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茜
摘要:本文從分析新《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損失準則的角度,探討了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統一與矛盾,并給出了一些尋找可靠性與相關性平衡點的完善思路。
關鍵詞:資產減值損失可靠性相關性
一、資產減值損失準則的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指出,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在資產負債表中,設立有關資產的備抵科目減記資產價值,在利潤表中,資產減值損失計人當期損益,從而夯實資產價值,避免利潤虛增。如實反應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資產減值損失準則對于可靠性的影響
可靠性要求會計信息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镀髽I會計準則》中對資產減值損失的規定,可以更好的體現可靠性的要求。
1、從資產的定義上看,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有利于提供更準確的財務信息
資產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當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則表明,資產在未來期間所能給企業帶來的收益減少,按照要求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可以更準確的反映資產在存續期間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流人,使得資產的計量更具可靠性。
《企業會計準則》(2006)擴大了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范圍,包括:金融資產、存貨、生物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油氣資產等,而原會計準則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只局限于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等8項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范圍的擴大,更有利于可靠的計量企業所擁有的全部資產。
2、資產減值損失禁止轉回的規定,有利于防止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信息
新會計準則第8號第十七條指出,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的規定,有利于提高會計計量的可靠性要求。我國一些上市公司使用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或轉回操縱利潤,利用“甜餅罐”(過度計提各類費用和減值準備、推遲收入確認來貯藏“甜餅罐”;后逐步釋放出各類準備,享受“甜餅罐”),或“洗大澡”(為防止連續虧損而被ST或停牌,先大額計提各類減值準備,一次性虧足,使得來年輕松上陣,虛增利潤。)的方式進行盈余管理,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誤導投資者決策。禁止長期性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上市公司的這種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三、資產減值損失準則對于相關性的影響
1、相關性是一個相對概念,資產減值損失所能提供的信息的相關性只能是相對的。
相關性要求企業在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使用者的決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決策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不同用戶以及在不同時間上對于會計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目前會計信息處理系統提供的是綜合歸納財務信息,是融合了多種會計計量屬性的“大雜燴”。以資產的計量為例,我國會計準則要求,資產在初始確認時以歷史成本計量,后續計量也以歷史成本為基礎計提累計折舊攤銷,但是當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將資產減記至可回收金額。則是以公允價值和現值為計量基礎,今后的折舊攤銷也已可回收金額為基礎。如此,資產在存續期間,則出現了不同的計量屬性同時混合使用的情況,因此,會計所反映的信息只能是綜合的歸納信息,這實際上是對會計信息進行再加工的信息處理過程的結果,這種通用的會計報告不能滿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所有不同的決策的需要,例如。企業的管理者更關注資產存續期間為企業帶來的凈現金流量,這需要以歷史成本計量;而市場上的投資著則更關注投資當時的資產價值,這就要求資產的賬面價值反映公允價值。發生減值應計提減值準備。從這一點來看,其相關性只能說是相對的
2、新會計準則中關于長期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后不允許轉回的規定也不利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1)、在資產價值確實回升時造成資產價值低估
市場環境是處在變化之中的。當原先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資產減值跡象不存在時,則表明資產的價值得以恢復,這樣,轉回資產減值損失則是正常的,并且是如實反映企業財務質量所要求的。但是,新會計準則為了防止企業通過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轉回進行利潤操作,禁止長期資產減值準備轉回。如果這些資產的價值得以恢復,則會造成資產價值的長期低估。并且后續計量也以此為基礎,造成資產賬面價值嚴重偏離實際價值。
2)、造成企業過于謹慎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形成新的盈余管理通道
資產減值損失不允許轉回的另一個后果是,由于長期資產的減值損失不允許轉回,出于利潤管理的需要,企業則會傾向少提或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對于可以轉回資產減值損失的資產,諸如存貨,歸入金融資產的應收賬款等則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因此,減值損失禁止轉回的規定,并不能有效的遏制企業操縱利潤的行為,并且會降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三、可靠性與相關性原則的平衡點
通過《企業會計準則》對于資產減值損失的規定,可以看出,作為會計信息質量原則的可靠性與相關性原則是即相互統一又存在矛盾的。
1、相關性需要以可靠性作為基礎與前提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決策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而便于投資者決策的信息應當是真實、可靠的,如果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是不可靠的,就會給投資者的決策產生誤導或者損失。因此,在會計計量中,應該把可靠性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再提高相關性,使其對決策者更有用。
2、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需要平衡點
不可否認,為了實現一定的相關性,需要犧牲可靠性。相關性要求財務信息具有預測價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了提高相關性,則需要做出一定的預測,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就是對資產未來經濟流入的一種預測,而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這里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在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在可靠性所允許的范圍內,更好的滿足投資者對于會計信息的需要。
四、改進建議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從資產減值損失準則的規定,可以看出,它既體現著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原則的要求,又存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原則在實際執行中的矛盾,鑒于目前的現狀,本文主要從會計制度的完善上,給出一些達到可靠性與相關性平衡的思路。
1、對于資產減值損失禁止轉回規定的完善。
資產減值損失禁止轉回雖然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卻降低了其相關性,如果規定資產減值損失轉回不是沖減利潤表中的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而是計人資本公積中的其他資本公積,同時這部分其他資本公積單獨設置三級科目,禁止這部分轉增資本,那么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并不會給企業帶來利潤表上的任何改善,這樣可以有效關閉企業操縱利潤的通道。從而使可靠性與相關性達到平衡點。
2、完善資產減值信息披露的充分度與透明度。
企業可以在附注的“重要會計政策說明”中,利用“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這一項目,將資產產負債表日的資產按初始計量時的歷史成本,上期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并提供不同計量方式對于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的比較,以此剔除市場波動或企業對于會計信息的人為操縱的影響,更好的實現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同時可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有利于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信息,達到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實現兩者的平衡。
五、結論
資產減值損失準則體現著可靠性與相關性在固有屬性上的矛盾,過分追求可靠性會降低相關性,反之亦然,但它們又是統一于報表使用者對于財務信息的要求著中的,因此應當從制度上規范完善資產減值損失準則,使可靠性與相關性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