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油價取決于中國
當全球許多地區戰事連綿時,中國的能源需求逐漸上漲。
在西方經濟陷入衰退,新興市場經濟逐漸放緩的背景下,2009年全球石油價格將由中國經濟決定。
盡管中國經濟在本次經濟危機中也放緩了,但它仍將保持增長。這就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么曾經建議歐佩克各國聯合起來的法國國際能源機構,仍然對于2009年能源需求充滿了樂觀預期的原因所在。
但是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期可能太過積極。
最新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隨著中國國內需求的下降,中國2008年11月份石油進口量達2008年度最低。中國2008年11月份石油進口量為1336萬噸,比10月進口下降了14.6%。
德國商業銀行的一位分析師說:“目前中國的石油進口還沒有達到最壞的情況。中國的石油需求還會增加,但這不足以彌補全球石油需求的下降。”
就目前來看,石油進口國仍然瞄準了歐佩克,歐佩克即將開會決定石油生產定額。他們將最少減少150萬桶的石油產量,但是MF環球國際公司分析師愛德華,梅爾認為,只有至少削減200萬桶石油產量,才能最終恢復市場信心。
國際領養尚未規范
很多窮國的孤兒渴望擁有幸福的家庭,而富裕的國家則有很多家庭希望領養兒童,國際領養似乎能很好地解決該問題。但不幸的是,最終被領養的兒童可能并不是孤兒。
最需要被領養的兒童往往殘疾、精神上有問題,或者比規定的收養年齡大幾歲。他們并不是西方家庭所希望領養的健康兒童。
據統計,目前被領養的兒童主要來自巴西、埃塞俄比亞、秘魯、洪都拉斯和羅馬尼亞等國。
在全球許多國家,一些兒童的年輕媽媽往往比較窮,沒結婚,或者已離婚。為了獲得足夠的錢,領養中介公司會把這些兒童和他們脆弱的家庭分開,讓他們變成“孤兒”,以方便被國外的家庭領養。
中介公司甚至會勸說文盲父母簽約,放棄他們的孩子,然后將他們的孩子賣到國外,那些父母將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如何才能避免非法販賣兒童的行為?
一些國家頒布了相關法律,確保國際領養程序透明和合法化。例如羅馬尼亞和巴拉圭等國改革了領養程序,效果很明顯。1994年,美國領養了483名巴拉圭兒童,而2007年則沒有從該國領養一名兒童。
而未來,更加規范的法律則不僅要保護被領養的兒童以及他們出生的家庭,而且要保護收養他們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