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T《職場》幫你就業
一面是大學生就業難于登天,一面是企業總是找不到需要的人才。《職場》與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合作將在4月推出“求職總動員”活動,由“50佳第一工作場所”中的50家優秀企業組成權威的職場咨詢團,走入著名高校,架起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將企業的用人標準、人才選擇條件傳遞給大學生,同時為大學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求職總動員”首先會在全國遴選出十所以上的著名高校,在高校中接受學生簡歷,篩選出優秀學生作為模擬招聘選手,參加各高校的模擬面試活動。
模擬面試中,學生除了自我介紹,還會回答由評委設計、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題目。通過評委的提問和點評,最終決定獲得見習機會的選手。這些明日之星被選拔后,會接受一系列的求職培訓,也可能推薦學生去知名企業實習。
《職場》雜志將派出記者,在6月號雜志上對每一位學生的實習、求職和就職經歷進行跟蹤報道。通過學生親歷的視角,再現從實習到熟悉工作的過程,或者與學生一起感受求職路上遇到的坎坷及如何逾越的經歷。實習中,我們會安排企業的HR經理對實習生進行一對一輔導,通過以上培養,幫助學生找到心儀的企業。
同時,《職場》雜志還會發起5月底召開的“中國大學就業論壇”,面向教育界、政府和企業家,再次為大學生求職就業的艱難問題發出倡議和尋求切實的解決方法。
2 APRIL-LAYOFF“創造性”裁員
要不要裁員、用怎樣的方式裁員,其實取決于企業對經濟形勢的預測。如果企業預測經濟衰退將會持續很長時間,裁員就難以避免;如果預測經濟很快復蘇,企業就更傾向于使用些“創造性”裁員的方式。
有些公司已經考慮采用非傳統方式裁員,比如自愿退休、降低工資、凍結雇用、減少工作時間、取消商務旅行、取消津貼、降低福利等。沃頓商學院人力資源中心主任彼得·卡普利認為:“經理人總擔心這樣會讓善于流動的優秀員工跳槽,其實是他們視自己為優秀的流動員工。員工為同事的犧牲行為實際上可能會提升士氣,利于團結。”裁員的代價不只是士氣,還包括解雇補償費、轉職就業服務費,還可能包含訴訟費用。卡普利說:“小公司更愿意‘創造性’裁員,大公司可以直接通知HR裁掉10%的員工,小公司的主管卻要與被裁員工面面相對。”卡普利還饒有興致地說:“對大型公司來說,裁員是有技巧的。在目前的衰退中,看他們如何裁員很有意思,他們中的大部分已經喪失了這種技巧。”
諾基亞也在全球出臺了一項“創造性”裁員舉措:自愿離職,從3月1日起由員工自行申請,截止至5月31日,直到全球有1000位員工離職為止。自愿離職比強制裁員將獲得更多的解雇金補償,此外還包括更大范圍內實施短期無薪休假等。諾基亞中國公關部表示:名額只有1000位,離職優退不是裁員。
3 QUOTE
“居者有其屋”雖然是個很美好的目標,但不應該是我們國家的首要目標。這導致了信貸市場功能失常,而不久之后很多重大方面完全停止運轉。整個國家的口號都變成了我小時候在餐館墻上看到過的格言:“我們只相信上帝;其余人等請付現金。”
——巴菲特2009年致股東的信。2008年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公司遭受重創,凈資產縮水115億美元,凈利潤下降62%。
如果是上班族,我覺得應該養成站在比自己高兩級的管理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習慣。如果只是站在比自己高一級的直屬上司的立場思考問題,就容易發生糾葛。而站在高兩級的立場上,正好合適。——大前研一《知性力:變革時代上班族的核心競爭力》
社會向上流動的管道本來就幾乎只有這一條,并且它還是一條被拋出來之后就回不去的快車道。可怕的是它的游戲規則卻還不一定是公正的,它的效用還要不斷受到侵蝕。
——梁文道,他希望大學生清楚“生命”與“生計”的區別,希望高中除了應付考試,還能有多種選擇來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給管理層管理80后四個建議:共好,培養和80后共同的愛好;后學,前代向后代學習;樂作,快樂的工作;迎領,先討好大家,再領導大家,不迎合就沒有機會領導,你以為自己在領導實則是在自摸。
——袁岳
4 NEW WORD泡沫族
誰都知道現在日本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其中悲觀情緒最濃厚的是35歲上下、在1996年前后經濟泡沫破滅時入職的職員,他們被稱為“泡沫族”。
一位“泡沫族”說道:“企業錄用人漸漸少起來,現在年輕人的選擇也更多,我的手下已經很少有比我年齡小的人了。”1996年后,日本終身雇傭制瓦解,按工齡升職的制度仍舊保留,造成了現在新入職的員工薪酬可能與35歲的中層干部薪酬相差無幾。“我們正在為老齡化社會的龐大退休金買單,我真希望企業現在就把我辭掉,但我又舍不得放棄這可憐的待遇。”
5 PEOPLIE禇時健82歲再創業
原云南紅塔集團董事長褚時健在2002年保外就醫后,在玉溪市戛灑鎮種植了2400畝冰糖橙。今年正值橙子成熟。
1986年,褚時健接管了玉溪煙草公司,兼任玉溪地區煙草專賣局局長。紅塔在他手下騰飛,從一個將要倒閉的小廠做成了亞洲第一的煙草帝國,每年為國家納稅近200億元。1995年,褚時健退休前因“私分174萬美元”被判處無期徒刑,女兒在牢房里自殺身亡。彼時,每為國家納稅17萬元可得1元,褚時健18年的收入加獎金不到人民幣80萬元。這和2007年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年薪6600萬元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格林斯潘曾說:“歷史不承諾給每個事件圓滿的答案。”
6 BOOK身后的喧囂
已故智利作家羅伯托·波拉諾(Roberto Bolano)的小說《2666》,獲得了2009年美國國家書評獎最佳小說。他是位四海為家的流亡作家,生前是拉美文學的叛逆者和異數,擺脫了拉美文壇幾十年的魔幻現實主義傳統,指責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大路貨。在2003年50歲時過早病逝,在這一兩年才在英語世界里獲得榮譽。《2666》將五個關于批評、一個哲學教授、命運、犯罪、一個神秘小說家的故事串連在一起,無處不見暴力與死亡的痕跡。評論家說:“小說中充斥了波拉諾巴洛克風格、隱蔽和個人對世界的神秘看法。他喜歡拐彎抹角地用符號、圖片和比喻來寫作。”
Patrick French的奈保爾傳記《如此人世間》(The World is What it is),獲得最佳傳記類獎。這兩本書都入選了2008年《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
7 TECHONOLOGY無所不信息
SXSW(South by Southwest,西南偏南,向希區柯克致敬)音樂節每年三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舉行。這里是大學聚居區之一,音樂節承擔了更多探討媒體趨勢的作用,涵蓋了影視、游戲等各個方面,近年更是與“連線”雜志合作,向著“潮科技”發展,音樂和影視評選反而成了陪襯。
今年,SXSW大會除了有傳統的“設計挑戰賽”外,各大科技公司還公布了最新的科技產品方向。比如微軟的第二代觸控電腦,可感知用戶手勢和動作;如何將Facebook與iPhone更緊密地結合;跟蹤Twitter群組;虛擬游戲與用戶感受等等。可以看到,精英們正致力于將五感都通過網絡與人體整合成綜合的信息,網絡會成為愈加真實而簡約的紐帶,而不僅僅只是科技。
8 MOVIE影像中的通感
電影由視覺和聽覺構成,喚起觀眾的嗅覺、觸覺與味覺則需要很多特別的技巧。2006年法國電影《香水》名噪一時,導演使用各種觀感強烈、熟悉甚至令人作嘔的生活元素,鏡頭的焦點也總在演員無比陶醉的鼻子上。觀眾感同身受,鼻子底下似乎真的縈繞著那些氣味。
最近。英國著名的《視與聽》雜志評出2008年十大佳片,其中Steve McQueen的處女作《饑餓》(Hunger)名列榜首。此片早在2008年5月就已上映,在最近才逐漸被人關注起來。影片描寫了一位北愛共和軍成員鮑比·桑茲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被關押在梅茲監獄,最后66天絕食抗議最終死去的故事。該片真實地給觀眾傳達出監獄極度污穢、桑茲掙扎在饑餓、垂死邊緣的感受。McQueen說自己討厭有過多語言的電影。認為這會腐蝕觀眾的大腦。“我會使用有觸覺強度的圖像。而且我不關心人們總問的那些大問題。我想表現書中沒有的細節——當你起床時發現蛆蟲爬了滿身,你看到它們在你眼前跳舞,你看到糞便涂在墻上。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NOTE BOOK
3月2日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主流商學院主推困境課程,主要包括培訓、領導力、下滑期管理等,多為短期課程,部分可采用遠程教育。
3月6日 美國勞工部公布2月份失業數據,失業率已攀升至8.1%,廣義失業率已接近15%。
3月9日 北京JVC電子產業公司變相裁員,200多人無限期待崗。
3月10日 《紐約時報》報道IBM已經依靠“分散式”(每次裁員人數較少)裁員4600人。
3月開始 西安市每逢9日、19日、29日將舉辦現場招聘會。
4月到6月 北京推出4場師范類大學畢業生公益專場招聘會。
4月1日開始 “南方任我行活動月”。天天都有招聘會。地點:廣州華普大廈二樓和廣州大學生就業市場。招聘會逢周三到周日舉行。
4月開始 湖北省人才市場逢周三、六召開綜合或專門人才招聘會。
4月11日開始 《職場》“求職總動員”活動將在全國十個城市、十所高校中陸續展開。
4月18-19日 廣東省在暨南大學召開大型春季文職類與理工類畢業生供需見面會。
4月17-18日 2009年中關村大型人才招聘會。
4月 無錫將舉辦“暖陽無錫”15天大型網絡公益招聘會。4月初,還將增開一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會”。
特別提示
3月,郎咸平新書《郎咸平說:金融超限戰》由東方出版社出版,書中分析了國際金融炒家是怎樣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在當當網購買這本新書。將同時獲贈一本《職場》或《商學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