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仁彪 曹春雁
摘要:湖南省資興市一完小在湖南省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引領和指導下,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通過“發現、提出問題—篩選、確定問題—研究、解決問題—驗證、實施推廣”四個環節在校本研訓中積極開展“微型課題研究”活動。
關鍵詞:校本研訓;“微型課題研究”;問題
“微型課題研究”就是把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即時梳理、篩選和提煉,使之成為一個課題,并展開扎實的研究。湖南省資興市一完小在湖南省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引領和指導下,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意識,通過“發現、提出問題—篩選、確定問題—研究、解決問題—驗證、實施推廣”四個環節在校本研訓中積極開展“微型課題研究”活動。該活動由于扎實有效、堅持時間長、效果好而受到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具體做法如下:
一、發現、提出問題
湖南省資興市一完小現有學生2000多人,學生多,班額大,而且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如何讓這些孩子在學校學得輕松愉快?如何調控如此大的班額?如何讓孩子喜歡上枯燥的計算課……等等,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老師們在覺得問題紛繁復雜的時候都會列出一個菜單,把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都羅列出來。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羅列問題時不要擔心怎么解決,只要憑感覺把自己認為是問題的地方都羅列出來就可以了。總之,能列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其實本身不是什么問題,如果一個老師覺得自己的教學中沒有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
二、篩選、確定問題
問題如此之多,涉及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而教師的精力與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從眾多的問題之中選擇一些根本的問題、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有思考及探討價值的問題來進行深入研究。例如,上學期數學組就根據老師們普遍反映的計算課枯燥,學生不喜歡的問題,確定以“計算課的創新”為研究內容。而體藝組,雖然所教的科目不一樣,但存在著同樣問題,那就是組織教學難,60多個人的班級,沒有高超的教學組織能力是根本調控不了課堂的,更不要說“活而不亂”了。于是,他們便確定“組織教學”為主要研究內容。語文組則發現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特別大,而高年級的學生普遍閱讀面不廣的情況,確定低年級以“識字教學”探討為主,高年級以“閱讀教學”探討為主。
三、研究、解決問題
確定研究探討的“問題”后,學校以“微型課題研究”的形式,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組織學校的研究團隊進行集體攻關。第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與支持“微型課題研究”工作,將“微型課題”定位為校級課題。為了有效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微型課題的立項、研究、結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規定,在研究經費和人員方面予以保障,在微型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方面建立了激勵機制,使“微型課題研究”有了強大的支持系統。第二,在時間上,保障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研究工作,學校每個單周二為各教研組及課題組活動時間,一般情況下,上午一二節課為體藝組教學觀摩與研究活動時間,三四節課為語文組教學觀摩與研究活動時間,下午為數學組教學觀摩與研究活動時間。第三,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的理論水平不足,就想方設法請專家到學校開展講座,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如我們都熟悉的教研室張志華主任、基教股李牮宏股長,還有香港教育學院的李樹英博士、郴州教科院的袁劍鋒教授、桂陽士杰學校的農暉校長等都在學校進行過專題講座。同時,還在學校財力所能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多地推薦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僅2008年下學期就推薦了48人次。第四,為了能更好地向名師學習,學校組織了“看名師錄像”活動。還有幸請到了美國嘉賓黃儀莊女士來學校講學,她親自上了一堂語文課,現身說法。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習方式,這種與名師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受到了教師們的普遍歡迎,也更激勵了他們努力成為名師的動力。第五,有了理論的支撐,有了名師的榜樣,老師們躍躍欲試,積極投入到“微型課題研究”之中,老師們的智慧在一個個“微型課題研究”中閃光,一個個“金點子”不斷涌現,而“問題”也一個個得到了解決。
四、驗證、實施推廣
為了驗證“微型課題研究”的成果,在湖南省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的指導下,我們在校內組織了多場“青年教師教學比武課”“骨干教師展示課”“優秀教師掛牌課”“課題組教師研討課”等教學研討活動。在校外,我們通過“送教下鄉”“校際交流”等形式進一步探討相關問題,足跡踏遍資興市近二十所完小,甚至遠至長沙市桂花樹小學。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我們“送教下鄉”派出去的課都得到了兄弟學校的高度評價,特別是李永芳、唐鵠、張華英老師更是多次接到進修學校的邀請。在各級教學比武中,學校教師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王黎香、李曉芳、伍方等老師在省級教學比武中都獲得了一二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也為自己走向名師更靠近了一步。
我們將“微型課題研究”的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也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如數學方面,在對課題進行研究并利用研究成果指導實踐之后,學生的計算速度明顯加快,計算的準確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之前,學校數學組有組織學生進行口算比賽的傳統,每次比賽時間為5分鐘。因為學生從沒有在5分鐘內做完100道題的,所以我們出題時,習慣地只出100道題。在“微型課題研究”開展后的一次口算比賽中,有學生在4分鐘內就做完了100道題,讓評委老師大吃一驚。大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有了明顯進步,克服了計算這一難關。通過“開展微型課題研究”,我們發現學生的成績也很自然得到了提高,2008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五年級五個班的數學成績全部進入了全市前10名。再如英語方面,幾個英語老師為了解決單詞枯燥難記的問題,共同探討開發了很多操作簡便又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小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同樣在2008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一位六年級英語教師所任教的五個班,有四個班進入了全市前十名,其中一個班更是達到了99.1分的平均分,讓學校所有教師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
在校本研訓中開展“微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有一些困惑。例如:如何才能更好地評價教師,激發教師的研究熱情?如何把現有的資源進一步整合,把現有的經驗進一步提煉,進一步升華,進一步推廣應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微型課題研究”工作將更上一個新臺階,為資興教育強市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單位:謝仁彪 湖南省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曹春雁 湖南省資興市一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