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惠珠
摘要: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現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學校、社會都會對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應結合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由于學生較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學校教育更為關鍵。
關鍵詞:心理健康;家庭;學校;社會;學生
心理健康指有面對現實和適應環境的能力,能避免因過于緊張或焦慮而產生病態癥狀,與人相處可保持融洽互助的狀態,有進行創造性和建設性活動的能力,有從事工作的能力,能正常地愛別人與被愛。
一、目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目前學生心理障礙、心理疾病比較普遍。近年來經常出現學生犯罪、自殺和殺害他人等現象,曾經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一案給人們帶來巨大震撼,同時也引起了社會的深刻反思。該案是一樁典型的因嚴重心理障礙引發的惡性事件。據相關材料顯示,目前我國有13.6%的小學生,18%左右的中學生和大約23%的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癥、抑郁癥和焦慮癥等心理問題。大學生自殺率甚至占自殺人群的25%,這說明學生心理疾病的嚴重性。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
1.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成員的素質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家長的品德修養、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境條件對孩子的品德和心理成長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2)單親家庭的影響。子女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都難以代替。夫妻離婚,受害的是孩子,其幼小的心靈將受到嚴重的打擊。
(3)獨生子女的負面影響。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過分的愛和保護,使孩子對挫折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另外,如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普遍心態,盲目地開發智力,不顧子女的個體差異和興趣,致使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反而傷害了孩子。
2.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現在還有非常多的地方依然奉行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強度的學習要求,高頻率的考試,超限度的學習和輔導,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感。據國家教委有關人士調查,目前中學生厭學率已達30%,有的地區甚至高達60%。
3.社會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社會不良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比較嚴重,社會上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場所大量出現,如歌舞廳、酒吧、游戲機房以及現在正興旺的網吧等,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這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1.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形成健康
心理的基礎
家庭是兒童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場所,父母應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會用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小家庭中,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孩子心理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對子女應有耐心、和藹可親。家長對兒童的成長應傾注極大的關心和愛護,這是兒童成長的堅實基礎。
2.學校教育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主要場所
①加強教師心理健康知識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②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學校應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途徑,讓家長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③學校還應開設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課程,聘請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給學生一個健康的心理
學生生活在社會之中,就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因此,我們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凈化社會空氣,創造一個和平、民主、安定的社會環境;要樹正風、治歪風,盡量減少社會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消極影響。為了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我們還應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品德修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 諶業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
途徑[DB/OL].http://www.jkedu.net/Arti cle/xljk/200902/27757.html,2009-02- 07.
[2] 甘吉良.淺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DB/ OL].http://www.govyi.com/lunwen/2007/ 200711/120482.shtml,2007-11-09.
[3] 李雁春.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應三位一
體[N].中國教育報,2002-04-14(4).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