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祥
摘要: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根本目標,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入世后的我國企業集團來講,探究財務資金管理現狀與新模式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財務資金
“企業集團”最早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當時形式如“托拉斯”、“康采恩”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變遷,其基本內涵和具體形式不斷發生變化。直到今天,據日本出版的《經濟詞典》,企業集團指的是“多個企業相互保持獨立性。并相互持股,在融資關系、人員派遣、原料供應、成品銷售、制造技術等多方面保持緊密關系而協調行動的企業團體”。
一、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主要特點
企業集團規模龐大、業務廣泛、組織結構復雜,這種企業特性決定了和一般企業相比,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上更為復雜、控制難度更大。
1利益分配主體多元化企業集團常由多個法人企業構成,各成員企業既是企業集團內部多元化的法人組織。又各自是獨立的法人。各有經營自主權。企業的經營目的要求各成員企業必須是一個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贏利組織,也必須是一個多元化的利益分配主體,即在投資人、債權人、企業職工及企業單位間將實現的利益予以分配。作為復雜的利益分配主體,各成員企業須同時對集團外部以及集團內部有投資關系的企業進行分配。即使是環形持股的公司,也應相互分配利潤。
2財務管理以產權為基礎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尤其是財務控制和財務監督,必須以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間直接起到約束作用的產權關系為基礎,這主要因為企業集團財務監管甚為復雜,產權紐帶的存能大大加強母公司的凝聚力和控制力,也使財務監督具備更大依據和力度而得以順利展開。其中產權紐帶關系具體表現為:在財務機構設置上,母公司與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屬上下級關系,母公司直接控制子公司的財務活動,并監督子公司財務管理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同時通過向子公司董事會派駐董事,母公司還可在重大決策上對子公司施加影響。
3管理機構層次鮮明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聯營企業等不同的職能關系,客觀上要求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指標分為單獨投資中心、利潤中心、成本中心三個方面。單獨投資中心是企業集團的最高決策層。它在投資決策、經營方向、利潤分配、重要人事安排、長期發展規劃等方面,對企業集團施以戰略性管理,其中核心企業的財務機構是站在戰略高度上把握整個集團財務管理的集團最高層財務機構,負責合理制定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和資金計劃、恰當安排資金使用和調度等工作內容;利潤中心指的是企業集團的子公司,它解決產品一市場組合這一根本問題,其財務機構工作內容主要是核算利潤并定期向母公司上交報表,而對集團戰略性投資項目的決策及關系全局的財務管理工作則無權過問;成本中心是指企業集團的基層企業,即從事具體生產經營的成員企業,顯然這一層次的企業財務機構只負責簡單的成本核算。
二、企業集團財務資金管理的現狀及新問題
(一)企業集團財務資金管理的常見問題
1信息失真及時、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是企業集團做出戰略決策和經營計劃的根本因素,但成員企業為自身利益所需,而不及時、不準確地提供相關信息,甚至人為制造財務信息,導致母公司了解子公司實際經營狀況遭遇極大困難。
2資金散亂目前,企業集團財務資金管理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資金集中管理與集團內部多級法人資金分散之間存在矛盾,這主要表現在子公司多頭開戶,母公司投資決策隨意性大。企業集團資金沉淀嚴重、占用不合理、銀行貸款拖欠嚴重、資金周轉緩慢。
3監控不力母公司對子公司監管不力。造成資金流向與財務控制脫節,這是我國企業集團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監督體系不健全、監管力度差,極易導致集團內部擅自挪用、轉移資金現象嚴重,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業集團財務資金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二)新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資金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1異地資金管理異地成員企業是多數企業集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便衍生出財務管理中異地資金管理的問題。同時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提出新的課題,如異地資金的管理與監控、異地帳戶的支票管理、異地帳戶的承兌匯票管理、異地帳戶納入集團統一的資金管理模式等。
2資金安全資金集中管理已成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必然選擇,在對遍布國內各地甚至是全球的成員企業進行資金集中管理時,大量的資金信息須通過網絡傳遞,掌握數據加密、安全認證等信息技術來保證資金信息的安全性,則成為企業集團網絡技術部門首要攻克的網絡安全難題。此外,企業集團頻繁對外收付款、對內操作異地存款帳戶等業務,還要求企業集團和商業銀行合作構建一套安全、高效的信息交換系統。
3國際結算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集團國際化步伐日益加快,所涉及的國際業務往來也日漸頻繁,其財務與資金管理上亟待解決多語種交流、匯率分析、利率風險、國際通用結算制度等新問題。在此種客觀形勢下,企業集團既要對信用證等國際上常用的結算票據實施規范管理,又要迎接港、澳、臺以及國外新加入的成員企業所帶來的資金管理新挑戰。
4多結算中心有些企業集團對現金流采取兩種管理方式,即現金集中到集團公司統一管理和現金按照事業部獨立核算,此兩種方式并存的局面使集團內部出現多級結算中心。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是多數企業集團共存的兩個業務主體,為防止關聯交易,企業集團往往使兩個業務主體的業務保持分離,這便造成集團內部有多個結算中心。多級結算中心和多個結算中心的存在使企業集團結算中心組織結構復雜化。進而使人員分工、業務流程設定、結算中心間的關系等多個問題隨之復雜化,導致企業集團財務與資金管理難度增大。
三、新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與資金管理的新模式
統收統支、撥付備有金、設立結算中心、設立內部銀行、財務公司,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資金控制的常用模式,比如統收統支適用于企業集團對同城全資子公司的資金管理,財務公司則多見于對集中控制要求不高的企業集團,而較新的財務資金管理模式主要有:
(一)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管理模式
1財務管理體制針對集團表現出的財務監控失控、缺乏活力動力等問題,企業集團應采取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制,將集團與分權適當結合當作一項基本原則貫徹到集團財務管理具體實踐中。資金的融通和管理權牢牢掌握在母公司手中,集團母公司專設一個資金部,如財務結算中心,負責資金的外部籌集、內部融通、資金計劃、資金調控、資金結算、資金管理等,至于資金管理的具體形式則在下面章節中予以闡述。
2激勵和監督機制企業集團財務活動復雜且執行難度大,這需要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加以配合。首先要合理設置財務機構和配備財務人員、實施恰當的財務管理方式,便于母公司對子公司
的監督和約束:其次則要以內部審計部門這一專門的財務監督機構,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進行權威的審計工作,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將有效監督、約束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開展狀況。
3財務治理結構財務治理結構即內部財務權利和責任分配的結構設置。企業集團內部組織機構層次較多,結合此特點,其財務治理結構應做到層次有序、統分結合。母公司圍繞對子公司的投資、管理和支持等展開工作,其財務管理自然側重于研發預算、加強投資回報等方面,子公司則需要加強對工藝流程的成本管理等。有些企業集團還存在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直屬分廠或分公司等,控股子公司的財務部主要進行成本管理、財務分析等,會計部則負責會計核算工作,按時上報財務報表;參股子公司在遵守企業集團統一的財務制度基礎上,獨立開展自身財務管理事項,定期上報財務報表;直屬分廠或分公司則可單設會計部,負責內部成本核算。
(二)財務管理中的資金管理模式
1銀行資金分析各開戶單位自行管理銀行賬戶,資金中心借助于網銀系統完成對開戶單位資金信息的收集工作,當使用資金時,則向相關開戶單位拆借,其多見于資金管理初級階段或集團控制較為松散的企業集團。此種模式優點在于母公司只在需要時才調集資金;不改變開戶單位資金管理權,使得賬戶風險分離;隨時與開戶單位現金流量預算相結合,有效防止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發生。此種模式缺點主要是對商業銀行在線資金分析系統過分依賴,且只能解決開戶單位資金信息透明的問題,對其他資金管理問題則束手無策。
2富余資金集中成員企業設立自己的銀行賬戶,母公司在對應銀行開設資金匯集賬戶,并對成員企業的銀行賬戶設置資金限額,當其資金低于下限時,母公司將相應資金從集團匯集賬戶上劃撥到成員企業賬戶:當其資金高于上限時,銀行網絡將自動把相應資金從成員企業賬戶上匯集到母公司賬戶。此種模式適用于企業集團對異地成員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其優點是適當集中成員企業資金,有效保障集團的資金運作。且使成員企業具有限額內資金的使用權,避免資金過分上收為成員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缺點在于設定限額較為困難,難免出現成員企業資金緊缺或者資金沉淀大的局面,資金劃撥過于頻繁,相應的計費費用也較高,且母公司對成員企業限額內的資金使用情況缺乏了解和監控。
3收支兩條線成員企業在商業銀行同時開立兩個賬戶。即收入戶和支出戶,收入戶設為一般賬戶、支出戶設為基本戶,其多見于管理高度集中的企業集團。此種模式優點較多,如有效平衡內部資金和調節資金余缺、最大限度防范資金風險和集中成員企業資金,企業集團保留成員企業銀行賬戶,并將此賬戶交由資金中心托管,使賬戶高度集中。也使母公司高度控制著成員企業的收支,對其收支進行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一系列監控措施。此種模式也有不足之處,其一賬戶間資金往來頻繁,結算成本增加,其二企業集團一旦操作不當。則可能對成員企業的日常運營帶來不便。
四、結語
企業集團本質上實則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近年來,企業集團由傳統粗放式經營管理到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節約型管理思路的逐漸轉變。要求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原有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與資金控制模式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以更加準確、及時地反映企業資金分布、存量、流量、流向等內容,為企業集團的財務分析和戰略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