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俊
縱觀我國英語教學歷史,經(jīng)歷了從過分重視語法的翻譯法教學到注重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交際法教學的轉變。很多學生學了多年英語之后,在交際過程中仍然出現(xiàn)語言不規(guī)范,語法錯誤連篇的問題,從而影響了交際。而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表達的方法之一就是從一開始就學好語言的句法規(guī)則,并且把語法知識融會貫通到語言交際中去。
筆者在語法教學中嘗試使用了自主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以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學好英語語法知識。這一模式主要分為recalling(回顧)、generalization(自主學習、觀察歸納)、con- solidation (鞏固)、creation(運用新知、創(chuàng)新思維)和appreciation(鑒賞)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回顧: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以舊引新
學習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新的知識都需預習。語法的學習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英語新教材(SEFC)在語法編排上遵循了循環(huán)式、螺旋式的編排特點,把同一語法項目安排在不同教學階段。針對需要進行教學的語法內容,教師指引與幫助學生對這一語法內容有關的已有知識進行有效回憶,為新知識的學習鋪路搭橋。教師啟發(fā)性地引導學生激活知識儲備,并把這知識納入新的學習中去,誘導學生主動探知的動因,使學生一開始便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教師提供合理素材,學生自主學習、觀察并歸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自己主動學,直接與英語信息源發(fā)生作用,所以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這一步驟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結構程序:
①自學。教師要精心設計主題活動,并題供具有典型性、合理性的素材,供學生自學,觀察大量的例句,發(fā)現(xiàn)共同點,從中探究語言規(guī)律,并進行思維和歸納。
②討論。學生可分組討論,交流看法,教師加強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并準確地加以調控,使討論不流于形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重點、難點展開討論,引導他們主動探究法則的歸納、規(guī)律的總結。
③交流。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小組可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并提出疑難。
④點撥。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應適時地組織全班學生討論釋疑,對講得不全面,講得有錯誤的地方及時予以點撥并指正。
三、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的設計和操作是關鍵,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拓寬鞏固練習的設計思路,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靈活利用多媒體課件,激活課堂氣氛。教師可用競賽或游戲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因為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課堂上學生的興趣越濃厚,學生參與的愿望越強烈,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有效而多樣化的訓練方式的設置同樣能使原本枯燥的語法課堂氣氛活躍,可以寓教于樂,提高教學效果。
四、運用新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語法教學應抓住形式、意義和用法三個環(huán)節(jié),正確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學生既要扎實地掌握語言規(guī)律,更關鍵的還是要能學以致用,是具備應用這些語言規(guī)律,進行自主交際的能力。鑒于高考試題側重于考查考生在特定語境中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所以教師講完語法概念后應把語法納入具體的語言情景中, 加強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語感。
五、鑒賞美文,體會語言之美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語言本身更是美麗的,學習語言本應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外語的學習應該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學語言知識,學文化傳統(tǒng),更加應該體會這門語言帶來的文學魅力。在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在平時大量積累素材的情況下,精心挑選一些因為恰當運用了一些語法結構而增色的篇章和詩歌等,供學生欣賞體會。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語法結構的理解和運用,也能使學生更加體會到語言的美麗,提高學習語言的興趣。
總之,語法作為語言的形成要素,是掌握語言必要的工具。教師有必要不斷探索改革語法教學的過程,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職業(yè)教育中心)