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佳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分別針對國家政策、征稅機關、納稅企業、納稅代理等不同層面,并結合企業納稅籌劃的成本收益角度,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風險成本收益對策
一、引言
從納稅籌劃實務看,納稅籌劃風險并未引起納稅人的足夠重視。從納稅籌劃的實際效果來看,有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沒有全面的進行財務安排。還有的企業限于某些原因,特別是對新的財會、稅收政策不了解,沒有及時對納稅籌劃方案進行調整,從而導致籌劃失敗,使企業承受損失,因此,重視納稅籌劃的風險及其管理,已變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納稅籌劃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與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和企業自身活動的不斷變化密切相關。
1政策選擇風險
納稅籌劃的合法與合理性具有明顯的“時空性”。納稅籌劃人首先必須了解和把握這個尺度。首先,一個國家內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會促使地方政府展開激烈的稅收競爭,政策差異比較明顯;其次,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法律,同時由于文化、傳統、宗教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對“合理”與“不合理”的界定和理解又有差異。受這兩點的影響,在一個地方、一個國家合理合法的事情,在另一個地方或國家可能并非如此,納稅籌劃的政策之一就是政策選擇錯誤的風險,即自認為采取的行為符合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政策精神。但實際上會由于政策的差異遭到相關的限制或打擊。
2行政執法偏差
企業納稅籌劃是企業為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權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在既定的稅收環境下,對多種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的一種理財活動。盡管這與偷逃稅和避稅有本質區別。但在實踐中,納稅籌劃的“合法性”還需要得到稅務行政部門的確認。在這一“確認”過程中,稅務行政執法的偏差增加了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
3征納雙方的認定差異
嚴格地講,納稅籌劃應當具有合法性。納稅籌劃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稅法規定,是否會成功,能否給納稅人帶來稅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序上取決于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納稅籌劃方法的認定。如果納稅人所選擇的方法并不符合稅法精神,那么,稅務機關將會視其為避稅,甚至當作是偷逃稅。這樣,納稅人所進行的“納稅籌劃”不僅不能給納稅人帶來任何的稅收上的利益。相反,還可能會因為其行為上的違法而被稅務機關處罰,最終付出較大的代價甚至是相當沉重的代價。
4企業活動的變化
企業納稅籌劃的過程實際上是依托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稅收政策的差別進行選擇的過程。因而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企業要獲取某項稅收利益,必須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某一方面符合所選擇稅收政策要求的特殊性。而這些特殊往往制約著企業經營的靈活性。
同時,企業納稅籌劃不僅要受到內部管理決策的制約,還要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外部環境是企業內部管理決策難以改變的。一旦企業預期經營活動發生變化,如投資對象、地點、企業組織形式、資產負債比例、存貨計價方法、收入實現時點、利潤分配方式等某一方面發生變化,企業就會失去享受稅收優惠和稅收利益的必要特征和條件,導致籌劃結果與企業主觀預期存在偏差。
5納稅籌劃的主觀性
納稅人選擇什么樣的納稅籌劃方案,又如何實施納稅籌劃方案,完全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判斷,包括對稅收政策的認識與判斷、對納稅籌劃條件的認識與判斷等。一般說來,納稅籌劃成功與失敗的幾率與納稅人的業務素質成正比例關系,如果納稅人的業務素質較高,對稅收、財務、會計、法律等方面的政策與業務比較熟悉,甚至是相當的熟悉,那么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反,則失敗的可能性越高。
三、規避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的對策
1提高納稅籌劃的風險意識
在納稅籌劃的實踐中,往往有一部分企業急于求成。企圖短期內見效,片面理解稅法,見縫插針,見有利可圖,就不加選擇地套用相關籌劃案例,加之少數不良稅務代理機構出于行業競爭和自身利益的考慮,不但不及時糾正企業的錯誤選擇,還推波助瀾,幫助企業鉆稅法的空子,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巨大風險。
面對這種風險,廣大納稅人必須樹立風險意識。一方面要了解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細心分析企業經營的特點。另一方面要熟悉稅收法規的相關規定,細心掌握與自身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內容,最終將二者結合起來,細心琢磨,選擇既符合企業利益又遵循稅法規定的籌劃方案。
2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
由于企業的很多活動是在法律的邊界運作。如不能適應主管稅務機關的管理特點,或者納稅籌劃方案不能得到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的認可,就難以體現它應有的收益。籌劃者應該確立溝通觀念,爭取稅務機關的指導和認同,避免籌劃成果轉化上的風險?;I劃行為所要達到的最終結果是節稅,而節稅目的的實現依賴于稅務機關承認企業的籌劃行為合法,只有得到了稅務機關的認同,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履行了相關義務,籌劃實踐才會轉化為企業的實際利益。
3認真學習和準確把握稅收政策
為了能夠及時調節經濟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納稅籌劃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程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進行納稅籌劃就是要不斷研究經濟發展的特點,及時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趨勢。此外還要注意全面把握稅收政策的規定性,切勿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否則也會功虧一筍。
4注意納稅籌劃的成本與效益的分析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納稅籌劃方案理論上雖然可以少繳納一些稅金或降低部分稅負,但在實際運作中卻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中很多籌劃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是造成納稅籌劃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決策者在選擇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才能保證納稅籌劃目標的實現。所謂成本收益分析法,就是對于具體的企業提出若干個稅務籌劃方案,詳細地列舉出每種方案可能的全部預期成本和全部預期收益,通過比較分析,選擇出最優的籌劃方案。
5充分利用稅務代理的專業化服務優勢降低籌劃風險
稅務代理中介服務有著巨大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稅務代理機構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其籌劃技巧和籌劃水平相對較高,能有效控制籌劃風險;(2)稅務代理機構能及時向企業提供稅務信息,幫助企業熟悉國家出臺的稅收政策,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最大限度地獲取稅收利益;(3)有利于減少企業涉稅風險,對企業的某些生產經營活動來說,會計制度的處理方式不同于稅收制度規定的稅務處理方式,稅務代理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及時規范企業行為,促使企業保持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繳納稅款及時足額,避免稅收處罰,從而實現涉稅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