系列研究計劃、2004 年的“影像生存:第五屆上海雙年展”、2005 年的“現實深處: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他還編輯出版了《視覺的思想》、《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與地緣政治視覺報告》等學術著作。在雙年展、三年展頻繁遭受質疑時,他似乎就是學術品質和展覽影響力的保證。連州攝影節、廣州三年展幾乎不謀而合地邀請他出任總策展人。07 年12 月,高士明作為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策展人,策劃了本次以“影子的煉金術”為主題的年展。這個項目已經被廣東列入省重點文化項目,高士明2008 年還參與了第三屆廣州三年展的策劃,在這場名為“與后殖民說再見”的三年展中,高士明與現今盛行的“后殖民”批評理論展開了對決。在今年的宋莊藝術家批評家論壇上,高士明獲得年度青年批評家提名。

徐震

Xu Zhen

藝術家/ Artist

徐震,被人調侃為以摔一只死貓開始自己藝術生涯的藝術家,自第一次露面,就成為當代藝術中反叛、挑釁、非主流等關鍵詞的代言人,七八年來不斷嘗試新觀念和新技術,徐震之所以有資格成為最活躍的年輕藝術家中的一員,不在于其作品在拍賣場上的表現,而在于其豐富得近乎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記錄、展覽經驗和他一貫的對權威的調侃態度。今年,徐震在長征空間舉辦了自己在國內的第三個個展——“可能性第一”,展覽由《裝飾品》和《饑餓的蘇丹》兩件裝置+ 表演作品組成。《裝飾品》是一個于黑暗中懸掛在半空的太空艙,在展覽的21天內全封閉,除了失重狀態之外,參展人員嚴格模擬宇航員的太空生活。《饑餓的蘇丹》則是再現普利策獲獎攝影師Kevin Carter 的同名新聞圖片,為此拉來了泥土、灌木,布置了高瓦數的大燈、地暖,還找來了禿鷲和黑人小演員。和徐震以前的展覽一樣,“可能性第一”又引發了熱烈的爭論,有人贊,有人諷刺,對此,徐震稱一切“基本沒意外”。

除了長征的展覽,徐震2008 年還做了幾件事:和幾位藝術家在上海合作開了個畫廊,取名“小平(Shopping)”,畫廊的口號是“賣”,宗旨則是挖掘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策劃優秀藝術家的展覽、為中國當代藝術注入新鮮血液。畫廊現在已經代理了一些年輕藝術家,自開幕以來,接連舉辦了幾次展覽,藝術實驗傾向初露鋒芒,至于畫廊今后能否一以貫之地整合資源、促進年輕藝術家成長,一半藝術家一半生意人的徐震還有不少事情要做。此外徐震還參加了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和法國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送展作品分別是《爸爸媽媽》和《無題》;再有是在紐約的James Cohan 畫廊展出了作品《香格納超市》,在韓國的DoArt 畫廊展出了作品《只要一瞬間》,國際藝術圈對這個喜歡搞怪的中國藝術家還是保持了不小的興趣。

比翼藝術中心藝術總監、Art-Ba-Ba 網站論壇管理人、策展人、活躍藝術家、畫廊股東——徐震繼續著自己的多重身份,這個比一般藝術家更善于處事和交際的藝術家,2009 年還會以怎樣的舉動襲擊人們的眼球,仍然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懸念。

樂正維

Le Zhengwei

何香凝美術館副館長Deputy

Director of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樂正維以堅定的信念和誠肯的態度,聚集了藝術領城眾多精英和專業人士,在何香凝美術館這個平臺上演繹了一個個不尋常的故事,將何香凝藝術與中國當代藝術從深圳華僑城向外推廣、延伸、擴大。

2008 年,王廣義、汪建偉、張培力、曾力、蘇新平、王克平、羅永進、任小林的個展都在何香凝美術館和OCT 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她還與張頤武共同策劃了“反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與藝術~紀念何香凝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年未的“交叉:OCAT 當代舞蹈劇場演出季(2008)”暨“‘從鄉村到都市’紀錄片論壇”在深圳舉辦,將藝術探討延伸到實驗表演、影像等等多層面,突出了何香凝美術館將中國當代藝術向縱深推進的嚴肅學術態度。

冷林

Leng Lin

北京公社負責人、佩斯· 北京總裁

Director of Beijing Commune Pace Beijing

冷林,集批評家、策展人、畫廊商、藝術家四種身份于一身,是一個揉雜了中國當代藝術界各種角色的綜合體。2008 年,隨著國際畫廊巨鱷佩斯畫廊落戶北京798 藝術區,冷林的頭上又多了一個頭銜——佩斯· 北京總裁,負責佩斯· 北京的運營,并且策劃了佩斯· 北京的開幕展“遭遇”,讓中國當紅藝術家的典型形象——肖像得以與世界知名的肖像作品“面對面”,進而引發對中國當代藝術特殊文化現象的思考。這是冷林躋身榜單前30 名的最重要籌碼。

佩斯落戶中國,首選冷林作為佩斯北京的總裁。一方面得益于兩者之間多年的交情,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那就是冷林此前運營的北京公社以極高的專業水準,獲得了極高的業內認可度,這為其接手佩斯· 北京提供了摹本。成立于2004 年的北京公社,位于798 一隅,常年緊閉的大門雖然顯得異常低調,但其所展現的面貌確是中國當下畫廊業眾生面的代表面孔之一。在冷林的推動下,北京公社一直在努力嘗試建立一種推動當代藝術的新模式,同時試圖把北京公社打造成介于博物館和畫廊之間的新空間。冷林本人策劃了北京公社的大部分展覽,提出“政治視覺美學”等關鍵詞,來建構中國當代藝術新的理論框架,為中國當代藝術建構未來的價值基礎。北京公社每年展覽不多,大都是個展的形式,2008 年除了為藝術家盧昊、海波、劉建華、李尤松舉辦個展外,還在畫廊首次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劉蘭舉辦收藏展,把幕后的藏家推向前臺。

周春芽

Zhou Chunya

藝術家/ Artist

作為一名反浪潮的杰出中國當代藝術家,周春芽并沒用像同期的其他一線藝術家一樣,過多借用中國政治符號。而是更多地揉合中國傳統繪畫和西方現代藝術抽象手法,創造一種更具國際性的繪畫語言,“綠狗”和“桃花”是其鮮明的個人圖像。自2007 年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從業以來最大個展——《花間記》后,2008 年年初他又在印尼CP藝術基金會的資助下,在印尼國家美術館舉辦了以綠狗為主題的“綠狗——周春芽個展”。

在2008 年這個對中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藝術家在很多社會事件中扮演了獨特的角色。1 月,為了救助白血病女童,周春芽發起藍頂慈善義拍,籌得92 萬善款。并經過一年多的找尋,最終找到了匹配的血型。4 月,在由奧運圣火傳遞在巴黎引起的騷動引發的藝術家愛國主義事件中,周春芽撰文支持退出在法國舉辦展覽的王廣義、盧昊等人,在網上引起了關于藝術家社會性的爭論。5 月,在曠世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后,周春芽牽頭組織義拍,并且還特意為義拍創作了一幅作品,籌得258.4 萬元善款。同時,周春芽還積極參加業外的慈善拍賣。比如在8 月份的時尚芭莎明星慈善拍賣會上,周春芽的《江南一枝花》籌得350 萬善款。此外,周春芽針對地震后殘疾人增多的現實,個人捐助30 萬元給殘聯,專門關注震后殘疾人。同時,他還啟動藝術助殘計劃,希望能為熱愛藝術的殘疾人提供學習藝術的機會。此外,他還出資資助三位年輕藝術家拍攝了《明天》紀錄片,紀錄了地震的殘疾兒童。盡管捐款有多少,但愛心無大小。周春芽在震后之所以能通過義拍籌得五百多萬的善款,一方面得益于中國藝術市場在近兩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也得益于周春芽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認可度的提高。周春芽的藝術市場開始火起來是在2006 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一同啟動,從原來的十幾萬上升至幾百萬一幅。盡管中國藝術市場出現異動,但其在臺灣、香港和東南亞的穩固買家及其刻意控制作品的市場投放量以保證供需平衡的舉措,還是使其作品的市場表現比較堅挺。在以年度拍賣總成交額為指標的《2008 胡潤當代藝術榜》上,他位列第6 位。在由英國《獨立報》根據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 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做出的“全球最暢銷的當代藝術家榜”中,周春芽也位列第17 位。

劉野

Liu Ye

藝術家/ Artist

雖已年過不惑之年,但劉野還在創作他已經畫了十幾年的劉氏卡通繪畫,并且還大有沿著此路畫到底的勢頭。不過,對于劉野而言,外在形式的變化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尋找自我,在看似平淡的藝術中展現生活中的睿智凝練。隨著世事的演變,劉氏卡通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2008 年,劉野就成為已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之一。同時,還參展了第七屆上海雙年展的“夢想廣場部分”。

當然,今年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劉氏卡通在藝術市場上的上佳表現。盡管,2008 年藝術市場由于受到外部內部等眾多原因的影響,整體處于下行通道。眾多當紅藝術家的拍賣最高價也呈現下滑趨勢,與此趨勢相反,劉氏卡通的表現異常堅挺。2008 年10 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上,劉野的作品以超過1,298 萬港幣的價格成交,成為今年位數不多的拍賣最高價只升不降的藝術家。與此同時,劉野還在以年度拍賣總成交額為指標的《2008 胡潤當代藝術榜》上位列第12 位。與國內藝術家相比,劉野不處下風。與國際藝術家相比,劉野實力也不俗。11 月16 日,由英國《獨立報》根據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對2007 年7 月至2008 年6 月之間的2900 場拍賣行結果的數據分析做出的“全球最暢銷的當代藝術家榜”中,劉野位列第15 位。

馮博一

Feng Boyi

策展人/ Curator

2008 年,除了獨立策展之外,馮博一主要的工作是擔任何香凝美術館的OCT 當代藝術中心副主任,組織策劃了包括“深圳當代雕塑藝術展”、“新視覺’08: 底片——第五屆全國美術院校油畫專業應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等多個大型展覽,其中已經連續做了5 屆的全國美術院校優秀畢業生展覽已經成為深圳乃至全國的品牌項目。除此之外,馮博一繼續保持其獨立策展人的身份,與多個畫廊合作,策劃了包括劉大鴻、朱新建、張旭東、何汶、張小濤+ 李一凡、蘇新平等老中青藝術家在內的展覽。

2008 年以來,藝術市場的大起大落強烈沖擊著藝術學術和批評界,一些原本專心學術的策展人在誘惑之下,或者投身商海,擔當起畫廊主和經紀人角色,或者陷入口舌是非之爭。這些現象削弱了藝術批評在以往作為學術權威的主導力量。在這種事態之下,馮博一既不參與畫廊,也不介入商業活動,能夠繼續保持相對獨立的策展身份和策展思路,依舊為發掘青年藝術家而努力,是難得的資歷豐厚同時又不失新銳角度和新鮮活力的策展人。

勞倫斯· 何普林

Lorenz Helbling

香格納畫廊負責人

Director of ShanghART Gallery

憑借具有海外背景,最早在中國開設畫廊的特殊優勢,香格納畫廊吸引的始終是世界各地收藏家的目光。在力求將最真實的藝術交流呈現的同時,香格納走過了從幾十平米的小房間到如今上海3 個空間的飛速轉變。2008 年2 月,香格納畫廊北京地區的分支機構在北京草場地藝術區開幕,開啟了畫廊經營的新篇章。自從2000 年香格納畫廊成為中國地區第一個進入巴塞爾藝博會的畫廊之后,他們已經連續參加了八屆巴塞爾,是第一個從中國走入巴塞爾的“主要畫廊”部分的畫廊,也不斷入選世界各大重量級博覽會。他們一直有著穩定的客戶群,因此并不擔心銷售。香格納畫廊本身代表一種標準,是海外畫廊在中國本土化過程中融合的典范。

雖然幾乎所有畫廊都沒有完整意義上的代理制度,但香格納與合作過的藝術家從96 年到現在一直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香格納畫廊給藝術家足夠的創作時間和空間,對藝術家資料完善的管理、對私人收藏的選擇等等保證了香格納所操辦展覽和簽約藝術家的質量。

2008 年,即使在中國藝術市場最喧囂的階段,香格納一直堅持低調專注而平穩的發展,畫廊一如勞倫斯本人保持儉樸實際的風格。年底畫廊開始推廣的影像資料庫充分發揮了老牌畫廊的資源優勢,也為真正熱愛藝術渴望藝術的人士提供機會,開拓了畫廊在藝術公共教育方面的角色。

黃篤

Huang Du

策展人/ Curator

黃篤是如今中國為數不多的以“獨立身份”策劃展覽的藝術策展人。不依靠任何機構,這使他活動起來更自由,也使他成為一個多產的策展人,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一些他礙于面子掛名策劃的展覽。

自從2007 年黃篤在今日美術館策劃“首屆今日文獻展”以來,他一直和今日美術館走得很近。2008 年他僅在今日美術館的一個場館就策劃了包括“清空——李繼開作品展”、“北京008”秦玉芬藝術計劃、王強作品展——生活的高原、“藝術的魅力——中國當代藝術及其收藏”在內的多個展覽。在另外一些機構還策劃了視覺“欺騙”史晶個展(華莎藝術中心)、劉滄海“無主之地”個展(亞洲藝術中心)、陳文令2008 新作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鑄造藝術館開幕首展——中國幻想等幾個展覽。

2008 年黃篤策劃的最有影響力的展覽一個是“第三屆南京三年展”,另一個是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的學術展覽“驚喜的發現”。南京三年展由之前以舉辦兩屆的“中國藝術三年展”更名而來,正好趕在廣州三年展和上海雙年展同一檔期。黃篤擔任總策展人,邀請了以亞太地區為主的近百位藝術家參展,雖然這次展覽在有些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但還是在眾多藝術盛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上海當代上,黃篤是“驚喜的發現”的總協調人兼中國部分的策展人,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上海當代作為一個商業藝術博覽會的學術引導。

勞倫佐· 魯道夫

Lorenzo Rudolf

“上海當代”藝術總監/Director of the ShContemporary

由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展覽集團承辦了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所以2007 年由她承辦的首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簡稱“上海當代”)就以強勢的姿態,將國際的展會標準帶到中國。2007 年上海當代由主持巴塞爾博覽會十年之久、邁阿密巴塞爾博覽會的創始人勞倫佐· 魯道夫與搭檔皮埃爾· 胡伯(PierreHuber) 共同操作,而之后關于胡伯的各種傳聞流言四起,最終胡伯還是離開了上海當代,由勞倫佐獨自執掌。針對于這個變化,他若無其事的表示:“自己執掌博覽會更自由輕松了”。

2008 年的上海當代在勞倫佐的領導下有了不小的變化,幾乎包含了國內所有一流的畫廊,并且憑借勞倫佐和博洛尼亞展覽集團的影響力,許多國際知名畫廊也來到中國參展。在參展的所有畫廊中,歐美畫廊與亞太地區畫廊數量各展一半,中國畫廊占總數的1/4,相對于國內另外幾家畫廊博覽會顯得更加的國際化。

不可預料的是2008 年的金融危機波及了藝術市場,博覽會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多數畫廊表示銷售不如往屆,這也給上海當代的整體印象大大折扣。但即使這樣,大多數的畫廊都還表示明年還會再來,看來大家對于這個博覽會品牌還是抱有很大的信心。

尹在甲

Yun Cheagab

阿拉里奧畫廊負責人

Director of Arario Gallery

2008 年,佩斯在中國的落戶,超越了阿拉里奧畫廊在中國國內空間最大、年運營費用超千萬的紀錄。但毫無疑問的是,同樣作為外資畫廊的阿拉里奧在中國本土的優勢遠大于后來者。2008 年,外資畫廊面對兩個挑戰,一是更大更有實力的機構進入中國,必然帶來現有資源新的分配;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機沖擊機構在海外的本部,在中國的分部已經不能完全依靠純投資來運營。而面對2009 年全球經濟的冰河期,壓縮成本,努力開源才是王道,阿拉里奧這種連鎖經營模式的畫廊也很難繼續硬撐“學術為先,經營靠邊站”。針對這種情況,尹在甲一方面將中國一線藝術家做最新的個展搬到國內國外大型美術館機構,以合作形式穩定其藝術家資源和學術口碑,同時推動更多作品機構收藏的可能性。2008 年11 月4 日,阿拉里奧就在紐約操辦了方力鈞的個展;10 月,阿拉里奧分別與何香凝美術館以及倫敦L.T.B. 基金會美術館合作舉辦王廣義的大型裝置個展《冷戰美學》;2009 年阿拉里奧還將與今日美術館合作舉辦隋建國的個展。另一方面,在空間本身繼續走“金磚四國”藝術家路線,比如2008 年展覽的幾個藝術家:印度藝術家蘇伯德· 古普塔(9 月8 日)、拉美藝術家卡洛斯· 昆塔納(8月2 日)、俄羅斯AES+F 小組(5 月10 日)都是如今炙手可熱的人物。“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在任何時候都是生效的,據說,如今在中國阿拉里奧畫廊的收入已經能夠支撐其韓國本部的部分投入。

楊少斌

Yang Shaobin

藝術家/ Artist

楊少斌登上2008 胡潤當代藝術榜,列36 位,拍賣成交總額超過2,400 萬元人民幣。這位當年曾經在圓明園苦哈哈的藝術家,如今已經功成名就。但是他內心始終對英雄主義與現實主義念念不忘,一直保持著對于現實的關注。2008 年楊少斌在長征做的第二個關于煤礦的項目——“x—后視盲區”,是從2007 年5 月起, 楊少斌與長征隊伍在山西長治、朔州、大同等礦區深入生活, 此后用一年多時間延伸到河北、東北和內蒙古等地完成的藝術項目。其實這個項目的前期準備早在2004 年至2006 年9 月“縱深800 米”項目同時開始進行。宏大的制作與龐大的投入,給大家呈現了一個有份量的現實主義作品。

林天民 耿桂英

Lin Tianmin

Geng Guiying

大未來畫廊負責人

Director of LinKeng

大未來畫廊自1992 年在臺北成立至今已有近17 年時間,一直以發掘美術史上被淹沒和低估的藝術家的價值為主要目標。在發掘和推廣關良、常玉、關紫蘭、吳大羽、朱沅芷、龐薰、龐曾瀛等早期華人西畫藝術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也逐漸確立了大未來畫廊國內一線畫廊的地位。這幾年在王懷慶、涂維政等當代藝術家的推廣上也卓有成效。

2007 年,大未來畫廊在兩位負責人林天民和耿桂英的領導下正式進駐北京,由此大未來畫廊的主要活動也在北京和臺灣兩地展開。2008 年初,大未來畫廊主辦的王懷慶大型展覽在廣東美術館開展,在王懷慶的學術推廣上又添一把薪柴,王懷慶在2008 年市場上高價頻出,這和大未來的推廣有很大關系。在王懷慶的展覽之后,許江和涂維政的個展也在大未來舉辦。2008 年底,朱沅芷和朱禮銀父女兩代華人藝術家的聯展在大未來(北京)開幕,在藝術市場走低的情況下,堅持著走自己的路,這是一個優秀的畫廊在危機來臨時所應表現出來的品質。

大未來來到北京發展,也是為了力圖開拓中國大陸市場,所以他們也積極的參加了2008 年的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和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當然也沒落下他們的“老家”舉辦得北藝術博覽會。雖然在一年中大未來看起來并沒有像一些畫廊表現的搶眼和強勢,行事低調,但是一直強調展覽的質量,這是大未來一直的行事作風。大未來畫廊依靠十幾年做畫廊的經驗以及一年多來北京大未來的發展,已經使它成功在中國大陸地區站穩了腳跟,其影響力也漸漸的凸顯出來。

隋建國

Sui Jianguo

藝術家/ Artist

隋建國幾乎是國內最早開始進行前衛雕塑探索的藝術家。在他的早期創作生涯中,隋建國就已經憑借他多種多樣的現實主義雕塑享譽海外,展露出自身敏銳的觀察力、思考力還有出眾的藝術表現能力,被眾人譽為是最有天分的雕塑家。

2008 年年初,隋建國的二十年回顧展——“點穴”,在OCT 當代藝術中心上海新浦江城展區展出。這個由黃專策劃的大型回顧展,展出了隋建國20 多年來的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作為有著強烈知識分子氣質的雕塑家,他不時流露出批判立場和道德良心,同時又善于在中國本土知識譜系和文化經絡中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式,這就如同中醫之中的切脈,也如同武俠小說之中的點穴。2008年的賑災義拍,隋建國也捐出了自己的作品《衣缽》,拍得55 萬人民幣,后來又參加“集善嘉年華· 北京2008”繼續為四川災區籌款。

呂澎

Lv Peng

藝術批評家、藝術活動家/ Critic/Artistic Activist

呂澎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30 年來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作為一個藝術批評家和藝術史家,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著當代美術史的寫作,對于中國當代美術史做了系統的梳理。已經出版的包括呂澎和易丹合著的《中國現代藝術史:1979- 1989、《中國現代藝術史:1990- 1999》以及《20 世紀中國藝術史》。這兩年又在撰寫《新藝術史2000—2009》,預計會在明年出版,他的三本以10 年為限的藝術史整整涵蓋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30 年,基于這一點他對于當代藝術的貢獻功不可沒。在梳理當代藝術史整體發展的同時,呂澎另一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當代藝術家個案的研究上。2008 年6 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在北京798藝術區開設了圣之空間,呂澎作為開幕展的策展人策劃了“個案——藝術史和藝術批評中的藝術家”的群展,并出版的同名書籍,其中對近30 年來出現的重要藝術家做了個案研究。同時呂澎也表示在出版完《新藝術史2000—2009》,他的工作重心也將轉移到藝術家個案的研究上,希望把如今仍在活躍的藝術家還原到藝術史當中。

王一涵

Wang Yihan

CIGE 負責人/ Director of CIGE

王一涵的藝術博覽會如今已漸入佳境,2008 年的藝博會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大量關注,東京的ARTiT,倫敦的ARTREVIEW, 意大利的Flash Art 等等權威藝術媒體都來參加了CIGE。同時也吸引了來自韓國,臺灣,香港等地記者團的光臨,熱鬧的媒體宣傳顯示了CIGE 越來越嫻熟的經營經驗。2008 年CIGE 的參展畫廊是從300 多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中精心挑選出來的80 多家畫廊,五天的展覽成交量達到了4,000 萬美元,相比2007 年提高40%。博覽會還重點推出了新興藝術地區的藝術機構,舉辦了名為\"MAPPING ASIA\"的亞洲年輕藝術家個展單元。體現出越來越多元化的經營理念。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慈善義拍,由眾多大牌藝術家參與的BE@RBRICK MEETS CHINESE CONTEMPORARYARTISTS 特別藝術項目,最終籌得高達268 萬元的慈善款項,拍賣所得全部捐贈給中國紅十字會嫣然天使基金用于幫助唇裂兒童的慈善善款。王一涵同時還是時尚界紅人,憑借才貌雙全的資本,王一涵將藝術巧妙地嫁接進了自己的博覽會事業,時尚與藝術都獲得了收獲。

皮力 瓦林· 布爾斯

Pi LiWaling Boers

Boers-Li 畫廊負責人/Manager of Gallery

2008 年,作為國內代理年輕藝術家成功典范,Boers-Li 畫廊首次亮相巴塞爾藝博會就獲得不錯的口碑和銷售成績。在“藝術無極限”單元,藝術家邱黯雄參展裝置作品《為了忘卻的記憶》是該單元參展作品中參觀人數最多的一件作品,并最終被歐洲藝術機構以大約40 萬歐元的價格購買。同時Boers-Li 畫廊所代理的年輕藝術家仇曉飛的《棄物之塔》和宋琨的《昔珈》也在“藝術首演”單元出現。一個成立三周年的畫廊能夠在巴塞爾藝博會成功亮相,和皮力與Waling 二人經營畫廊的方式和目標的準確性分不開。在經營青年藝術家方面,Boers-Li 畫廊穩扎穩打,既注重學術底子的鋪墊,又能在國內國外同時培養良好的收藏家資源,其開創的展覽收藏家預展方式,被很多畫廊學習引用。

夏小萬

Xia Xiaowan

藝術家/ Artist

夏小萬是“'85 美術新潮”的一位重要藝術家,從2002 年起,夏小萬一直致力于對繪畫空間感的探索,把平面繪畫搬上了三維的立體切片,“建立了一種新的看畫方式”,在技術、視覺和理念上進行自我突破。

2008 年5 月和6 月,夏小萬的新作“早春圖”先后在北京的今日美術館和AYE 畫廊進行了展出,夏小萬將古代書畫名家,如范寬、郭熙、唐寅等人的經典作品,以切片重迭成像的方法擴展為三維空間作品。10 月份,在戲劇《明》中,夏小萬擔當視覺美術設計,與其他多位燈光、舞臺美術人員共同負責起這臺戲劇的視覺效果,整個舞臺美術的設計圍繞著他的作品展開。這次空間繪畫藝術與戲劇藝術的跨界合作,也是中國當代藝術與其他領域結合的典范之一。

此外,夏小萬當選了2008 年的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獎,隨后其作品參加了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巡展。“擁有強烈質感與虛幻意念的作品,如同核裂變般,顛覆了傳統的現實感知,使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這是此次展覽中夏小萬作品所使用的解說詞,應該說對他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夏小萬的“空間繪畫”以及他在“藝術與舞臺美術的跨界”方面所作的嘗試,使他身為藝術老將的同時,也躋身“新銳藝術家”的舞臺,其創作和探索過程中展現的活力,于己于人都頗為鼓舞。

張培力

Zhang Peili

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藝術系教授、新媒體藝術家

Professor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Artist

張培力被尊稱為“中國影像藝術之父”,他受到藝術界的尊崇,有幾個原因:他是80 年代的觀念藝術小組“池社”的創建者之一,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早期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中國多媒體影像藝術的最早實踐者;而且他作為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多媒體藝術系主任,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年輕的中國多媒體藝術家,并且在中國的藝術生態中成為一個越來越受重視的群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至今仍以自己的創作擴展著中國多媒體藝術的邊界。

單是在2008 年,張培力就在紐約、深圳和北京舉行了三個個展:一月份紐約的個展上,張培力創作了《無題(腐爛的花瓣)》,此次展覽也拓展出之后在北京Boers-li 畫廊展出的大型裝置《陣風》以及在深圳OCT 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的《靜音》。這三個展覽展示的作品都是張培力的最新力作,作為一個對中國多媒體藝術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老”藝術家,他依然具有著年輕的創作生命,成為創作最旺盛和最活躍的藝術家之一。

張洹

Zhang Huan

藝術家/ Artist

張洹的觀念藝術攝影和他的行為藝術一直以來廣受國際藝術界的關注,他本人也成為中國當代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回國后,他組建了國內最大的先鋒藝術工作室,藝術創作進行得火熱。

2007 年,張洹與超級畫廊佩斯畫廊簽約,成為其旗下藝術家,2008 年他在紐約佩斯畫廊舉辦了個展“祝福”,并以該個展作品參加佩斯畫廊進駐中國的開幕展;此外還在莫斯科Diehl + Gallery One 畫廊和溫哥華美術館分別舉辦個展“繪畫和雕塑”、“改變的狀態”,并參加多個國際性群展,繼續活躍在國際藝術界。

不過,張洹在國內卻遇到了一點小麻煩,他原定于2 月25 日在上海美術館舉辦首個國內美術館個展最終被取消。為此,張洹于2 月26 日在自己的個人工作室舉辦了小型展覽,其作品——由牛皮制作、長著人臉和身體的不明生物“巨人1”和“巨人2”在展覽現場被法國收藏家Francois Pinault 收藏。雖然上海美術館的展覽未能如愿舉辦,張洹還是為自己找到了舉辦展覽的美術館,據初步確定,他將于2009年9 月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個展。

白飛德

Ms.Federica

常青畫廊負責人

Manager of Continua Beijing

雖然白飛德坦誠地透露,成立3 年多以來常青畫廊在北京賣出的作品僅幾件,這并不影響常青畫廊在中國業內的良好形象,它始終是國內藝術機構和畫廊在策展和布展方面的標桿,任何批評常青的展覽質量的言論都會被批駁為“不懂藝術”。2008 年,常青北京的幾個個展仍然走的是國際大牌藝術家和高投入的路線,金守子(KIMSOOJA)、卡洛斯· 加萊高亞(CARLOS GARAICOA)、米開朗基羅· 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個展充分顯示了藝術家在展覽控制方面的實力,常青也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發揮空間,雖然常青特有的布展模式讓這些展覽看起來有些相似。而在海外,常青也發揮自己地跨三國的優勢,起到了藝術交流的平臺作用,11 月正在意大利的常青畫廊舉辦的劉建華個展是為一例。

蕭昱

Xiao Yu

藝術家/ Artist

蕭昱對很多人、尤其是藝術家來說,是值得尊敬的。2007 年,蕭昱的個展“實物劇——環球同此涼熱”如當頭棒喝般,使很多沉迷于金錢和圖釋感的藝術家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也使得更多的全因素個展在2008 年風起云涌。而始作俑者蕭昱卻又繞開了原來的格式,也繞開空洞的說教,將自己的藝術以一個更寬泛更美麗的形式呈現出來。

藝術家對創作的思考,最終還是要用作品來表達和呈現。當思想轉化為具象時,或流失或令人感受其中,于蕭昱而言,他的表達方式是大部分藝術家敢想卻不敢做的。因為,他并沒有特別固定的表達方式——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圖釋和符號。蕭昱熱衷于用更多不同以往的手段來表現:“別管是誰!我懷上了就是我的。”蕭昱是個與時俱進的藝術家,他關注的是生命常態中的變化。

在今天這個多變并且即將產生巨變的世界,社會的審美、價值觀、尺度時時刻刻都在異化的過程中,蕭昱認為,如果你生活其中必須對它做出判斷和感受。“明天既不是現實也不是歷史,我為明天做準備工作。”

西方歷經幾百年的視覺解讀系統強大到幾乎沒有什么不可以被解讀的,所以“人人都是藝術家”在今天反倒使藝術陷入窘境。但所有的可能又都是雙刃劍,反過來說這個系統又是人類的財富。蕭昱以他的方式在這一系統中注入東方的細膩情感,并且希望用更入微的觀察來得到更大的斬獲。他想做的是對藝術追本溯源:到底是情感的藝術還是驚人的藝術?或許兼而有之!這就是他堅持自己的路的唯一方式。

張丁元

Zhang Dingyuan

佳士得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品部全球區域董事

Christie’s global director of Chinese 20th century art contemporary Asian art Dept.

2008 年,香港佳士得的夜場拍賣成為衡量當代藝術拍賣市場的風向標。在5 月24 日的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和“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夜場中,64 件拍品,成交額近4.68 億港元,相較于日場的3.45 億港元,可見夜場的份量。

夜場拍賣被視作藝術品拍賣行業的晴雨表,上拍作品均為市場高端的精品之作。在此之前,佳士得在香港僅設立了日場拍賣,只有在更大的紐約和倫敦市場中才設立了極具魅力的夜場拍賣。2008 年香港佳士得的春拍夜場拍賣,使香港成為了繼紐約和倫敦之后全球的第三大藝術市場。

而在秋季拍賣中,香港佳士得總成交額1.46 億美金的成績, 亞洲當代藝術夜場”成交數量56%,總成交額為6,590 萬港幣(RMB58,117,210),成交明顯不及春季火熱。全球經濟形勢使得佳士得公司連續發布幾項調整措施,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比如將拍品的估價至少降低10%,還將停止給賣家提供保證金,撤銷并兼并幾個部門,給部分員工降薪等等。這些措施到底能不能奏效還很難判斷。但舉措均是佳士得積極應對市場“寒流”的表現。

烏力· 希克

Uli Sigg

收藏家/ Collector

經過十年的發展,由烏力· 希克創立的中國當代藝術獎已經在中國當代藝術界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并且被世界熟知。2008 年1 月,兩年一屆的中國當代藝術大獎再次頒布,艾未未獲得杰出貢獻獎、臺灣藝術家曾御欽獲得最佳年輕藝術家獎、劉獲得最佳藝術家獎。本屆中國當代藝術大獎與往屆相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首先參選藝術家的范圍由中國大陸擴展到港臺。其次,本屆中國當代藝術大獎還增設了最佳批評家獎,姚嘉善獲得2008 批評家獎。再次,中國當代藝術家獎也一改過去只公布名單和頒發獎金的面貌,2008 年在頒獎之后,先后在上海和北京進行了巡回展出,展出了獲獎藝術家的最新作品。

同時,2008 年9 月10 日至2009 年1 月4 日在美國加州伯克利美術館與太平洋電影檔案館上演的“麻將:希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是繼漢堡、波恩、巴塞羅那版的“麻將展”之后的“終極豪華版”。共計展出了90 余位藝術家的120 件作品,作品創作時間跨度長達40 年。因而,這次展覽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發30 年以來的“藝術回憶錄”,也是一部官方美協系統之外的“另類新中國藝術史”。

除此之外,我們更不能忽視烏力· 希克在中國當代藝術初期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國當代藝術還未出現市場的時候,烏力· 希克就開始拜訪中國當代藝術家,購買其作品,成為當時不少藝術家堅持藝術創作的經濟支柱。迄今,他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大藏家,手中擁有超過180 位藝術家的近2000 件藝術品,收藏類型豐富多樣,幾乎涵蓋了當代藝術的所有門類。與其他藏家不同的是,目前,烏力· 希克每年還會抽時間來中國,親自走訪中國藝術家的工作室,購買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更多的是尚未出名的年輕藝術家的工作室。

楊福東

Yang Fudong

藝術家/ Artist

2008 年9 月,楊福東的個展《雀村往東》在上海香格納畫廊舉辦。這個影像作品完成于2007 年,主角是一群在干旱、荒涼、嚴酷的中國北部惡劣環境中為維持基本生存而努力掙扎的野狗,影片同時穿插了當地村民的生活,透露著同樣的生存困惑和艱辛。之前,楊福東帶著自己的影像裝置作品《青· 麒麟》參加了2008 年的廣州三年展,該作品拍攝了山東青石雕刻廠石雕工人勞作的場景,嘗試了影像與裝置的結合。

楊福東在國內影像藝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曾被與英國特納藝術獎齊名的Hugo Boss 獎提名。他的影像創作一向以獨特的敘事性和開放的結構獨樹一幟,從早期的《城市之光》、《今晚的月光》,到《后房——嘿!天亮了》、《天上天上——茉莉茉莉》,楊福東的作品都充斥著一種臆想和混亂精神的透視,《斷橋無雪》、《竹林七賢》則在一派南國的迷離氛圍中四散著小文人氣質,滲透出個體對生命的飄忽叩問。而縱觀其2008 年的參展作品,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雀村往東》延續了一貫的播放方式,用6 屏錄像來進行呈現,6個屏幕同時講述一個核心故事,彼此又互相獨立,觀眾可以搭建自己的觀影順序。但與以往代表作不同是,《雀村往東》和《青· 麒麟》更加接近紀錄片,更有現實的殘酷性,帶有北方粗放、荒涼的感覺,前者明顯地帶有個人生活的記憶和情感。這兩件作品可以說形成了楊福東作品風格新的分水嶺。

盧杰

Lu Jie

長征空間CEO

Director of Long March Space

2008 年英國著名藝術媒體ARTReview 評選出的全球藝術權力榜The Power100 上,赫然出現了“長征計劃”,位列第93位。對于這份以藝術家、畫廊商、藏家等個體為主的榜單而言,像“長征計劃”這樣以集體名義出現的確實少見,這也說明經過數年的經營,“長征計劃”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具有了廣泛的影響力。

在2008 年藝術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商業和學術兩條腿走路的長征空間憑借與藝術家長期穩定的項目合作、高效而具凝聚力的工作團隊、國際學術大展的推廣以及穩定的機構收藏保證了空間的長效發展。同時,長征空間還積極參與國際知名藝博會,繼續打造畫廊的國際品牌。2008 年,長征空間參加了英國Freize Art Fair,2009 年則將參加巴塞爾藝博會。

2008 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激變,也促使畫廊在戰略上進行了調整。有消息透露,長征空間明年將離開798 藝術區,前往新興的1 號地藝術區,繼續進行之前的長征教育項目和越南項目。此外,2009 年的長征空間最大的調整就是以商業為主的畫廊和以學術項目為主的長征計劃將徹底分離。

烏斯· 麥勒

Urs Meile

麥勒畫廊負責人

Director of Galerie Urs Meile

上世紀90 年代,當烏斯· 麥勒開始做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時候,很多歐洲人都不理解他的行動,麥勒經歷了艱難的籌備階段。自2003年起,他的畫廊就開始與艾未未的中國藝術文獻倉庫進行合作;三年后,麥勒畫廊在北京開設分館。十多年來,瑞士人麥勒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

2008 年,麥勒畫廊舉辦了幾個質量較高的展覽:夏星作品展、杜捷個展、王興偉個展、謝南星個展、李占洋作品展、瑞士藝術家諾特· 維塔爾的雕塑作品展以及孟煌個展。從這些展覽的舉辦可以看出,麥勒畫廊仍然在貫徹自己的初衷,即為藝術家提供持久的工作環境,以嚴謹的態度做展覽,以不同的途徑和觀念來支持藝術家的創作。在麥勒畫廊2008 年的這些展覽中,往往是兩位藝術家的個展一起舉行,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畫廊的實力及工作效率。對于國內畫廊,麥勒畫廊在一定程度起著很大的引導作用,起著專業化和學術性的標桿作用。作為最早在中國藝術界發展事業的西方畫廊之一,麥勒畫廊為中國藝術在世界范圍內占有一席之地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贊賞的,它憑借自己的優勢,可以把代理的中國藝術家帶到各大國際藝博會,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市場機遇。

李達

Li Da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General Manager of Beijing Poly International Auction Co. Ltd .

作為第一個率先引入海外“夜場”理念的國內拍賣公司,2008 年,保利拍賣依然在國內拍賣行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2008 秋季拍賣,保利拍賣總成交額3.93 億元,在國內秋拍中仍居于首位。除了雄厚的集團背景之外,保利公司十分善于看準整體行情并及時調整方向和策略,比如積極完善新銳專場,將新銳藝術納入大型拍賣會常規日程;繼2007 年將中國當代藝術推向世界,將拍前巡展遍及東南亞、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之后,2008 年保利公司積極與韓國首爾拍賣合作,在海外設立亞洲當代藝術專場,在日韓藝術沖擊國內市場氛圍下,積極走出去,把消極對抗變為主動出擊。另外,作為拍賣行業,保利也積極拓展與其他商業品牌的合作,比如2008 年12 月由法拉利集團為保利拍賣VIP 客戶舉辦的試駕活動,是法拉利成立61 年以來首次舉辦免費試駕活動,這一聯合舉措為中國奢侈品與藝術契合的本土化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008 年,保利公司另一項重要的業績,是在舉世震驚的地震災害后發起的藝術家義拍。在5 月底“情系災區傾情奉獻”義拍中,北京保利為四川地震災區籌得8, 472 萬元,之后還在11月28 日積極支持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集善嘉年華· 北京2008”大型公益晚宴,就為災區殘疾人募得近千萬善款。從款項上統計,保利公司籌得得善款超過其他藝術義拍所得。

黃燎原

Huang Liaoyuan

現在畫廊負責人

Director of Art Now Gallery

黃燎原,這位曾經在搖滾音樂界叱咤風云的人物,進軍當代藝術界后就一直在創造著傳奇,將中國當代藝術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楊少斌與何森個展全部賣空的事情,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傳奇。黃燎原聲稱,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可以大展身手的行業。2007年,黃燎原將現在畫廊的勢力擴展到了上海。2008年,黃燎原的現在畫廊作為中國本土畫廊中的佼佼者,以整體畫廊身份入選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西班牙、紐約、上海也都留下了他活躍的身影。畫廊的藝術家頻頻在國外和國內的重大藝術機構亮相:何森在布拉格舉辦個展,李博去倫敦辦個展,忻海州在今日美術館做個展,然后吳嘯海個展、洪紹裴個展、譚奇志個展······ 現在畫廊頻頻出擊,顯示出無窮的活力與信心。甚至在2008 年危機初露端倪之時,黃燎原依然保持著足夠的信心,放言金融危機與自己無關。收藏家張皓銘曾在尤倫斯論壇上爆料稱黃燎原個人擁有著龐大的中國當代經典收藏,讓人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

劉韡

Liu Wei

藝術家/ Artist

作為近幾年來較為活躍的年輕藝術家之一,劉(韡的作品涵蓋多種媒介,不斷挑戰個人經驗的極限和當代藝術創作的邏輯和模式。2006 年以前不同作品風格跨度極大,2007 年在做了一系列作品(《愛它咬它》、《徘徊者》、《謝土》)之后,創作脈絡逐漸清晰,藝術風格漸趨干凈利落。

2008 年1 月14 日, 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 委員會宣布了2008年度獲獎藝術家的名單,劉韡獲得了最佳藝術家激獎。9月到10月,此次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先后在上海的外灘18 號創意中心和北京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進行展覽,劉2008 年的新作《被連根拔起的方尖碑》也參加了展覽。在這件作品中,8 米高的方尖碑被連根拔起,垂直倒置在地面上,由小小的碑尖支撐,原本被埋入地面的地基部分也暴露在外。作品延續了對文化進行批判、對現實進行思考的品質,一如既往地展示著對現有事物意義進行質疑的力量。不過2008 年劉韡的創作較往年有所放緩,不知是否在為來年的新一輪爆發積蓄元氣。

林家如

Lin Jiaru

香港蘇富比當代中國藝術部主管

Deputy Director,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Head of ChineseContemporary Art Department

2008 年,是拍賣行業跌宕起伏的一年。在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方面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蘇富比公司的幾項重大決策成為了代表性的事件。

10 月4 日的蘇富比香港首次開設亞洲藝術夜場,其本意當然有與佳士得當代藝術夜場比肩論道的意味,但其成交給中國當代藝術整體行情發出了強烈的調整信號。“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夜場”雖然以往市場追捧的明星藝術家的高價作品7 件中有5 件遭遇流拍。第二天中國當代藝術日場開始,林家如及時調整策略,估價偏低且開拍時往下作了調整,而且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帶動了整場拍賣的氣氛。拍賣活躍熱烈, 187 件拍品成交率高達80.1%,成交總額為9,029.9249 萬港元( 約1,161.8555 萬美元)。

就在2008 年秋季,蘇富比宣布自2009 年起將合并現時于全球舉行之當代亞洲藝術專場拍賣,收縮到以香港作為中心主推“當代亞洲藝術專場拍賣” ,鑒于紐約蘇富比拍場上購買中國當代藝術的主要藏家依然是華人為主,這一調整利于縮短戰線,集中精力。不過此前不久,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總監張曉明離職,為蘇富比服務14 年的汪潔也受聘于佳士得中國業務及客戶總監,業務集中之后蘇富比全部亞洲和中國當代藝術拍賣的重擔幾乎全部落在林家如肩上,她2009 年的表現將對這一部分的市場造成決定性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91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久久公开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毛片基地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91丝袜|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97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欧美日韩福利|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毛片在线播放a|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亚洲视频无码|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91|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天堂首页|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麻豆|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免费|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亚洲激情区|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国产黄色免费看|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