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鋒
摘要:從宏觀環境來看,目前正值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那么,在當前金融危機爆發形勢下,建筑裝飾行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建筑裝飾企業又該如何分析當前發展形勢、制定應對策略呢?最重要的,又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呢?
關鍵詞:金融危機裝飾對策
2008年9月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轉化為嚴峻的世紀性金融危機仍處于持續發展中,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危機將走向何方并止于何處?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全球。
一、當前金融危機對裝飾行業的影響分析
在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的情況下,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8%(全年為9%),環比逐季回落。為應對經濟危機,我國調整了經濟政策,從“雙防”到“一防一?!钡健耙槐R豢亍痹俚健半p放松”,阻止經濟下滑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國務院出臺了拉動內需、保持增長的10項措施,決定在3年內投資4萬億元。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資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措施有利于增強消費者的信心,也有利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房地產市場步入調整周期,使得作為房地產行業重要配套行業的建筑裝飾行業受到較大的影響。0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294億元,而住宅精裝修產值為8500億元,08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580億元,同比增長20.9%,而住宅精裝修產值為10647億元。占房地產開發值的34%。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稱,0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將加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可能下降到10%以下。房地產交易有可能從“量跌價滯”發展為“量價齊跌”,大城市房價跌幅將超過中小城市,高檔住宅價格回落幅度將超過中低檔房。預計國家增加廉租房建設雖然有助于房產市場回暖,但對住宅精裝修市場啟動影響有限。
2、對公共裝修市場的影響可能更為樂觀一些。在國家四萬億投資政策的推動下,各地如機場、體育場館、博物館等公共建筑和火車站裝修市場將彌補酒店等企業裝修市場的下滑,同時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舉行也將拉動建筑裝飾市場的需求,預計公裝行業將穩步發展。在行業內高端市場和高端客戶優勢的公司有助于在行業周期下行時仍能保證飽和的業務量,受周期性影響較小。
3、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裝飾行業整體發展速度會有所放緩,但市場需求仍比較旺盛。目前我國建筑裝修周期普遍為8-10年,按照10年的周期計算,1998-2007年共10年的建筑裝飾裝修行業總收入已接近8萬億元,目前存量市場部分每年已經提供約8000億元的市場需求。至2010年國內建筑裝飾裝修僅存量市場將突破10萬億,每年存量市場能提供10000億以上的裝修裝飾業務。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有助于增加市場需求。據專家預測,到2010、2020、2030年我國城市化率將分別達到49%、56%、65%。城市化每年將提供1200億元以上的住宅裝修市場,帶來的裝飾裝修市場容量將接近2000億元。此外,國際酒店集團巨頭紛紛落戶中國,積極在在國內進行布點與戰略擴張。
4、行業龍頭企業將更有優勢,裝飾行業競爭將更為激烈,行業整合不可避免。受金融危機影響,百強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市場集中程度不斷提高,以過去5年為例,百強企業收入復合增速高于行業15個百分點,預計09年行業集中度會有所提高,行業內并購整合也會增加。以行業排名第一的上市公司金螳螂為例。企業近三年乎均發展速度為30%,近三年平均利潤增長率達40%。
二、裝飾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策略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嚴峻的經濟危機對我們既是一個很好的考驗,也是一個機遇。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裝飾企業如何積極應對、如何調整戰略結構、如何化風險為機遇,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牢牢占據一席之地,我認為從裝飾行業特點出發有以下五項“過冬”措施:
1、認真分析并正確把握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特別是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形勢。國務院發布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是建筑裝飾企業迎接挑戰和機遇的前提。什么時候能夠走出金融危機,迎來經濟發展的復蘇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必需隨時關注國家出臺的重大政策和出臺的相關經濟數據。
2、加強市場營銷和應收帳款的力度。決策層應制定應對危機的新的營銷策略,比如針對當前房地產商資金鏈緊張的狀況,在保證償債能力和風險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承接一些利潤率相對低點的業務,保持業務的適當增長,同時在成本和費用控制上也應采取更謹慎的策略。還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以公共建筑裝飾為重點,加強重點項目和重點客戶的營銷力度。業務部門應在穩定和維護好老客戶的同時挖掘新的客戶資源,對老客戶要定期回訪,隨時關注他們的開工情況,不放過一絲機會。
3、苦練內功,加強企業管理。強化基礎管理,加強企業人員的培訓,充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相信冬天過后,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企業團隊能以更昂揚的斗志直面市場的競爭。
4、開源節流,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開支。財務部門要做好財務預算工作,對今年的費用支出做出分析,各個行政部門對于各項開支必須嚴格掌控,加強檢查。
因此,看一個企業的實力,只需要知道他如何應對危機就可以了。企業的戰略眼光、經營能力、組織效率乃至公關意識都在危機中得到集中、全面而又真實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