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薇
采購人是指進行政府采購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作為采購活動的需求方、購買方,對政府采購具有主體需求,采購人的權力成為不公平競爭和商業賄賂的主“戰場”。采購人不規范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采購人在編制招標文件的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以不合理的注冊資金和授權證書設定供應商的入門關;提出的技術條款以及商務條款為一家供應商定制:根據自己的偏向確定評標標準中的項目分值和各項目占總分的比重;以不合理的交貨期、完工期等條款限制供應商。
二是采購人在評標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在開標現場擅自提高采購標準或隨意增加減少采購預算,以至部分有實力的公司投標報價不符預算而未能進入評標過程;在評標過程中針對某個技術參數做討論時,并不是如此直接,而是比較隱諱說某某產品,引導專家在打分時傾向于所擁護的供應商。
三是采購人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采購法對合同的簽訂時限作出了具體規定。但對超出時間不簽訂合同的行為如何管理。違規簽訂合同處罰措施等方面問題沒有作出可操作性的具體規定。采購人與供應商串通另行訂立背離政府采購合同實質性內容協議,或是串通供應商不按招標文件的規格、數量、保修期等內容簽定合同,降低標準、更改條款,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四是采購人在驗收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串通或要求供應商不按簽定合同的規格、數量等條款供貨驗收,通過減少貨物數量或降低服務標準,獲取現金、物資等謀取不正當利益。或故意設置障礙或不積極配合驗收,故意推遲采購項目驗收時間,以此向供應商謀取好處。
五是采購人在付款環節中的不規范行為。不按招標文件和合同約定結算貨款。包括提前隨意付款或以種種理由拒絕或延緩付款。與供應商串通在項目沒有竣工。沒有完成項目驗收就提前隨意付款,或者在供應商按照要求和時間履行合同后,以種種理由拒絕或延緩付款,以此向供應商謀取不正當利益。
六是采購人利用不規范的行政手段干預政府采購。事先沒有制定采購計劃和預算,利用上級部門或本部門領導之名應急采購,不顧采購程序,盲目限定采購時間及交貨時間,并對評標結果抱個人成見,以“出了問題要采購代理機構及監管部門承擔負責”等施壓不確認采購結果。為了逃避政府采購,便以“政府采購價格高、物品質量差、采購時間周期長、效率低”等等言語詆毀政府采購,或片面強調部門的特殊性、專業性,或以政府集中采購周期長、效率低、買不到自己心目中的產品等為借口,要求自行采購,沖擊了政府采購的正常秩序。
采購人不規范的采購行為使政府采購環境和秩序受到破壞。如何對采購人不規范行為的進行制約,政府采購監督部門應加快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以制度來規范政府采購采購人行為,從制度上堵住政府采購采購人身上的商業賄賂漏洞。
一是規范供應商投標門檻。只要是滿足《政府采購法》規定的基本條件的供應商都可以參加投標,的確需要設定特定資格條件的,應確保與具體采購項目相匹配,保證充分競爭,防止量身定做。
二是加強對評標過程的監督。采購代理機構應在開標前宣讀評標紀律,對采購人違紀行為應堅決制止。凡政府采購100萬元(含)以上的項目,其評標過程必須錄像,當天送達監管部門備案,并通過政務網,對代理機構的整個評審過程實行現場監控。對數額較大的政府采購項目,檢察院要會同政府有關部門直接參與政府采購的全過程,對招標、投標、開標、評標、中標各階段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
三是對合同簽訂要實行監管制度。緊密結合采購人的投標文件與開標時各項承諾情況進行認真核對,防止供需雙方簽訂的合同違背招標文件和中標供應商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或提出附加條款,鑒證方一般應選擇公證機構,也可由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負責鑒證,或者通過網站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四是建立驗收工作多方參與制度。采購人雖是驗收工作的主體,但有的大型復雜的項目僅靠采購人自身是很難完成驗收工作的,驗收工作也要象評審工作一樣,組成由技術專家、采購人代表、未成交供應商、社會公眾、權威檢測機構等相關人員組成的驗收委員會,實行集體驗收制度。
五是對“分散采購”資金實施財政“直接支付”手段。全面有效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將各個采購人的賬面上的分散采購資金集中支付后,可以避免采購人自己一手采購一手付款的不規范行為,通過財政“直接支付”手段加強對采購人的監管,全面有效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六是制定合理的政府采購目錄和編制采購預算。減少分散采購。采購管理部門應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目錄和采購標準。從源頭規范采購行為杜絕浪費,并通過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資金支付管理辦法,結合國庫集中支付,對違反政府采購規定的采購項目不予支付,通過開通用戶單位政府采購預算查詢系統,增強預算的剛性和透明性,使政府采購工作進一步規范有序。
七是加強信息化建設,規范政府采購行為。例如啟動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電子抽取、電話語音通知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采購人人為因素,通過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詢價和協議供貨采購項目。采購人可足不出戶進行網上交易,進一步提高采購效率,采購價格也將同步接受社會各屆的監督。
八是加強宣傳,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影響面,提高政府采購中采購人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特別要加強對法律法規中關于公平競爭、公開透明、誠實信用原則的宣講,利用不規范行為受到查處的案例作為反面教材,制造強大的輿論氛圍監督采購人行為。同時還應建立財政、監察、檢察、審計等部門的協調工作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嚴治理采購人不規范行為,防止商業賄賂行為的侵蝕,使政府采購真正成為陽光下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